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獲得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國家層面有補貼和免稅,地方層面則給出了上牌優惠。在純電技術尚未完全成熟的背景下,許多消費者選擇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既可享受免搖號綠牌,又能得到不一樣的電氣化出行體驗。而說起混動,豐田是毫無疑問的行業領軍者,20余年以來穩坐“一哥”席位。最近,一汽豐田再次發力,推出了旗下首款TNGA插混車型——RAV4榮放(參數|詢價)雙擎E+。
一汽豐田在混動領域耕耘已久。早在2005年,普銳斯便在一汽豐田實現國產,將THS混動系統帶到了中國消費者身邊。此后數年中,一汽豐田引進了卡羅拉(參數|詢價)雙擎、RAV4榮放雙擎、亞洲龍(參數|詢價)雙擎等重磅產品。2019年,卡羅拉雙擎E+正式上市,這是一汽豐田首次推出插電混動產品。隨著RAV4榮放雙擎E+的上市,一汽豐田插混產品線變得更加寬泛,技術層面也實現了重要進步。
豐田 RAV4榮放 雙擎(參數|詢價)(詢價模塊,請勿手動編輯,如需刪除,請在圖片上右鍵刪除詢價)
說起RAV4榮放,讀者朋友們想必不會陌生。2009年以來,前后已有三代RAV4/RAV4榮放實現國產,其中后兩代推出了搭載混動系統的雙擎版。目前在售的最新一代RAV4榮放(代號XA50)基于TNGA架構打造,提供燃油、油電混動(HEV)和插電混動(PHEV)共三種能源方案。
從制造到廢棄,汽車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都會產生碳排放。在豐田汽車看來,只考慮車輛使用中的環保性能是不嚴謹的,應當對全生命周期的表現進行評估。基于上述理念,混合動力的環保指標最為出色,優于傳統燃油車和純電動車型,這正是豐田及其合資伙伴大力推廣混動技術的原因。
作為模塊化戰略的踐行者,豐田提出了靈活的電動化技術策略,覆蓋油電混動(HEV)、插電混動(PHEV)、純電動(EV)和燃料電池電池(FCV)四大類別。電動化技術的核心是電動機、PCU動力控制單元和動力電池。在此基礎上,通過內燃機、燃料電池、充電設備等部件的搭配組合,便可組成不同類型的動力系統。
打開TOYOTA的工具包,選擇合適的零部件進行搭配組合,一套電動化動力系統就這樣完成了。從上圖可以看到,PHEV與HEV的核心差異在于前者支持外接式充電,電動化程度更深。繼續深究,PHEV之所以提供充電系統,是因為電池容量明顯增加,僅靠發動機反充無法快速補能。在大電池的幫助下,PHEV可提供更大的電池放電功率和電機峰值輸出,動力性能更上一層樓,并支持長距離純電行駛。
RAV4榮放雙擎E+提供兩驅和四驅兩種動力配置,前橋均搭載THS-II混動系統,四驅車型在后軸額外配備了P4電驅動橋。與RAV4榮放雙擎相比,RAV4榮放雙擎E+電池容量明顯增加,放電功率更大,因此電機峰值輸出有所提升,動力性能更勝一籌。
在發動機和電動機的配合下,兩驅車型、四驅車型的綜合最大功率分別達到了194kW(264馬力)和225kW(306馬力),達到了3.0L-3.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水平。官方數據顯示,四驅版0-100km/h加速時間為7.4s,媒體實測成績甚至進入6.0s以內,動力性能堪稱強勁。
豐田混動之所以備受贊譽,是因為其結構設計兼顧了動力、效率、平順等目標,綜合性能十分出色。RAV4榮放雙擎E+搭載THS-II混動系統,通過行星齒輪組進行動力整合。雙電機能夠實現驅動和發電兩種功能,可實時調節發動機工況,使之盡可能鎖定在高校區間運轉。在電機的輔助下,行星排實現了傳動比無級調節,因此豐田稱之為E-CVT電子無級變速箱。
動力分流裝置是THS-II的核心,通過行星齒輪組實現油電動力整合。發動機、MG1電機和MG2電機與行星排的不同部件相連,動力通過行星齒輪組解耦,分流給不同的輸入或輸出端。其中,MG1為低速電機,身兼發電機和電動機雙重角色,MG2為高速電機,只承擔驅動任務。
行星齒輪組的各部分轉速只需滿足一個線性關系,不像P2/P3并聯架構那樣必須維持固定速比。在MG1和MG2的共同調節下,發動機能夠在高效區間運轉,傳動系統的減速比無級可變,兼顧了經濟性和平順性。由于電機響應迅速,彌補了發動機的先天不足,所以THS-II動力響應十分敏捷,用“隨叫隨到”形容并不為過。
后軸配備了獨立的P4驅動電機,從而實現E-Four電子四驅。P4電機的存在意義主要是在必要時提供牽引力,而不是強化極限動力性能。由于E-Four沒有采用機械式四驅結構,并且電機響應性極佳,所以軸間動力分配十分迅速。前后軸扭矩分配比例可在100:0至80:20之間靈活調整,滿足不同工況的需要。
三元鋰電池布置在乘員艙地板下方,容量達到了15.98kWh。在NEDC工況下,兩驅車型的綜合油耗為1.1L/100km,純電續航里程為95km。P4電機對能耗影響有限,四驅車型的綜合油耗為1.2L/100km,純電續航里程為87km。使用隨車附帶的220V家用充電槍補能,大約9.5小時可以充滿。倘若使用專屬充電樁,充電時間可大幅縮短至5小時。
作為一款SUV,RAV4榮放雙擎E+不僅要提供良好的動力性能,還應兼顧一定的生活屬性。新車提供對外放電功能,通過車載220V電源為外部設備供電,放電功率可達1500W。外出郊游時,這樣的對外放電能力完全可以滿足電磁爐、電音設備的用電需求。得益于足夠大的電池容量,用戶不必擔心饋電問題。
