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9日,2021第九屆汽車與環(huán)境論壇&第13屆全球汽車產業(yè)峰會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主要圍繞中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動力總成電氣化、ADAS與自動駕駛、芯片與汽車基礎軟件、智能座艙等行業(yè)熱點話題展開,旨在共同探討新形勢下中國汽車產業(yè)有序發(fā)展的新思路。下面是 長城汽車產品數字化中心智能座艙產品總監(jiān)高志林在此次論壇上的演講實錄。
高志林:大家好,我是來自長城汽車高志林,目前在長城汽車負責智能座艙產品方面的工作,非常感謝主辦方蓋世汽車給到這么一個機會,可以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長城汽車在軟件定義汽車下智能座艙方面的思考。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開源共創(chuàng)打造智能生態(tài)融合》。
首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長城汽車智能化領域的技術品牌“咖啡智能”。去年長城汽車發(fā)布了三大技術品牌:咖啡智能、坦克、檸檬。
咖啡智能是長城汽車智能化領域的智慧結晶,目前已成為驅動長城汽車轉型的數字引擎。在今年7月長城汽車科技節(jié)上,咖啡智能迎來了從1.0到2.0的全面升級,在數字化智能領域全力加速占領賽道。
圍繞智能座艙,咖啡智能2.0提出“1+2+N”出行空間設計架構。
“1”代表1個人機交互設計體系,最核心的問題是要解決用戶在什么場景下用車?使用什么功能?解決什么問題?帶來什么樣的體驗?這是在整體交互設計方面的目標,希望做到,讓汽車有溫度、讓科技可感知、讓出行更省心。長城汽車有一個特點是品牌特別多,有哈弗、歐拉、坦克、WEY等六大品牌,面向各大品牌車型我們更多是希望在各品牌沿用一體化交互體系,形成體驗的延續(xù)。
“2”代表2個可成長基石,分為軟件和硬件。談智能化體驗,必須做到軟件可成長,我們認為,要自主快速可成長必須進行軟件自研。咖啡智能2.0已經形成多維度座艙軟件自研能力,包括自研系統GC-OS、自研語音、自研地圖、自研算法等等。
硬件可成長,無論是自動駕駛領域,還是智能座艙領域,其實有一個快速的生長周期,咖啡智能必須要支持電子行業(yè)類硬件的快速迭代周期。現階段來說,咖啡智能采用8155芯片打造專屬數字座艙平臺,在全球范圍內領先量產,并且已經在規(guī)劃面向未來的下一代高算力智能座艙平臺。
“N”代表N個智能應用場景服務。圍繞人-車-生活,搭建場景化的智能服務,在長城自研軟件的基礎上,聯合第三方服務商,打通技術生態(tài)、內容生態(tài)、服務生態(tài)等泛行業(yè)資源。讓汽車成為匯聚N個智能應用場景服務的終端,實現用戶在線、車輛在線、服務在線。通過自研“場景引擎”, 實現服務的精準推送,做到“場景驅動服務,服務主動找人”。
這里和大家探討一下,智能的場景以及用戶的需求到底由誰來定義?我們都會想一些智能場景,這些智能應用場景服務如果按照主機廠來定義或者Tier 1來定義,那基本上都是從大部分設計者角度去設計開發(fā),但是不同人對不同場景需求是不一樣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都有通過車內視覺去識別到用戶在車內抽煙,它認為用戶在車內抽煙就會打開天窗或者車窗,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說車內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他是不希望打開車窗和天窗的,這個時候如果系統主動介入,他反而會吐槽,你為什么要幫我這么干。當然這只是舉個例子,我只是想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很多智能應用場景服務更多還是基于用戶,但用戶是千人千面的,如何做到千人千面的用戶體驗是值得大家思考和探索的。
說完“1+2+N”,接下來我介紹下眾創(chuàng)開發(fā)。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到底是主機廠說了算,還是Tier 1說了算?我們認為應該提供這樣一個眾創(chuàng)平臺,讓企業(yè)、第三方,乃至是普通用戶都可以參與到智能汽車的產品設計和規(guī)劃當中,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才能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
