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晚,吉利和沃爾沃聯合宣布,雙方達成“最佳合并方案”,即雙方動力總成業務將合并成立新公司,重點開發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發動機。同時宣布,雙方將保持各自現有獨立公司架構、獨立戰略目標,在此基礎上繼續拓展合作領域,在汽車新四化(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面深化合作。
簡言之,“最佳合并方案”,就是不合并。這真是令人意外。
早在2010年,吉利就以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轎車100%股權,沃爾沃轎車早已是吉利旗下品牌。但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沃爾沃的技術不能直接給吉利。過去10年里,吉利奮發圖強,通過多種合作形式,充分吸取了沃爾沃的技術養分,一躍成為“國產一哥”。在這個過程里,吉利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真正完成兩家公司的合并。
“成為強大全球集團”的愿景已被擱置
去年2月10日,吉利和沃爾沃聯合發布公告稱,雙方正在探討業務合并的可能性,成為一家強大的全球集團,而且重組后的新集團將通過香港吉利汽車上市主體實現與全球資本市場的對接,下一步還將考慮在斯德哥爾摩上市。
但經過長達一年的討論,從現在公布的合并方案來看,“成為一家強大的全球集團”的愿景已被擱置。
最新公告顯示,吉利汽車與沃爾沃汽車將圍繞汽車新四化前瞻技術,在動力總成、三電技術、高度自動駕駛等業務領域進行協作,持續推動科技創新。雙方以股權合并形式將動力總成業務合并成立新公司,重點開發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發動機。除了繼續向雙方供貨外,還向第三方汽車公司提供產品和服務。該公司計劃在年底之前投入運營。
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在目前共享SEA浩瀚、SPA2電動車架構基礎上,雙方已經啟動下一代純電專屬模塊化架構的聯合開發,實現核心技術成果的共享和規模化優勢。
在自動駕駛前沿技術領域,雙方將基于各自已有的豐富研發成果和經驗,由沃爾沃汽車旗下自動駕駛軟件技術開發公司Zenseact牽頭,共同開發全球領先的高度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雙方還將持續深化在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領域的協同,實現資源互補。雙方合資打造的全球新高端品牌領克汽車已于去年底正式宣布進入歐洲,領克將充分利用沃爾沃汽車的海外渠道資源,逐步服務全球用戶。
為什么選擇這個“合并方案”?吉利汽車行政總裁桂生悅解釋稱:“早期雙方控股股東、董事會和投資者普遍認為,一旦兩家公司合并,可能出現股權稀釋,有集資負擔。現在的合并方案可以讓雙方把協同效應發揮得更大,投資者和股東可以享受到合并帶來的好處,又消除股權方面的擔憂,是最佳的合并方案,對股東和投資者最負責任的方案。”
第一電動網大牛作者“道哥說車”對此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如果想實現資本層面的合并重組,要考慮的因素和問題肯定很多,是一個大工程。現在的合并方案,既各自獨立又深化合作,其實更符合雙方現階段的發展需求。既不會因資本問題影響到吉利科創板上市,沃爾沃以后作為一家獨立公司,也有了獨立上市的可能。應該說這樣的合并方案在現階段對于雙方都是最好的。”
但是,交易成本過高,真是這次“合并案”出現重大變化的主要原因嗎?
吉利進入戰略急速調整期
在2010年吉利全資收購沃爾沃股權后,十年時間雙方一直在不斷拓展新的業務合作。
2012年3月,吉利與沃爾沃簽署了技術轉讓協議,聯合開發綠色環保系列發動機和小型車平臺;2013年3月,吉利在瑞典哥德堡投資建立歐洲研發中心,與沃爾沃聯合開發中級車基礎模塊新架構CMA;2017年8月,吉利與沃爾沃成立了領克汽車合資公司和吉利沃爾沃合資公司,雙方還合作開發了極星高端品牌。
在雙方合作的推動下,吉利和沃爾沃在過去十年間均表現出持續向上的發展勢頭。可以說,經過十年的深入磨合,雙方合并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交易成本”已經大為降低。
但是賽道突然變了。過去十年里掀起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技術變革,已經讓大眾、福特、通用這些傳統大型汽車集團陷入困境。特斯拉和蔚來理想小鵬等新興品牌在短短幾年間急速崛起,令包括李書福在內的幾乎所有大型汽車公司決策層始料未及。
過去五年里,吉利的重心一直放在規模的擴張上,全球市場買買買,不斷推出新品牌、進入新的細分市場,可以看出,李書福是心心念念要做成“強大全球集團”的。
隨著規模的擴大,在閱讀技術變革將導致的市場變革方面,吉利表現得和傳統汽車公司幾乎一樣:將信將疑、走一步看一步。當年的“藍色吉利”戰略至今完全失敗,就是明證。
在最近的一系列動作里,李書福重新表現出他的“生猛之氣”,吉利進入戰略急速調整期。
1月11日,吉利、百度官宣合資造車;1月13日,吉利聯手富士康組建合資公司;1月19日,吉利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數字化營銷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1月29日,吉利與FF官宣合作,并探討由吉利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代工服務的可能性。
如此密集的動作,可以看出,向智能化加速轉型成為當前吉利的主要戰略課題。同時,探討在蘋果、華為、小米等大型科技公司進入賽道后,公司如何進行戰略防御,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在這種背景下,和沃爾沃的合并,已經不是吉利的最優戰略選項:公司現在需要的是更快的速度,而不是更大的規模。
因此,除了已經宣布的這些探索外,即將亮相的吉利電動車公司的具體打法,值得期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888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