動力方面,RAV4榮放雙擎E+在雙擎版基礎上做加法得來,電池容量更大,動力性能更強,并支持外接充電。THS-II混動系統在動力性、經濟性和平順性之間取得了絕佳平衡,E-Four電子四驅則優化了復雜路況下的牽引力,讓車輛更加全能。橫向對比來看,95km的純電續航里程頗具優勢,輕松滿足通勤需求,日常駕駛幾乎無需用油。1500W對外放電則更像是一項“開掛”配置,在插混車型中比較罕見。
最近幾年,一汽豐田的新車備受消費者認可,這背后少不了TNGA架構的功勞。TNGA自2015年投入量產,全稱為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即豐田新全球架構。具體來看,TNGA架構可細分為橫置GA-B、GA-C、GA-K平臺以及縱置GA-L、GA-N平臺。RAV4榮放(參數|詢價)家族基于GA-K平臺打造,RAV4榮放雙擎E+也不例外。
RAV4榮放雙擎E+基于GA-K平臺打造,同平臺車型有亞洲龍(參數|詢價)、雷克薩斯ES(參數|詢價)。縱觀TNGA家族譜系,不難發現GA-K居于橫置平臺的最上游,這意味著RAV4榮放雙擎E+擁有較高的設計和工程標準。
2015年,TNGA架構開始應用于量產車,第四代普銳斯是其首款作品。在研發之初,TNGA架構就充分考慮到電動化需求,整車設計為不同類型的動力系統留有余地。
與上代平臺相比,TNGA架構降低了車身重心,并加寬了輪距,操控穩定性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坐姿適當降低,方向盤安裝角度隨之優化。根據不同車型的需要,TNGA架構可靈活調整軸距、輪距和底盤高度,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零部件模塊化程度很高,這有助于提升可靠性。
車身應用了更多高強度鋼材,結構設計獲得了進一步優化,強度和剛度均獲提升。在C-IASI(中保研)碰撞測試中,RAV4榮放取得了GGGM的綜合評價,乘員保護能力非常出色。同時,高剛性車身有助于提升舒適性、操控性和耐久性,為行駛品質打下了扎實基礎。
底盤方面,RAV4榮放雙擎E+沿襲了GA-K平臺的標準設計,懸掛結構為前麥弗遜式、后雙橫臂式。進入TNGA時代,豐田提出了“Confident and Neutral”的駕乘理念,強調安穩和中庸。經過工程師的精心調校,RAV4榮放雙擎E+在舒適性和操控性之間取得了較好的平衡。當然,TNGA這副好底子也功不可沒。
TNGA架構特別強調低重心和寬輪距設計,這在動態方面是極大的優勢。輪距加寬有助于提高側傾中心,結合更低的車身重心,側傾力矩明顯減小。這樣一來,懸掛不需要調得很硬,就能提供良好的側向支撐。
RAV4榮放雙擎E+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和后雙橫臂式獨立懸掛,硬件方面沒有太多特別之處。由于后軸載荷高于雙擎版,所以后橋剛性獲得了額外加強,確保車尾在極端條件下也能保持穩定。經過工程師的精心調校,新車在舒適性與操控性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RAV4榮放雙擎E+在科技配置方面也有所提升,例如12.3英寸全液晶儀表首次應用于RAV4榮放家族。除此之外,新車還配備了HUD抬頭顯示、流媒體后視鏡和車聯網功能,數字化體驗做到了與時俱進。
科技方面,RAV4榮放雙擎E+也實現了自我突破。豐田智行互聯系統帶有車載互聯功能,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可實現在線音樂、在線導航、遠程控制、智能家居聯動、智能停車等一系列實用功能。全系標配前/后排座椅加熱,舒適性有所提升,在冬季還有助于降低空調負擔,進而提升純電續航里程。
RAV4榮放雙擎E+配有12.3英寸全液晶儀表,不僅檔次感有所提升,顯示信息也更為豐富。除此之外,新車還配備了HUD抬頭顯示、流媒體后視鏡等,數字化體驗更具亮點。
值得一提的是,RAV4榮放雙擎E+標配TSS 2.0智行安全系統,駕駛輔助配置具備一定優勢。TSS 2.0的傳感器包括1個毫米波雷達和1個單目攝像頭,硬件規格與同級競品相當。
具體來看,TSS 2.0囊括了PCS預碰撞安全系統(帶前方行人識別)、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帶全速域跟車功能)、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帶跟車行駛功能)、AHB自動調節遠光燈系統,駕駛輔助能力達到L2級別。
編輯點評:更多電力,更強動力,這或許是一汽豐田RAV4榮放雙擎E+(參數|詢價)的最佳寫照。THS-II混動系統在業內數一數二,E-Four電子四驅則拓展了使用場景,可以說雙擎版的優點它都有。不同的是,RAV4榮放雙擎E+配有大容量電池組,動力表現達到入門性能車水準,還可純電行駛95km,稱得上多才多藝。與此同時,TNGA架構帶來了良好的行駛性能,并為安全性打下了扎實基礎。隨著RAV4榮放雙擎E+的加入,25萬元級插混SUV市場將迎來新的競爭格局。如果您想要拿綠牌,希望嘗試電動化出行,又不愿放棄補能便利性,不妨將這款車納入重點考慮。
來源:愛卡汽車
作者:胡劭顏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47564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卡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