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Stellantis集團(由PSA集團與FCA集團合并而來)的消息了。就在中國市場都快遺忘它的時候,完成整合半年的它出聲了。
三天前,Stellantis集團發布了最新的電氣化戰略,到2025年年底前,計劃投資逾300億歐元,用于集團電氣化和軟件開發領域。而Stellantis集團的目標是:到2030年,集團在歐洲70%以上的銷量及集團在美國40%以上的銷量,均來自低排放車型(LEV)。
這個湊齊了兩打“葫蘆娃”品牌的集團,要在旗下所有14個汽車品牌中都提供同類最佳的純電動解決方案。換句話說,提供續航達到500~800公里/300~500英里、滿足客戶需求的純電動汽車,且提供快速充電能力,充電一分鐘可增加32公里/20英里續航。
不僅如此,Stellantis集團還一口氣推出了四個為純電動汽車設計的柔性生產平臺,每個平臺均可支持高達200萬輛汽車的年產量,而配備可擴展的三種“三合一”電驅動(EDM)模塊以及標準化的電池組,平臺產品會覆蓋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和細分車型的生產需求。
看起來激動人心。不過,“斯特蘭蒂斯”的電氣化戰略為何缺了中國市場的描述呢?
兵馬未動,電池先行
電氣化戰略的基礎是什么?對于這個問題,Stellantis集團很早就有了行動。
7月12日,蜂巢能源(Svolt)表示,該公司已與Stellantis集團達成總額約160億元的動力電池訂單,而且,雙方的合作還有望繼續深化。
實際上,根據媒體報道,蜂巢能源與Stellantis集團早在2018年初就開始接觸,而蜂巢能源常州工廠于2020年4月23日通過了Stellantis NSA嚴格的審廠標準。
去年,蜂巢能源公布了在德國薩爾州建設電池工廠的計劃,投資額為20億歐元,計劃在2023年前全部建成。蜂巢能源預計將從2022年起開始為最多達500,000輛電動汽車提供電池。蜂巢能源還突然成為了德國范圍內最小地區的最大雇主。
按照規劃,蜂巢能源首先將會在霍伊斯韋勒為高壓儲存系統及模塊建立一個工廠。而到2023年,蜂巢能源還將在伯黑恩的附近建立一個電池工廠。現在,蜂巢能源成為Stellantis集團的電池供應商,無疑工廠產能得到了充分保障。
根據Stellantis集團的全球電動汽車電池采購戰略,要在歐洲和北美五家“超級工廠”的支持下,確保到2025年電池儲備超過130GWh,確保電池儲備到2030年超過260GWh。同時另有額外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對整體需求進行支持。
目前,Stellantis集團已與北美和歐洲的兩家通過地熱鹽(鹵)水提取鋰元素的合作伙伴簽訂了諒解備忘錄,確保“鋰”的可持續供應。據悉,跟蜂巢能源簽約,也保證了集團2025年90GWh的產能供貨需求。
此外,到2024年,斯特蘭蒂斯集團還計劃引入兩種電池,即高能量密度電池和無鎳無鈷電池。同時,集團計劃于2026年引入首個具有競爭力的固態電池技術。
除采購戰略之外,Stellantis集團也提出了降低電池成本的目標,要將2024年的電動汽車電池組成本相比2020年降低逾40%,到2030年再降低20%。而電池組成本的降低將通過以下方面實現:優化整體電池組、簡化模塊排列方式、加大電芯尺寸、升級電池化學技術。
此外,跟我們國內不同的是,由于歐洲嚴格的環保政策,“集團計劃通過維修、再造、二次使用和回收,最大限度地利用電池生命周期的全部價值,并確保以客戶需求和環保為優先級的可持續發展系統。”這個會執行得如何,還不知道。
最后想說的是,蜂巢能源能拿下Stellantis集團的訂單,也說明,蜂巢在跟CATL、BYD、三星SDI和LGES等幾個供應商的PK中獲得了勝利。
四大平臺,800萬的理想
這次,斯特蘭蒂斯集團的規劃中,四大STLA純電平臺讓人有點驚訝。畢竟,此前PSA&FCA一個純電動平臺都沒有做好過吧,哪里來的這么大信心?
