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萬物復蘇的時節。雖然最近的疫情狀況似乎讓人有些措手不及,北京車展也因為疫情原因而宣布延期。對于車企來說,為了疫情防控而不得不停產停工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是,依然不能打亂新車發布與上市的節奏。
巧合的是,從3月28日到31日,各家車企在這幾天內扎堆發布新車。福特、智己、吉利、路特斯、大眾、寶馬等品牌的全新車型紛紛亮相,在這個不平凡的春天綻放一抹光彩,也讓汽車消費者感受到一番多姿多彩的市場景色。
如果說要從這些品牌發布的新車型選擇一款最為重磅也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車型,恐怕誰都給不出一個堅定的答案。領睿集中了福特全球資源進行全新設計,團隊上下期盼它能帶領江鈴福特重回賽道; 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是吉利潛心研制多年,面對新能源浪潮在DHT技術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全新凌渡L則打破設計常規,以不計成本的理念凸顯上汽大眾對年輕市場的重視。
在高端車型和豪華品牌方面,全新的車型同樣引人注目。智己的第一款車型L7終于公布售價,開啟了上汽集團努力打造新能源高端品牌之路的大門;Eletre不僅是路特斯首款SUV車型,更是品牌在面向電動化轉型的新嘗試和新突破;迎來國產的第四代X5終于正式上市,也表現出寶馬希望在中國豪華車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
接連亮相發布的新車帶著各自的光環,力求在自己的領域開辟一片天地。但不可否認,這些新車的出現,都有著各自的責任和使命,并且需要面對這些聚光燈照耀之下的新挑戰。
中國市場,更加重要
2021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增長3.4%和3.8%,止住了三連跌的頹勢,終于實現了正增長。而中國汽車市場對于全球車市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市場規模的要性早已不言而喻。
深知“得中國市場才能得天下”這個道理的,一定要數大眾。全新的凌渡在車型定位上延續了上一代車型的性格——寬體車身,動感轎跑。在寬度和高度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將車身的軸距增加了75毫米,長度增加169毫米,彌補了以往在后排空間上的劣勢。因此,這款新車在名字上也將其優點直接表現了出來,起名為凌渡L。
軸距的加長不僅符合國人追求長軸距車型的風格,也讓具有coupe造型的車身側面更有修長的美感。不過凌渡L在動力上似乎少了那一點誠意,看看隔壁家全新速騰的EA211 EVO 1.5T發動機,凌渡L依然選擇1.4T+7DSG這套黃金組合,雖然動力輸出表現還是依舊靠譜,但如今的市場競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唯一能安慰人心的,恐怕就是20萬內唯一的無框門設計,讓整車在外觀上吸睛不少,也是不容忽視的進步亮點。再加上大掀背的尾部造型,以14.99萬元的基礎售價來看,應該不會缺少粉絲量。但面對如今自主品牌的乘勝追擊,即使加大空間的凌渡L恐怕也塞不下大眾目前需要從銷量低谷峰回路轉的“壓力”。
無獨有偶,同樣在長軸距上為中國市場安排的還有寶馬。在第四代車型上市四年多之后,寶馬X5終于迎來了國產,并且這次國產版本在空間上有了驚人的體驗。在軸距加長了130毫米之后超過了3米,車長超過5米,其版本名稱后綴的“L”就是最好的身份象征。
從售價來看,60.5萬——77.5萬元與進口版本相比似乎沒有想象中有那么多的差價。而這邊華晨寶馬X5帶來極致的空間體驗,另一邊第四代X5將迎來中期改款,選擇性價比高空間更大的國產版本,還是追求設計更加新潮的進口版本,成為了消費者幸福的“小煩惱”。
寶馬選擇將X5這款主流的SUV暢銷車型進行國產銷售,也是吃準了中國消費者對于SUV車型的喜愛。作為BBA在中大級SUV領域中第一款進行國產的車型,華晨寶馬X5勢必將會帶來一波新的購買熱度,隨著上汽奧迪Q6也宣布加入“群聊”,在這個市場競爭的壓力自然就來到了奔馳這邊,這步棋目前來說寶馬是相當明智了。
從去年在中國市場斬獲豪華品牌的銷售冠軍,再到BBA中第一個將品牌內合資公司的股比打破常規的平衡局面,寶馬勢必要在中國市場找到一個新的舞臺。而X5作為比之前任何國產車型都高一級別的SUV,如今的正式國產也推動豪華品牌在中國本土化的全新發展,或許也將意味著以BBA為首的豪華車市場格局將迎來新的局面。
電動化,勢不可擋
