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汽“一號工程”浮出水面 “L汽車”正式定名
為響應國家領導人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注資打造的百億級“巨無霸”項目——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于今日正式啟動,同時宣布落戶浦東新區張江智能園區。
作為上汽集團“一號工程”,秘密籌備多時的“L汽車”項目終于浮出水面,并正式定名。在三家創始股東加持下,智己汽車創始輪估值已達百億人民幣。創始團隊將按照市場化規則,享有公司的股權和期權。評論認為,這是上汽集團體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上汽在品牌向上之路上發起的新一輪沖鋒。
來源:第一電動網
特斯拉目前在中國銷售Model 3電動汽車,其還計劃在2021年內交付Model Y SUV。根據路透社看到的文件內容,特斯拉計劃投資4200萬元人民幣(約合640萬美元)打造一座新工廠生產充電器(也稱為充電樁),而新工廠就位于特斯拉中國汽車工廠的附近。特斯拉提交的文件顯示,充電器生產工廠的產能將達到每年1萬個充電器。特斯拉預計該工廠將于明年2月完工。
來源:新浪汽車
3、特斯拉申請召回美國9136輛Model X及401輛Model Y
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特斯拉申請召回9136輛來自美國地區的Model X及401輛Model Y。特斯拉表示,召回的原因是,車頂的裝飾有可能與車身分離,以及部分螺栓可能沒有正確擰緊。NHTSA表示,在生產過程中,車輛前部和頂部的裝飾條可能在沒有涂抹底漆的情況下,被黏貼在車輛上面,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一塊或兩塊飾條可能與車身分離。
來源:新浪汽車
4、恒大汽車新建年產10萬臺套零部件項目 可配套恒馳整車生產
11月26日,上海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顯示,新建10萬臺套新能源車車身零部件建設項目重大變動環境影響報告書公眾意見征求的網絡公示。該項目建設單位為恒大恒馳新能源汽車(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車身大型外覆蓋件及關鍵沖壓零件、車身總成等汽車部件,年產能為10萬件套。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認為,恒大汽車新建零部件項目,可為恒馳整車生產配套。
來源:財聯社
5、嵐圖汽車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SUV預生產下線
11月25日下午嵐圖汽車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SUV在武漢預生產下線。嵐圖汽車首款SUV將提供純電動和增程電動兩種動力模式,將于12月全球首發,并預計于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
來源:第一電動網
6、東風汽車規劃:投放新車50%是新能源,嵐圖品牌產銷達到15萬輛
近日,東風汽車發布公告稱,本公司于2020年11月8日至10日在公司總部召開戰略研討會,并形成“十四五”規劃草案。在新能源市場和產品規劃方面,東風汽車提到,將以行業領先的模塊化架構理念,融合打造“2+1”平臺架構,即一個全新模塊化平臺架構DSMA、一個全新新能源品平臺架構ESSA、一個全新電動越野車平臺MORV。“十四五”期間將累計投放20款以上全新車型,其中超過50%是新能源車型。到“十四五”末期嵐圖品牌將形成產銷15萬輛規模。
來源:蓋世汽車
11月26日,江鈴集團新能源旗下新款(2021款)易至EV3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車型,補貼后售價區間為6.98-8.38萬元。新車在外觀、內飾方面并沒有改變,只是針對配置進行了升級。此外,新款易至EV3還新增了一個昵稱——“小雷達”。
來源:汽車之家
8、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請自動駕駛相關專利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專利信息,其中包括“車輛控制方法及裝置”。申請日在2020年8月,申請公布日在2020年11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輛控制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通過本發明,能夠實現自動駕駛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變道處理,提高自動駕駛車輛的自主等級。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日前,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奧迪國產e-tron將于2021年一季度上市。新車外觀和內飾方面與進口版基本相同,動力參數和NEDC續航里程稍有改變。國產奧迪e-tron上市后將與奔馳EQC、蔚來ES8等同級別車型展開競爭。
來源:網通社
據現代起亞汽車26日消息,今年1到10月公司出口電動汽車9.8505萬輛,同比增長71.3%。具體來看,現代汽車KONA出口量最大,為4.1384萬輛,同比增長53.7%;起亞Niro出口3.8299萬輛,增長210.5%;起亞秀爾出口8244輛,增長50.4%。新能源汽車調研網站EV Sales數據顯示,現代起亞第三季度占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為7%,居特斯拉、大眾、雷諾、日產、上海汽車之后,排行第五。
來源:韓聯社
11、通用發布電動汽車Ultifi用戶體驗平臺
通用汽車將在2025年前推出30款電動車。凱迪拉克屆時有望成為純電動汽車品牌,為了迎接這一變化,通用汽車推出了Ultifi客戶體驗平臺。Ultifi的目的是 "重塑客戶體驗,追求電動車的領先地位"。
在巴克萊全球汽車大會期間提出的客戶體驗平臺,為電動車主提供了一個與車輛相連的數字識別號和相關檔案。該平臺包括未披露數量的云服務、擴大的OTA軟件更新組合、"無摩擦的電動車生態系統 "以及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簡化的購買體驗。
來源:電車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299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