按照Stellantis集團的說法,旗下各品牌電動汽車均會出自這四個平臺。這四個平臺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長度和寬度)及零部件共享屬性,每個平臺均可支持高達200萬輛汽車的年產量,從而實現規模經濟效應。
具體來說,這四個STLA平臺涵蓋從小型貨車到大型皮卡和貨車的車型:
STLA 小型車平臺,該平臺生產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可達500公里/300英里
STLA 中型車平臺,該平臺生產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可達700公里/440英里
STLA 大型車平臺,該平臺生產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可達800公里/500英里
STLA 結構化平臺,該平臺生產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可達800公里/500英里
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STLA大型車平臺到2026年,將量產8款車型。其集團首席設計師拉爾夫·吉爾斯(Ralph Gills)表示,最終,STLA大型車平臺將影響所有14個Stellantis集團旗下品牌。目前,STLA中小型平臺上開發的車輛的信息很少,但集團高管們暗示STLA 結構化平臺將成為Ram卡車甚至商用車的基礎。
這里面,動力系統包括可擴展的三種“三合一”電驅動模塊(EDM),分為70kW、120~180kW、150~330kW三種,可為前輪驅動、后輪驅動、全輪驅動和4xe車型進行配置。按照平臺、電驅動模塊和電池組的結合,斯特蘭蒂斯集團認為,這將讓車輛在性能、續航里程和充電方面均獲得同類最佳的表現。
此外,硬件更新及FOTA計劃將能夠使平臺壽命延續到下一個十年。Stellantis集團將內部開發軟件和控件,以維持每個品牌的獨特性。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Stellantis集團能不能達到800萬輛的目標?恐怕就難說了。
5月6日,Stellantis集團發布合并后首個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集團今年第一季度含合資企業的合并出貨量為161.8萬輛,增長12%。同時,第一季度凈營收為370億歐元。而Stellantis集團2021年的經營目標為,實現調整后經營利潤率5.5~7.5%。這樣算下來,集團全年的銷售量大約在600~700萬輛左右。
雖然從整體來看,Stellantis集團銷量接近800萬輛,似乎難度不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在中國市場,Stellantis集團旗下的品牌存在感很低。在這個世界最大新能源市場的缺失,至少讓Stellantis集團和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的電氣化戰略的豪言壯語要打個大折扣。
目標很豐滿,但缺了中國
這次的戰略重點是,為執行“到2030年,集團在歐洲70%以上的銷量及集團在美國40%以上的銷量,均來自低排放車型(LEV)”戰略,Stellantis集團計劃到2025年在電氣化和軟件開發領域投資逾300億歐元,投資方式包括對合資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以資助其經營活動。
與此同時,在總資本性支出和研發支出相對于營收的比率方面,集團力求繼續實現比行業平均水平領先30%的水準。
對于這項超過30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表示:“我們發布的電氣化戰略專注于在正確的技術路徑上進行正確的投資,并在正確的時間點面向市場,確保 Stellantis集團以最為高效、價格合理和可持續的方式,為出行自由賦能。”
集團設定了到2026年客戶持有電動汽車的總成本與持有內燃機汽車的總成本持平的目標。而對于擁有14個品牌的Stellantis集團而言,電氣化并非一項“一刀切”的計劃。也難為Stellantis集團,每個品牌居然都有“一個都不能少“的電氣化宣言:
阿巴斯 – “Heating Up People, But Not the Planet”
阿爾法·羅密歐 –“From 2024, Alfa Becomes Alfa e-Romeo”
克萊斯勒 –“Clean Technology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Families”
雪鐵龍 – “Citro?n Electric: Well-Being for All!”
道奇 – “Tear Up the Streets… Not the Planet”
DS – “The Art of Travel, Magnified”
菲亞特 –“It’s Only Green When It’s Green for All”
Jeep? – “Zero Emission Freedom”
藍旗亞 –“The Most Elegant Way to Protect the Planet”
瑪莎拉蒂 –“The Best in Performance Luxury, Electrified”
歐寶/沃克斯豪爾 –“Green is the New Cool”
標致 –“Turning Sustainable Mobility into Quality Time”
Ram –“Built to Serve a Sustainable Planet”
商用車 –“The Global Leader in e-Commercial Vehicles”
唐唯實表示:“在Stellantis集團誕生僅六個月之時,我們已經開始展示集團的未來藍圖,而電氣化之旅很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目前,整個集團已進入全面的執行模式,以務求超越每一位客戶的期待。我們擁有規模、技術、凝聚力和可持續性,這些因素將使集團實現兩位數的調整后經營利潤率,并以基準式的效率引領行業、以電動汽車點燃激情。”
這次Stellantis集團之所以砸下300億歐元來做電氣化戰略的轉型,無疑是歐洲和美國市場的現實條件所決定的。不過,在這個重大的戰略中,除了電池,目前沒有給出涵蓋中國市場的具體策略。當然,我們希望,為了解決“我們不接受在中國市場失敗”而由CEO唐唯實擔任組長的特別策略小組,能盡早給出“針對中國市場問題的解決方案”。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129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