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愈發激烈的電驅動市場,又進入了一個新玩家。
緯湃科技,單從名字很難獲取一些這位新玩家的信息,畢竟從2019年4月成立為一家法人實體公司以來,才過去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其天津研發中心也在今年9月8日剛剛舉行奠基儀式。
在從濱海站到渤海路2號的出租車上,司機不禁發出疑問,“這地方原來不是大陸汽車嗎?怎么變成緯湃科技了?”
司機的記憶并沒有出錯,但他不知道的是,緯湃科技與大陸集團本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緯湃科技是誰?
介紹緯湃科技就離不開大陸集團,這家總部設在德國漢諾威的世界第四大輪胎制造商,其主要產品除了輪胎,還包括制動系統、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發動機噴射系統、轉速表以及其他汽車和運輸行業零部件。
大陸集團logo
即便是對汽車沒興趣的普通大眾,也一定對這匹象征速度和熱情的“躍馬”有印象。
而緯湃科技原屬于大陸集團動力總成事業群,在意識到市場轉型,尤其是電氣化崛起的需要之后,為了縮短決策流程,更快地響應市場需求,這家以前瞻驅動系統作為發展目標的公司便決定從大陸集團中拆分出來。
盡管在2019年1月才開始獨立運營,當年4月才成立法人獨立實體公司,但在電氣化驅動系統領域,緯湃科技卻已經有了十多年的寶貴經驗,可以說出生自帶buff。
緯湃科技(Vitesco Technologies)
明確電氣化發展目標,累計投資近20億歐元
了解了緯湃科技的誕生緣由后,其選擇在天津建立研發中心便不難理解。
“在中國市場,到2025年約有25%的新發布車型是電氣化相關的車型,緯湃科技選擇電氣化戰略不言而喻是最明智的決策。” 緯湃科技中國區總裁顧睿華告訴包括第一電動網,“沒有一個市場的電氣化趨勢增長如此之快,而且快速得幾乎不回頭。未來電氣化驅動肯定是必然的趨勢。今天緯湃科技天津研發中心破土動工也充分表明了我們對于電氣化趨勢的信心,在中國市場,也包括全球市場。”
截圖自緯湃科技官方資料
對緯湃科技而言,其戰略清晰明了,將通過兩大方向來進行調整:其一,2030年以后,市場前景有限的產品將不再列為核心業務;其二,將逐步并最終完全退出燃油噴射部件的業務。
截圖自緯湃科技官方資料
從披露數據來看,緯湃科技大約三分之二的累計訂單來自電子領域,在轉型過程中仍有一定的有利地位。
此外,其在中國有長春、天津和蕪湖三家大型工廠,并在全國設立6處研發基地。此次新建的天津研發中心預計于2021年落成,將成為緯湃科技混合動力及電氣化動力總成技術的研發基地,滿足快速增長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需求。
(研發中心未來設計圖)
“關于未來10年的資金投入,目前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過去的十幾年,我們全球范圍內在電氣化領域已經累計投資了將近20億歐元。未來三年天津研發中心會新增400多個研發崗位,其中60%將為軟件人才,研發費用會根據業務的需求持續投入。”緯湃科技新能源科技事業部天津負責人李智文說道。
降本40% ,EMR3或成打開市場關鍵
在此次奠基儀式現場,除了研發中心的相關介紹,緯湃科技還花了不少筆墨介紹其新一代高度集成的電動軸驅系統——EMR3,這是自2011年首次量產以來,緯湃科技推出的第三代電驅動產品。
據了解,天津工廠于2019年開始為標致雪鐵龍集團和現代汽車量產該產品,今年8月,開始為首家中國客戶——東風乘用車投產該技術,EMR3將搭載在東風乘用車全新純電動車型奕炫車型上。
“EMR3產品幾乎是為電動汽車大眾市場量身定制的。它符合新能源汽車對各組件體積小、輕量化、降低電纜復雜度,且滿足駕駛愉悅性的多種需求”,顧睿華表示,“基于多年在電氣化領域的不斷開發及持續優化,這款集成式電動軸驅系統已成為一種具有高度創新性的成熟技術,它進一步降低電動車成本,使電動車價格更加親民。”
截圖自緯湃科技官方資料
作為緯湃科技公司全球量產這款產品的唯一工廠,目前,天津工廠EMR3的產能為20萬套/年,在建產線完工后,產能將提升至35萬套/年。
在談到未來電驅動是以三合一為主還是多合一為主時,顧睿華坦言目前并不明朗。
“三合一還是多合一只是一個集成方式,它背后的基礎還是每一個功能的成熟度,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個功能的成熟度做好,我們做的是可拓展的系統。目前看來,是三合一主導還是未來向多合一過渡,客戶那邊并不明朗,明朗的是系統集成。三合一現在比較成熟的產品可以幫助節省40%的成本,現階段我們會專注于三合一。客戶可能有不同的考量,我們保持高度關注。這也是我們要從大陸集團拆分出來的主要原因,可以更靈活更快速采取行動響應市場需求。”顧睿華說道。
“汽車電驅技術是不斷發展的,里面有兩大趨勢,一個是功率密度的不斷提高,另外一個是高度集成。從目前的技術狀態來看,我們的三合一技術非常成熟,同時我們也具備多合一的各個單元的技術儲備,我們也在密切觀察目前市場的發展動態,如果有相應的市場需求,我們也可以把各個單元集成到一起,形成多合一的產品。我們也在和一些客戶進行這方面的研發探討。我們有足夠廣泛的產品組合布局,可以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
拆分后能否適應變化還需時間檢驗
近幾年,零部件巨頭們都在鬧“分手”,其中較為有名的便是曾經全球最大的零部件公司德爾福。
2017年12月4日,德爾福汽車公司正式完成對其動力總成業務部門的拆分,并正式改名安波福,其動力總成業務部拆分后起名為德爾福科技公司,作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于同日正式上市。德爾福也通過剝離、收購、合作、拆分,完成了繼脫離通用汽車公司之后的又一場自我革命,向科技公司成功轉型。
有著同樣打算的大陸集團,在去年10月便透露出消息稱,緯湃科技拆分上市提案將在2020年4月30日提交年度股東大會并作出決定,預計于同年正式生效。但由于疫情影響,這一計劃被推遲,不過這并沒有影響緯湃科技拆分獨立的決心。
“我們正在推進組織架構調整和落實拆分程序上的要求,擬定于今年年底完成必要的準備工作,以便在合適的市場環境下,緯湃科技將實現與大陸集團的拆分并上市。”緯湃科技首席執行官Andreas Wolf在今年7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說道。
對于大陸集團來說,構建專注于特定領域的獨立部門,就不必在復雜的集團大環境中進行內部資源爭奪,規模較小且目標單純的公司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可謂輕裝上陣,能快速適應不同的變化。
但我們同樣要意識到,當汽車工業被電氣化和智能化掀起的浪潮攪得天翻地覆時,曾經如金字塔一般堅固的規則也在逐漸被打破,這樣的破壞力從車企開始,沿著漫長的產業鏈條向下傳遞,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對于緯湃科技,它的征程才剛拉開序幕,在其最為重視的中國市場,目前也僅僅是開了個頭。未來我們能否再看到一場華麗的蛻變,還要等待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鄧婭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6338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