距2018年8月,20歲溫州女孩搭乘滴滴順風車被害過去整整兩年的時間,滴滴似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利益追逐戰”,這次滴滴不僅試探性的恢復了順風車業務,還拓展出了“線上跑腿”、“滴滴貨運”等一系列的新業務,而這所有的一切的利好消息,似乎都指向了一個目標——滴滴即將上市,更加動人的“資本故事”能夠幫助滴滴獲得資本市場更高質量的認可。
據《財新》7月21日報道,滴滴正在籌備港股上市,盡管滴滴目前資金狀況仍然充沛,賬面現金超過500億元人民幣,但投資人方面有退出訴求。緊接著7月22日,滴滴副總裁李敏回應滴滴上市的傳聞,“IPO不是滴滴當前最優先的事項”。
而這也并非滴滴第一次否認公司即將變動的傳聞,就在此次“滴滴上市”消息暴露前的一個月時間,滴滴將與美團合并的傳聞也曾引起轟動,滴滴火速在官微上回應:“有人真敢編,有人真敢信”,并配圖“蝦扯蛋”以暗示消息過于離譜。
但不管是上市傳聞,還是將同美團合并的消息,最終的目標似乎都在指向,滴滴正在謀求更高估值,以解決外界對其價值的悲觀情緒。
吹響上市的前奏?
不管承認與否,滴滴即將迎來一場“大變革”,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一方面滴滴開始試水新行業,豐富自身產業布局,另一方面出行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資本的巨大壓力,也在逼迫著滴滴前行。
在年初疫情突發的背景下,滴滴迅速切入,試圖通過各種方式,放大自身的價值。
今年3月16日,滴滴宣布在鄭州、上海、深圳、重慶等21個城市上線跑腿服務,首批滴滴跑腿員由滴滴代駕司機擔任。隨后在4月又上線了同城寄取件業務。6月,滴滴在成都和杭州兩個城市上線了滴滴貨運業務試水,緊接著8月滴滴貨運宣布第二批開城城市名單,并表示下一步將擴張至30個城市。
除了展開“跑腿”、“運貨”業務之外,今年6月滴滴還在成都上線社區團購平臺“橙心優選”,試水社區團購。8月,滴滴在杭州等城市上線了新車租售服務,部分車型可以先租后買。
不僅如此,據天眼查統計顯示,今年5月北京桔財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北京小桔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境內游、入境旅游業務等業務;7月底,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增大量商標信息,包括“滴滴小巴”、“滴滴二手車”、“滴滴貸”、“小桔金服”等。滴滴正在努力向二手車、金融甚至旅游行業滲透。
作為出行領域的“獨角獸”,滴滴為何如此急迫的對外擴張呢?
一方面在美團、高德以及各大車企紛紛入住“共享出行”領域的背景下,滴滴這個“獨角獸”面臨著群雄環伺的局面,據Talk Aata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滴滴在過去十二個月內乘客和司機端 APP 使用量分別下降5%和23%,而今年在疫情的沖擊之下,滴滴的營收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另一方面,滴滴也面臨著不小的資金壓力。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滴滴累計虧損約500億。而據一名滴滴早期的投資者透露,“滴滴在私募市場的價格到頭了。2017年4月的融資估值已超過500億美元,年底實際是平輪融資,投后估值到達560億美元。”在他看來“滴滴想二級市場市值到700億-800億美元不現實。”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滴滴這個擁有各大資本投入的獨角獸,估值已經見頂。
如果說資本的壓力是助推滴滴積極拓展新業務的根本,那柳青公布滴滴網約車業務盈利便吹響了滴滴上市的前奏。
今年5月,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滴滴核心的網約車業務已經小幅盈利,但滴滴仍在不斷投資新業務,比如向全球其它地區擴張。雖說柳青未公布具體盈利數額,但其釋放利好消息的舉動,在很大程度上有著為滴滴上市打氣的可能。
莫忘乘客生命之重
除了透露盈利消息拓展新業務講好資本故事之外,滴滴還于今年6月,重啟了停擺近兩年時間的順風車業務。
今年6月19日,滴滴發布了《300城試行,和你一起順風出發》的公開信。在信中提到,截至目前,滴滴順風車已陸續在全國300個城市重新上線試運營。更重要的是,滴滴順風車還將在6月23日起逐步恢復跨城服務。
從2016年5月,深圳24歲的女教師在搭乘滴滴順風車的過程中失聯被害,到2018年5月21歲空姐被順風車司機劉振華殺害,再到2018年8月,20歲溫州女孩遭遇不幸,滴滴順風車已經“奪去了”3名女子的生命。這樣頻頻“東窗事發”的狀態,讓順風車業務飽受爭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此前滴滴內部流量最大的業務板塊,滴滴順風車業務擁有超強的變現能力,據此前《AI財經社》報道顯示,2017年去年一年順風車為滴滴帶來了8億元的利潤,幾乎是當時滴滴唯一盈利的業務。
重啟順風車業務,滴滴一方面可以重塑自身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面臨著順風車“再度暴雷”的可能。
在2018年順風車業務被勒令整改之后,滴滴便開始緊抓“用車安全”,先后推出、升級40余個安全功能和策略,覆蓋行程前、行程中、行程后全過程,包括“加密行程錄音、錄像” “黑名單”等功能。在這樣強有力的監管之下,滴滴用車的安全性似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8月27日,滴滴公布了2020年2季度《醉酒乘客安全透明度報告》,這是滴滴發布的第6期安全透明度報告。2020年2季度,滴滴網約車共收到與乘客醉酒相關的投訴10130件,相當于客服每12分鐘受理1起,其中,乘客醉酒引發的肢體沖突投訴364件,同比下滑了66.4%,并且“司機投訴乘客”與“乘客投訴司機”的發生率都呈明顯減少。
但需要注意的是,滴滴采取的錄音、錄像手段主要局限于網約車領域,在剛剛重啟的順風車上實現相對困難,畢竟順風車大都是私家車主,如此說來有關順風車業務的監管仍然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一方面是順風車業務有著巨大的盈利空間,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但就目前還未上市的滴滴而言是相對可控的,即在試探性恢復順風車業務期間,如果出現問題,滴滴必須放棄短期利益,保證用戶的安全。
而倘若滴滴上市成功,在巨大的利益驅使與用戶安全之間,逐利的資本大概率會傾向利益的一邊,對消費者用車安全的維護會有所下降。更為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業務迅速恢復,順風車或將成為滴滴當下盈利最多的業務板塊,倘若現實如此,由眾多資本加持的滴滴會作出何種選擇,你我早已心知肚明。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457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