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宣布其電動汽車生產計劃,將于2023年在美國和泰國開始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并預計明年電動汽車業務將顯著增長。此外,鴻海還將在包括美國在內的不同地區建設汽車工廠。
據悉,鴻海集團在汽車相關產業方向已組建數千人規模團隊,目前還在針對相關業務進行大量招聘,預計未來在電動汽車、半導體等業務方向還將有千人以上需求。
不造整車的富士康,比誰都有野心。近年來富士康已通過各種“買買買”在汽車行業瘋狂擴張。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代工的絕對龍頭,富士康早在2005年,就已啟動造車布局。在這一年,富士康買下臺灣四大汽車線束廠之一的臺灣安泰電業100%的股權,開始制造電瓶線、倒車雷達及智能設備等車用電子用品。
2013年,富士康進入奔馳、寶馬等跨國車企的供應鏈,為其提供汽車配件、元件;2014年,富士康與北汽合作,共同投資研發、生產制造新一代動力電池及其系統,獲取電池技術。同年7月,富士康旗下子公司臺灣鋰科在安徽投資20億元,建設高分子聚合物電芯和電池組生產項目,成立鋰電池生產基地。
2015年,就聯手騰訊、和諧汽車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了和諧富騰,負責生產制造部分,但不久后富士康放棄投資,項目被擱淺。2016年富士康向滴滴出行投資1.199億美元,獲得滴滴0.355%的股份。2017年,富士康所屬的鴻海集團,通過旗下子公司富泰華向寧德時代投資10億元,獲得對方約1.19%的股權。2018年,富士康與阿里、IDG資本聯合領投小鵬汽車總額22億元的B輪融資。
進入2020年,富士康加快進軍電動汽車領域的腳步。
2020年2月7日,富士康宣布與裕隆汽車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將成立合資公司。
2021年1月4日,富士康與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拜騰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M-Byte量產。
1月13日,富士康宣布與吉利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整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制化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的生產與服務。
3月1日,富士康宣布,已聯合高瓴創投完成對AutoCore.ai的投資。主要用于加速AutoCore.OS智能移動計算的功能安全中間件系統平臺及在多種芯片及EEA架構下的產品實現,進一步引領全球范圍內開源自動駕駛項目的建設。
3月,富士康旗下全新電動車的造型被曝光。從曝光的圖片來看,目前富士康的新車或處于油泥模型階段。這是一款純電動SUV<SUV車型,在車頭標有疑似“FOXTRON”的英文名稱,與富士康“FOXCONN”較為相似,預計是未來富士康汽車品牌的英文名稱。據悉這款車基于MIH純電動平臺打造,該平臺支持不同級別的SUV以及轎車。
5月14日,富士康宣布與Fisker二度出山創立的電動車公司Fisker Inc公司 (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鴨梨項目。包括雙方共同開發Fisker品牌全新電動車型(低于目前Fisker的 Fisker Ocean),計劃2023年四季度量產,在包括北美洲、歐洲、中國和印度在內的市場銷售,售價低于3萬美元。
5月18日,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與標致雪鐵龍汽車公司(PSA)合并而成的全新集團Stellantis與富士康簽署一項無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組建合資公司Mobile Drive,雙方各擁有一半的投票權。Mobile Drive的主要業務為軟件,開發數字駕駛艙和個性化連接服務,專注于信息娛樂,遠程信息處理和云服務平臺開發。
5月31日,富士康與泰國國有企業PTT油氣公司簽約,在泰國建立電動汽車開放平臺和零部件制造基地,為愿意代工的東南亞汽車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和零部件服務。
6月15日,富士康旗下富士康新加坡分公司宣布收購馬來西亞芯片制造商Dagang NeXchange (DneX)5.04%的股份,DneX 此前和北京集成電路制造和裝備基金一道收購了馬來西亞SilTerra 芯片公司,DneX控股SilTerra 60%股份。雙方合作內容包括半導體和下游產品、電動汽車及其價值鏈的相關業務。
6月16日,據外媒報道,富士康表示,旗下一子公司已向碩禾電子材料(Gigasolar Materials Corp)投資9.95億新臺幣(約3,600萬美元)以開發電動車電池材料。此次通過私募配售而進行的投資將使其成為碩禾的第二大股東。
7月10日,據報道,富士康官方透露,公司計劃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生產純電動汽車。該公司表示,已經聘請威斯康星經濟發展公司(Wiscons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來討論該公司制造電動汽車的計劃。
7月22日,據外媒報道,富士康正在與日本電產 (Nidec) 進行談判,雙方商議將在明年成立一家合資企業,來生產電動汽車電機。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芯片短缺讓汽車制造商和電子產品制造商感到不安,在進軍電動汽車市場之際,這家電子巨頭正尋求生產汽車芯片。
8月5日,富士康表示,已斥資25.2億新臺幣(合9080萬美元)從中國臺灣芯片制造商旺宏電子(Macronix International)手中收購一家芯片工廠。富士康和旺宏電子表示,后者位于臺灣芯片制造中心新竹的6英寸晶圓廠的出售將于今年底完成。當前,該工廠尚未運行。該工廠計劃到2024年每月生產1.5萬片晶圓,每月可為3萬輛電動汽車提供碳化硅半導體。
綜上,富士康已經基本覆蓋了汽車全產業鏈布局。作為蘋果的最大代工商,富士康在汽車領域的一步步動作,不僅在為自己電動車業務積累資源,而且可能在積極為蘋果汽車代工做準備。
“今年將是富士康電動汽車事業的重要一年。今年第四季度將有兩到三款電動汽車采用我們MIH平臺的設計,”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此前表示,未來會有多家企業選擇與富士康的汽車平臺合作,這其中可能會包括蘋果。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番鴻海集團關于電動汽車規劃的表述或許預示著蘋果汽車即將到來,畢竟從蘋果與富士康在既往的合作來看,一切皆有可能!
蘋果汽車,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368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