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12月,國產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延續著下半年以來的回暖趨勢,實現6.6%的增長,也迎來2020年的單月最高成績228.8萬輛。最終2020年全年零售總銷量收于1928.8萬輛,同比下跌6.8%。
縱然,這意味著中國國產乘用車市場銷量再次回到2000萬輛以下,甚至低于2015年的1963.3萬輛,但考慮到新冠疫情的特殊因素,這一表現并不算太差。
受到疫情的沖擊,2020年2月和3月車市的銷量分別僅為25.2萬輛和104.5萬輛,前者是2005年之后首次跌破25萬輛,后者也是2014年2月之后該市場單月銷量首次回到110萬輛以內。
是以,盡管2019年同期的低迷市場已經提供了較低的對比基數,但2020年初的這兩個月依舊造成了至少160萬輛的損失,而這一差值正是2020年車市跌破2000萬輛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和同樣遭受疫情的大多數海外國家的跌幅相比,例如美國14.3%、日本11.5%和德國19.1%,6.8%的跌幅真的已經算是遙遙領先。
長安汽車收獲頭部車企最大增幅
視線回到國內,即便過去一年整體市場以負增長結束,也不是所有車企都以下跌畫上句點,尤其是在占據市場近八成份額的前15家車企更是如此。
根據乘聯會的零售榜單,2020年總銷量前15家車企中,有8家同比為正,其中還有3家實現兩位以上的增幅,增幅從高到低依次是長安汽車、廣汽豐田和華晨寶馬。
長安汽車能成為榜單中唯一一家增幅超過20%的車企,一方面是因為前兩年其銷量持續走跌,使得對比基數較低,另一方面則是在2019年Plus車型加入后,長安旗下CS系列SUV車型銷量均有明顯回升,特別其走量車型CS75有10個月(除2月和3月)的單月成績均超過2萬輛。2020年3月長安品牌轎車當擔 逸動新增Plus車型后,該車的銷量也皆保持在萬輛以上。
此外,長安汽車旗下的歐尚品牌中的歐尚X7也在低基數的有利條件下,提供了近8萬輛的凈增量。
雖說,長安汽車是12月榜單中為數不多同比下跌的車企,但這應該是其在前11個月達成不錯成績后,主動選擇隱藏鋒芒。
增幅僅次于長安汽車的廣汽豐田,更多則是依靠其4月上市的全新SUV威蘭達。雖說,上市以來該車從未進入過SUV市場單月銷量TOP15中,然而其卻貢獻了8萬輛左右的凈增量,僅這一款車型能讓廣豐增長12.0%。加上,廣豐旗下的雷凌和凱美瑞也有不錯的增長,14.2%的增幅自然不在話下。
華晨寶馬能取得11.8%的增長的原因和廣豐大同小異,一方面是2019年9月上市的全新車型寶馬X2提供了近2萬輛的增量,另一方面則是享受到豪華車市場持續走強的紅利,寶馬3系和X3都不錯的增長。
轎車王者軒逸首次突破50萬輛
從轎車市場來看,雖然該細分市場全年8.8%的跌幅要略遜色于整體市場,但是名列前茅的轎車們卻走出了迥然不同的局面,前15名中只有大眾新朗逸、本田雅閣、大眾桑塔納和大眾邁騰這四款車銷量低于去年同期。不僅如此,長安逸動和奧迪A6L這兩款車的增幅還超過30%。
正如前文所言,長安逸動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2020年7月增加了Plus車型,且隨著2019年Plus加入后長安SUV車型銷量走高,進而帶動了整個品牌的銷量,逸動也受益頗多。在這兩大利好條件的推動下,2019年同期數據又不高,因此2020年有8個月逸動的同比都為正數,總銷量達17.1萬輛,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高成績。
這一出色表現也讓逸動成功闖入轎車市場銷量前15名,雖說只是身居末位,但其的出現讓該榜單中的自主車型終于不再只是吉利帝豪一款。2021年,希望長安逸動能繼續保持2020年的高水準,并不斷向帝豪靠近。
奧迪A6L的增長,除了豪華車市場的推動,還因為很長一段時間里其終端優惠都比同一定位的寶馬5系和奔馳E級大,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自然就收獲較大的增幅。
除了以上這兩者,在這些熱門轎車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當屬日產軒逸。
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第十四代軒逸后,日產軒逸的銷量就有所回升,但最終還是因1.5萬輛的差距落后于大眾新朗逸,成為當年轎車市場的亞軍。
