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靈,這是廣汽埃安在廣州車展上發布的全新電子電氣架構。
如果沒提前說,恐怕很多人看到這兩個字,首先想到的是神秘的外星部落。就像《星際爭霸》中,那個借由外星科技和靈能力量維持世界和平的種族。
雖然有些二次元,但乍一聽這個名字,我是不反感的。起碼比起一眾和食品死磕的名稱,這個有些外星氣質的名字,倒真有幾分科技感。
那么在這個聽起來就頗有幾分靈異色彩的名字之下,埃安的這套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真的能名副其實嗎?
先來看下星靈架構的組成。埃安稱其為“車云一體化集中計算電子電氣架構”,詳細來說,就是由汽車數字鏡像云和中央計算器、智能駕駛計算機、信息娛樂計算機三個核心計算機群組,配以高速以太網、5G、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等技術,組成的車云一體化集中計算式電子電氣架構。
這種電子電氣架構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實現硬件即插即用、軟件常用常新。具體來說,由于星靈架構的標準化分層接口、軟件規模化、功能原子化等配置,使得控制器減少約20個,算力提升50倍,線束縮短約40%;同時通過搭載高速車載以太網,將數據傳輸速率提升10倍。
與此同時,星靈架構還將采用制動、轉向、電氣系統的冗余設計,采用國密、SECOC等多種算法的獨立加密管理模塊,最高可實現ASIL D級安全等級。
除了靈活和安全之外,智能也是星靈架構體現出的特點之一。在此架構的基礎上,計劃到2023年,埃安將實現L4級自動駕駛,可提供高速+城市路況的全場景自動駕駛體驗。而在智能座艙方面,星靈架構還可實現統一開發生態平臺,打造車載軟件開發生態圈。具體來說就是,功能采用面相服務的設計,功能可以鏡像到云端。
例如,通過云端低代碼開發平臺,對服務進行重編排 、重組合,快速開發車載軟件組合功能,支撐軟件定義汽車實現。低代碼開發平臺支持車主、OEM、第三方軟件開發者快速編排定制化的車載軟件產品,由此來實現絕對個性化的服務體驗。
事實上,即使對于這些技術與研發的了解并不深入,只簡單瀏覽一下埃安提出的落地規劃,也不難明白,想要讓這套架構真的在產品端順暢運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在隨后與埃安相關技術負責人交流的過程中,對方也坦言,“打造電子電氣架構是一個牽一發動全身的龐大而復雜的工程,大到車企文化,組織架構,小到產品驗證流程、工程開發都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同時,由于電子電氣架構涵蓋功能分配、通信網絡、流程體系、OTA、診斷方法、soa服務化架構,嚴重依賴各企業本身的積累,行業還沒有統一標準,當前技術正處于探索與實踐并行的階段,車企需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
但艱難的事情,總要有人做。尤其對于渴望著彎道超車的自主品牌而言,這樣的嘗試與開拓的精神更不可或缺。據了解,為了能夠克服這些難題,埃安建立了超過1000人的研發團隊,研發投入超過120億元,目前已經獲得核心專利15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占80%以上。
到2023年,這一套帶著靈氣的電子電氣架構,就將結合著其第三代GEP純電專屬平臺推出,屆時全新一代AION產品也將運營而生。而至于“星靈”到底能不能發揮靈力,很快也就能夠揭曉答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6187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