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 | 蘇 鵬
編輯 | 李歡歡
油價果然又漲了。
3月17日,國家發改委宣布,自2022年3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750元和720元,創近九年來最高漲幅紀錄。調整后,以北京為例,92號汽油將上漲至8.64元、95號汽油將漲至9.18元。
來源:央視財經官方微博
如果算上這次調價在內,這已經是今年國內油價連續第五次上漲。
頻繁上調的油價令車主們難以承受,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在社交平臺吐槽,“92加滿負債滿滿,95加滿傾家蕩產,98加滿三代還款”;“愛她就送她一箱油”。
油車車主們甚至對“侍弄”電動爹的新能源車主也一改常態,從不屑一顧到肅然起敬,尊稱對方為“尊貴的電動車主”,自省“是我以前冒犯了”。兩個原本互嘲的陣營,格局陡然生變。
新勢力車企大佬忍不住跳了出來。3月9日,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借著油價大漲,在微博向大家安利了一波智能純電動汽車。“智能電動汽車所消耗的電費比油車油費能省大概8萬元左右,差不多等于4個LV或愛馬仕包。”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發表對油價上漲的看法來源:微博截圖
連日來油價持續飆漲,市場已陷入“預期缺油”的恐慌之中,這主要是因為,全球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俄羅斯,正與烏克蘭深陷戰爭泥潭。
油價上漲使得燃油車的用車成本陡然上升,有人感嘆,純電動車或加速迎來“黃金時代”。然而,現實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美好。 在戰爭的陰霾下,電動車也難以獨善其身。烏俄大戰,引發電池原材料漲價,連帶著不少新能源車企被迫漲價。
3月17日,特斯拉官網顯示,特斯拉Model Y后輪驅動版售價提高至31.69萬元,漲幅達1.5萬元。這已經是特斯拉在近八天內第三次漲價。3月16日,比亞迪宣布將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格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1000-7000元不等。
烏俄戰爭就像一只煽動著翅膀的蝴蝶,在汽車市場掀起一連串海嘯。
油價瘋漲,用車成本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攀升,勸退了不少燃油車的持幣代購者。
“再省油的日系車也沒有電動車省油。”眼看95號汽油跑步邁進“9元大關”,宋坤不得不重新審視燃油車的購車計劃。
宋坤告訴未來汽車日報,他原本打算今年換購一輛省油、耐開的日系燃油車,備選車型有雅閣、天籟和凱美瑞。但油價一漲再漲,一番算計下來,發現省油的日系車也開始變得不友好。
今年以來,95號汽油從7.8元每升上漲到9.18元每升,從前加滿一箱油需要429元(以55升油箱計算),3月17日之后,則需要504.9元。宋坤盤算著,一個月日常通勤至少要加一箱半汽油,也就是說宋坤每月光汽油支出就要將近800元。雖然不似網友所吐槽的“95加滿,傾家蕩產”那么夸張,但對于月薪不足5000元的宋坤而言,這并不是個小數目。
最終宋坤決定今年暫緩購車計劃。“先觀望一陣,如果油價下降了就買燃油車,如果油價一直居高不下,那只能買純電動車。”為了省油,宋坤在網上瘋狂搜羅省油小技巧,比如勻速駕駛、避免頻繁變道、適當熱車等。
習慣了每次只加200元汽油的俞晨,從油表的變化更切身地體會到油價上漲的“殘酷”。上一次汽油漲價后,俞晨發現,同樣加200元油,油表上的指針比平時少了兩個刻度。
本輪調價前98號汽油價格已經達到9.54元每升來源:受訪者供圖
這邊廂燃油車車主叫苦不迭,隔壁電動車主們卻絲毫未受影響。俞晨的朋友開比亞迪漢EV,一個月充電僅花費不到50元。這堅定了俞晨換購純電動車或者混動車的想法。“下一輛車最好選擇混動,省油還能兼顧長途使用。”
迫于油價壓力,有不少像俞晨這樣的燃油車車主“倒戈”,加入純電動車陣營。近日,乘聯會發文表示,國內汽油價格突破8元,給普通消費者購買燃油車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加之近期疫情沖擊下,部分行業遭遇巨大損失,很多入門級家庭用戶的購買力受到一定影響,這些因素都直接沖擊著傳統燃油車的市場需求。
不過也有燃油車車主不為所動,“我不會因為油價上漲選擇純電動車。”燃油車車主周馳認為,雖然純電動車的充電成本低,但后期維修費用、保險費用都高于燃油車。“而且目前純電動車也在漲價,漲價幅度基本抹平了油價上漲的費用。”
國際能源機構表示,油價上漲可能會加速汽車行業向電氣化轉型。“油價上漲對所有新能源車企肯定是有好處的,因為燃油車使用成本會大大增加。”哪吒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方運舟判斷。
目前國內新能源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2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27.2萬輛,同比增長180.5%,滲透率為21.8%,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3個百分點。