或許正是因為對2019年王冠失落的不甘心,2020年軒逸鉚足了勁,4月開始連續8個月居于轎車市場第一,在7月新經典·軒逸上市之后,銷量更是直線上升,9月突破5萬輛,11月和12月還都超過6萬輛,這也讓其總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刷新該車型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歷史新紀錄——54.1萬輛。
自主品牌重新奪回SUV市場冠亞軍
而在整體車市表現最為出色的SUV市場中,可以看到其最暢銷的15款車也以增長為主,且在增長12款車除哈弗H6和榮威RX5外,其余車型的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長安CS75、比亞迪宋、豐田RAV4、哈弗M6和本田繽智的增幅更是都超過30%。
盡管,2018年以來SUV市場的走勢一直好于整體市場,但眾所周知這背后主要是因為德系和日系品牌增加SUV車型的投放,涌現了大眾探岳、大眾途岳、豐田C-HR、豐田奕澤、豐田威蘭達和本田皓影等重磅車型,同時這些車型的出現讓合資SUV(不含豪華車)的體量越來越接近自主SUV,不斷蠶食著自主品牌的市場。這也讓近兩年自主在SUV市場TOP15中擁有的席位逐漸減少。
不過,讓人慶幸的是,面對來勢洶洶的合資SUV,自主品牌并不怯懦,也發布了吉利繽越、哈弗F7、奇瑞瑞虎8、捷途X70、比亞迪唐和長安UNI-T等全新車型,同時還對此前的重磅車型如長安CS75、吉利博越和比亞迪宋進行換代升級,推出相應車型的Plus或Pro車型,以此吸引消費者們,重新奪回屬于自己的市場。
因此,2020年自主SUV在該榜單中的數量并沒有減少,和2019年一樣為6款。不僅如此,部分車型的名次還有所上升。比如,在Plus車型的加持下,長安CS75就超過本田CR-V獲得SUV市場亞軍之位,上一次自主SUV居于第二的是2018年由寶駿510摘得。吉利博越也再次回到2018年的第四名,榮威RX5則繼續穩坐第10。
此外,還有近三年里首次上榜的比亞迪宋和哈弗M6。
其實,作為目前比亞迪旗下最走量的車型,自2015年年底上市以來,比亞迪宋的表現并不是太好,此前的最佳成績也只是2017年和2018年的10萬輛左右,但在2019年7月推出宋Pro后,8月開始其一直穩定在萬輛以上(除2020年2月),因此2020年該車型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達17.9萬輛,得以出現熱銷車型名單中。
作為老款的H6,憑借大空間、口碑好和高性價比,2020年哈弗M6的表現也十分優秀,單月銷量也僅在2月和3月低于萬輛,這使得其年銷量也首次突破15萬輛,并以此首度登上熱銷SUV榜單。
宜商宜家MPV集中上攻
來到MPV市場,不禁唏噓不已,在連續數年的下跌之后,該細分市場在乘用車中的占比已降至5.7%,只略高于其巔峰時期2014年至2016年的一半。因而,與轎車和SUV不同,MPV市場的走俏車型是以負增長為主,且部分的車型跌幅超過20%,有的甚至超過50%。
在這些大幅走跌的車型中,不僅有五菱宏光、寶駿730和寶駿360這樣的生產資料型廉價MPV,還有一款車讓人感到非常意外,那就是比亞迪宋MAX,跌幅達63.5%。
2017年比亞迪宋MAX剛上市時,也曾在MPV市場獲得了不少關注,2018年更是憑借著14.0萬輛成為當年的MPV銷量季軍,然而由于該車型一直沒能進行較為徹底的換代,僅有年款更新或是小改動,與此同時市場上卻不斷出現定位大致相同的競品,2019年其銷量出現腰斬。
實際上,早在2018年12月宋MAX的走跌之路就開始了,直到2020年11月才迎來近兩年里的首次增長。而這一增長的背后,是2019年11月該車銷量跌落至3,000輛以下,截止2020年12月其單月銷量再也沒能超過4,000輛。因而,哪怕剛剛過去的12月宋MAX再次增長,但最終年銷量也不過收于2.5萬輛,這使得排名從2019年的第5名滑落至第12名。
除了比亞迪宋MAX,2020年MPV市場還值得注意的是更高端的宜商宜家MPV的集中上攻。
和2019年相比,在2020年該細分市場暢銷車型榜單前10中,終于不再是廉價MPV的天下,反倒是本田艾力紳、本田奧德賽、傳祺M6和傳祺M8這樣定位更高端的MPV躋身其中,且同比表現也遠遠好于風行菱智和寶駿730。而被取代的寶駿360、江淮瑞風只能不斷向后,其中前者更是已滑落至榜單尾部。
而且不僅是廉價MPV,就連曾經一度十分被看好的精品化家用MPV們也不斷退讓,吉利嘉際、大通G50也只能居于10名之后。
這一表現是否意味著未來除了一部分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更多MPV市場的受眾會更傾向于選擇定位更高端宜商又宜家的MPV,究竟如何還需拭目以待。
文/康琴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621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