不可否認,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新車產銷量止跌反增,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中新能源車的年銷量達到了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是帶動增長的主力軍。
如今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也是中國汽車品牌沖擊高端市場的絕佳時機。作為上汽集團的全新高端化電動車品牌,智己似乎一直處于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局面,從去年初第一次與世人亮相再到接連亮相了兩款準量產車型之后,3月29日終于公布了其首款車型L7的官方售價和車型配置。
智己L7的出現,不可避免地將會和蔚來ET7形成正面競爭,雖然在車身尺寸上相比ET7小了一些,但是3100毫米的軸距依然非常出色,并且考慮到40.88萬的售價也略低于ET7,似乎在性價比上略微掌握了一點主動權。
而智己不僅需要面對蔚小理這些新勢力優等生,還要面對像極氪、嵐圖這些同為傳統車企打造的全新高端品牌,對于起步已經略晚的智己汽車以及如何保持第一大汽車集團臉面的上汽集團來說,或許都是一種挑戰。
新能源的浪潮勢不可擋,但如果不把握住機會,是一定會被市場淘汰。作為自主品牌的一哥,吉利在面對電動化的大趨勢也做足了準備,名為雷神動力的吉利全球動力科技品牌就是最好的反擊。就在3月30日,首款搭載雷神動力的SUV車型——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正式上市。星越L混動版本質上是一款HEV車型,雖然不具備上綠牌的資格,但是應用了吉利在新能源發展的最新技術。
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搭載的DHE15是一臺混動專用1.5TD發動機,其熱效率達到了驚人的43.32%,以及40%的節油率。除此之外,更核心的亮點是其搭配的DHT Pro變速器,其與兩個電機相連,內部集成了3個擋位,成為全球首個量產的3擋混動變速器。
吉利用日系車擅長的HEV技術切入到新能源市場當中,不僅僅是吉利對于電動化發展的一種新選擇,更多的是吉利在雷神動力上,有著敢于和已經多年研發混動技術的日系品牌進行正面交鋒的勇氣,也讓中國消費者逐步發現和體驗到中國汽車日漸成熟的技術實力。
在朝著電動化的方向轉型時,豪華品牌依然不會輕視。當英倫跑車品牌路特斯這顆“超新星”的Logo從泰晤士河啟航,便正式奏響了電動化E時代的先鋒樂。全新車型Eletre正式亮相,向世人宣告路特斯全面轉向電動化的大門已經正式開啟。
有意思的是,路特斯Eletre并不僅僅是一款能源轉型的電驅動SUV,更是將性能放在了首位,成為全球首款純電Hyper SUV車型。在設計上,沿襲了路特斯一貫對于空氣動力學性能的追求,孔隙式的設計靈感來源于自家純電超跑Evija。在整體視覺上呈現出一種輕盈感,更像是一臺底盤略高的跑車。
得益于吉利集團內部的優勢資源,在科技化和智能化上,Eletre都算得上優秀。配備4顆量產級可翻轉激光雷達,擁有超高清攝像頭與4D毫米波雷達的硬件組合。流媒體后視鏡可與激光雷達系統協同作業,實現賽道級智能駕駛。儀表盤采用了羽翼式設計,兩個細長液晶屏之間則是采用全新OLED技術的15.1英寸橫向觸摸屏,未使用狀態下該屏幕可自動收起。
Eletre搭載了行業頂尖的800V電氣架構,前后雙電機驅動,綜合最大輸出功率超過600馬力,WLTP工況續航里程約為600公里。得益于影響力在日漸擴大的中國車圈,路特斯Eletre也將于今年下半年在武漢智能工廠生產并供應全球市場。
在全球汽車市場范圍,中國車企明顯已經走在了電動化的前列,不僅體現在已經可以用中國的市場和力量推動一個像路特斯這樣,有著70多年歷史的經典跑車品牌走向復興,更是體現在像吉利和比亞迪這樣的自主品牌已經有實力世界其他主流車企進行技術合作。
因此,要在重要性日漸凸顯的中國市場在電動化賽道上如何找準方向,成了很多合資品牌需要考慮的問題。在這周的新車列表里,一邊是華晨寶馬i3用34.99萬元的價格進入賽場,似乎看不到是專為國人開發的心意;另一邊是廣汽本田發布了全新電動化戰略品牌 e:NP,首款車型 e:NP1 也有了官方中文名,極湃1。
像寶馬這樣的豪華品牌依然保持尊貴的顏面,而像廣本則用一款電動SUV為全新電動品牌站臺,兩邊都是極具影響力的合資品牌,讓本周的新車總結變得十分有趣。而隨著自主品牌DHT產品的愈發成熟,又該面臨怎樣的市場布局,成為各家企業值得深思的問題。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71742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