7月份,我們推出了咖啡智能眾創(chuàng)平臺計劃。咖啡智能眾創(chuàng)平臺面向四大領域開放,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服務、智能互聯。我們希望通過眾創(chuàng)平臺的建設,匯聚跨行業(yè)生態(tài)資源,讓場景化服務更全面,形成人-車-家-智慧城市的互聯互通。
通過對咖啡智能架構升級、標準化操作系統接口,我們逐步打通整車五大域的原子能力,將功能劃分為40多類功能集,可調用的API接口總數超過3000個,以此為基礎希望引入更多共創(chuàng)伙伴。這里包括Tier 1供應商、用戶個體、自由開發(fā)者、高等院校等等,通過眾創(chuàng)平臺,大家可以一起打造用戶全場景的共創(chuàng)體驗,建設共享共贏的共創(chuàng)平臺。
整個平臺的基礎架構底座是咖啡智能座艙操作系統GC-OS。咖啡智能GC-OS也是長城汽車最核心的自研內容,我們自研了一個中間件,同時還定義了兩個統一接口(硬件HAL、APP接口)。
在長城汽車自研軟件服務基礎上,可以快速整合多方生態(tài)資源,支持UI/UE平臺化+品牌差異性,并且可兼容多種高算力平臺,適配長城汽車旗下各大品牌車型,全面賦能長城汽車全球化多品牌多車型戰(zhàn)略目標。GC-OS在今年7月首發(fā),預計2022年將覆蓋長城汽車90%新車型。
除了GC-OS以外,在產品打造方面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方向,我們未來是想在智能座艙方面給用戶打造安全舒適、情感社交、帶有個性化的第三空間。
我們一直認為汽車作為移動交通工具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光是車輛本身的安全,更多是在自動駕駛相關功能啟動之后,怎么在智能座艙領域給用戶通過聲音、視覺、圖像顯示打造心理安全的智能座艙。情感社交方面,我們更多是去做情感化設計,包括情感化語音交流和情感化助理等。個性化方面,第三空間允許客戶自己去設計產品。我們把第三空間分為三個功能,基礎功能主要是要做優(yōu),包括語音、視覺、導航、多媒體服務生態(tài)。智能功能,我們希望通過多模交互和場景引擎給用戶耳目一新的用戶體驗。感知功能,我們希望做到有質量的體驗,讓用戶愿意付費。
目前咖啡智能眾創(chuàng)平臺首先上線的是主題換膚,這也是用戶比較有感知度的部分。另外,個體開發(fā)者、終端用戶等都可以通過眾創(chuàng)平臺打造個性化的車機端UI界面,這種方式也可以使車機實現非常快速的迭代,比如我們通過定制工具做了節(jié)日皮膚,這給用戶感知度還是比較深刻的。
另外幾個方面會在2022年之前逐步開放,比如說語音接口統一、生態(tài)接口統一、視覺接口統一、導航接口統一。比如說語音,不同的語音供應商在不同的領域是有不同的長處,我們針對不同的用戶,通過統一接口快速引入行業(yè)內優(yōu)質供應商。第二,還可以讓用戶定制他喜歡的聲音以及習慣的用語。我們通過眾創(chuàng)平臺來打破主機廠和合作方,以及主機廠和用戶之間的傳統邊界,讓大家共同打造座艙全場景智能化生態(tài)。
在開源共創(chuàng)方面,長城汽車一直在持續(xù)深化,我們希望聯合眾創(chuàng)伙伴為長城汽車的用戶打造智慧出行融合生態(tài)。在支撐層有軟件質量體系、自動化工具,通過引入眾創(chuàng)伙伴共同打造未來的服務生態(tài)。長城汽車還有六大品牌,在產品設計和規(guī)劃當中,我們一直在思考六大品牌之間的差異化和平臺化怎么做。如果不做平臺化,所帶來的整體開發(fā)投入和人力物力都是天文數字,如果不做差異化,六大品牌各自的特色怎么去做?所以在差異化設計當中,目前規(guī)劃將近70%左右做平臺化設計,30%左右可以做一些品牌差異化。這里品牌差異化不光長城汽車內部,包括產品設計團隊以及供應商,我們還希望引入眾創(chuàng)伙伴共同打造滿足各大品牌目標用戶的產品設計,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進來和長城汽車一起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滿足用戶需求的智能座艙以及服務生態(tài)。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901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