油價上漲無疑進一步催熱了純電動汽車市場。比亞迪王朝銷售網絡事業部北方大區相關負責人向未來汽車日報透露,自從1月17日起,油價開始頻繁上調,導致2月底到3月初,比亞迪DM-i和純電動車型的訂單量陡增,目前比亞迪所有生產線處于滿負荷狀態。小鵬汽車市場部相關人員也告訴未來汽車日報,“小鵬汽車目前訂單量充足,3月將是‘頂著產能’交付的一個月。”
不僅中國市場如此,海外消費者也更加青睞電動車。據Electrek發布的一份報告,受汽油價格飆升影響,近來特斯拉在美國多個地區的訂單量激增,部分地區的訂單量增加了100%。
需求大增,新能源車企卻陷入艱難供貨的“甜蜜的煩惱”。
上述小鵬汽車市場部人員告訴未來汽車日報,面對市場端供不應求,小鵬汽車已經延長了旗下車型的交付周期,“提車時間普遍延長了2-4周,小鵬P5的提車周期可能會超過3個月”。除了小鵬,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品牌旗下熱門車型的提車周期均超過3個月;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的提車周期更是長達16周-20周。
特斯拉官網顯示,特斯拉Model 3的預計交付日期將長達20周來源:特斯拉官方
除了交付困難,俄烏戰爭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還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一波漲價潮。
天風證券統計發現,在鎳價格為5萬美元/噸的情況下(鎳為動力電池的原材料之一),Model 3(76.8度電)單車成本上升1.05萬元,小鵬P7(80.87度電)上漲1.1萬元,蔚來EC6(70度電)上漲0.95萬元。
根據央視財經數據顯示,進入3月份以來,已有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涉及車型近40款,涵蓋10萬-30萬元主流購車區間。
在汽車工業專家陳光祖看來,市場端需求上升疊加制造原材料成本上漲,車企只能通過漲價來應對。“如果以既定的排產規劃進行生產,企業有能力在生產端平衡生產成本。但訂單量陡增打破了原材料供應鏈的平衡,且目前原材料均處于大范圍漲價階段,導致車企短時間內無法平攤制造成本。”
陳光祖預測,目前新能源市場銷售情況良好,未來還會有更多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
西方國家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進一步擾亂了汽車供應鏈。
戰爭推高油價,也推高了車用金屬、電池原材料的價格,俄烏沖突的影響已經蔓延至汽車行業的各個環節。這些最終都傳遞到消費端,由消費者買單。
不過持續了三周的俄烏戰爭似乎已經初現握手言和的曙光。當地時間3月14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阿列斯托維奇表示,烏克蘭與俄羅斯雙方最快有望在一至兩周內簽署和平協議,最遲將在5月簽署和平協議。
隨著戰火熄滅,困擾汽車行業的高油價、原材料短缺等問題或將得到緩解。
車主們趕在油價上漲前夕排隊加油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俄烏戰爭短期內結束,那么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將逐步退出。但考慮到市場供需層面依然吃緊,預計油價短期內下探幅度不會很大。”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未來汽車日報分析稱。
油價困境短時間內得不到緩解,但汽車原材料或將迎來抄底時期。“戰爭結束之后俄烏兩國產業百廢待興,兩國的原材料企業需要大筆訂單來進行業績回血,如果國內汽車產業鏈上下游能夠抓住這次機會與之簽訂大筆訂單,無疑可以應對未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陳光祖認為。
另一邊,趁著俄烏沖突,自主品牌或將迎來最佳的出海機遇。根據AEB數據顯示,俄羅斯去年共銷售新車達167萬輛,略高于法國的166萬輛和英國的165萬輛。
隨著美國和歐盟先后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寶馬、福特、奔馳、捷豹路虎、大眾和沃爾沃等車企宣布暫停對俄羅斯市場的生產和銷售業務。歐美車企集中逃離,自主品牌有望在俄羅斯市場唱主角。
“如果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長期持續,美國和歐洲汽車制造商被禁止在俄羅斯開展業務,中國汽車制造商有可能擴大市場份額。”伯恩斯坦銀行(Bernstein)汽車行業的高級分析師尤妮斯·李(Eunice Lee)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宋坤、俞晨、周馳均為化名)
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蘇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70454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