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擺了半年之久的拜騰汽車,終于等來了“白衣騎士”。
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加速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工作,力爭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拜騰首款車型M-Byte量產。
而就在簽署協議的第二天,有媒體報道稱,“拜騰計劃近期將與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富騰’,而且盛騰會與拜騰合并,富士康團隊已分別入駐拜騰與盛騰。”對此,拜騰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電動網:”這只是傳聞,我們無法對此作出評論。“
盡管如此,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拜騰已經借富士康的力量開始”復活“,重回賽道。
然而,目前的造車新勢力格局已很明顯,蔚來、小鵬等頭部玩家已經實現第二款乃至第三款新車的上市,而拜騰汽車尚未實現首款車的量產。此時入局的富士康,能否助推拜騰跟上競爭對手的步伐?在智能汽車浪潮中,富士康又將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
拜騰的艱難造車路
事實上,拜騰與富士康的淵源已久。
時間回到2015年3月,富士康、騰訊以及和諧汽車共同成立了“和諧富騰”,三家公司的出資比例分別是3:3:4,并且富士康還參與了這家公司在同年7月份的Pre-A輪融資。此后,和諧富騰到處挖人,先后聘請到原英菲尼迪總經理戴雷、寶馬集團內負責寶馬i8項目的副總裁畢福康。其他高管大部分也來自寶馬、奔馳等傳統汽車制造商,也包括谷歌和特斯拉這樣的新興公司。
2016年,正是造車新勢力們風頭正盛的年代,和諧富騰邁著大步往前走。就在這個時期,時任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CEO付強加入和諧富騰。可以想象,在這樣高管云集的環境中,和諧富騰也無意之中形成了三個和尚沒水的處境。丁清芬、戴雷這邊想做高端,代表騰訊、富士康的付強想做中低端,分歧的出現讓這段合作很快走到了終點。
最終,富士康、騰訊以及和諧汽車先后撤資離場,而付強也自立門戶有了現在的愛馳汽車。雖然沒有了這三家資本的加持,但在戴雷和畢福康兩位老將的帶領下,這家公司并沒有因此倒下。在2017年9月,和諧富騰正式更名為了拜騰汽車。經過這幾年的數次融資,拜騰汽車累計融資到了84億元資金,并且還獲得了一汽集團、寧德時代等巨頭的青睞。
然而好景不長,2019年初創始人畢福康離職和本來定于2019年6月落地的C輪融資遲遲不能就位,拜騰的資金鏈遭遇風險。這兩件大事,使得拜騰汽車的命運發生巨大變化。核心團隊的流失動搖軍心,但缺錢更是個大問題,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車型難產。與此同時,拜騰還面臨著外部債務的困擾。為了獲得生產資質,拜騰曾在2018年1元收購一汽華利100%股權,承諾承擔后者8億元債務和數千萬元員工薪酬,但這筆欠款始終不能結清。
內外夾擊之下,拜騰逐漸陷入絕境,相繼爆出裁員欠薪、停工停產等消息。2020年6月30日,拜騰汽車不得不宣布中國內地業務暫停運營。當時,央視報道稱其為“三年燒光84億造不出量產車”。
緊接著10月,創始人戴雷的離開,更為內外交困的拜騰雪上加霜。
富士康再次入局拜騰,為哪般?
停擺半年之久的拜騰,終于在2021年伊始迎來曙光。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加速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工作,力爭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實現拜騰首款車型M-Byte量產。
根據三方簽訂的協議,富士康將為拜騰汽車提供制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支持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對于此番合作,富士康劉揚偉表示:“與拜騰合作是我們布局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一環,我們將竭力幫助拜騰M-Byte早日量產,登上世界電動車的舞臺。”拜騰汽車丁清芬則稱:“我們非常高興重回賽道。”
不過此次簽約儀式并未披露三方合作是否涉及投資以及具體的投資金額。而據日前彭博社報道,富士康擬投資拜騰汽車2億美元。對此金額數,第一電動網也求證了上述拜騰的相關人士,也是同樣的回答,“傳聞,不予置評”。
雖然是傳聞,但我們仍然愿意相信這是真實的,雖然錢不多但對于當下的拜騰汽車來說真是雪中送炭,救急與水火之中。
那么,時隔5年之后,富士康為啥要再次入局瀕臨倒下的拜騰汽車呢?
其實,一直以來,作為制造業的大佬,富士康從來沒有隱藏過其在造車領域的野心。早在2013年,富士康就拿到了特斯拉Model S車內面板的訂單。2017年,富士康入股持有了汽車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1.19%的股份。
2020年1月,富士康與FCA組建合資公司,為合資公司提供汽車電子與軟件能力,目標是在中國制造電動汽車,覆蓋中國及海外市場。
2020年10月,富士康與裕隆汽車成立的合資公司推出了MIH模塊化純電動平臺。該平臺擁有很高的自由度,軟件/硬件、自動駕駛等部分可實現靈活定制,可生產2750至3100毫米軸距的車型,能兼容轎車、SUV、經濟性車型、豪華車型等不同種類產品。
當時劉揚偉稱,全球電動車市場2025年-2030年將達到每年3600萬輛的規模,而富士康的目標是2025年-2027年間拿下電動汽車市場10%的份額。他表示,目前富士康正在與多家汽車制造商商談合作,未來約300萬輛汽車將使用其平臺。他還強調,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汽車的Android。
富士康對電動汽車的野心不容小覷。
此次投資拜騰,對于富士康來說,既能在電動汽車這個新興市場埋下一個“深水炸彈”,又能加強自己的代工實力。而對于拜騰汽車來說,富士康的入局,讓命懸一線的自己看到了些許起死回生的機會。
在造車賽道日漸擁擠的當下,雖然擁有了富士康這根“救命稻草”,但失去了畢福康和戴雷兩個大將的拜騰汽車,未來仍然是個未知數。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573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