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總是充滿各種各樣的惡意。”
文章開篇,之所以稍顯突兀地拋出這樣一段感觸,最大的起因還是由于大約兩天以前,蔚來突然遭到海外做空機構“灰熊”的攻擊,直指其存在多維度的漏洞,隨后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股價小幅度下跌。
即便這家新勢力造車,迅速發表聲明稱:“該報告內容充滿了大量不實信息以及對蔚來披露信息的誤讀。蔚來一直嚴格遵守上市公司相關準則,目前已針對該報告啟動相關程序,請關注后續公告。”
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引來,部分偏見已經根深蒂固旁觀者的冷嘲熱諷。
在他們長久以來的認知中,蔚來就是一家入局目的不純的車企。無論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來之不易的成績,都幾乎不會得到任何的夸贊與褒獎。相反,但凡出現任何的瑕疵,就會被無限放大。
所以當做空來臨,管它真假與否,剩下的只有落井下石。
而我之所以沒有對這件事立即發聲,更多還是想站在一個理性旁觀者的角度,看看后續的發展究竟如何,是徹底的一邊倒篤定地認為其營收造假,還是終究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好在,隨著越來越多客觀分析的出現,可謂徹底扭轉了風評。灰熊的那份看似嚴謹的報告,只能用“漏洞百出”所形容,甚至根本沒有理解BaaS所對應的商業模式,所截取的數據也是錯誤的。
至于具體的論證過程,因為已經有太多有理有據、邏輯縝密的好文章出現,所以不再展開贅述。接下來,更想分享一個有趣的細節。
當灰熊正式對外公布上述報告后,其首席執行官Siegfried Eggert曾位于推特親自與投資者和電動車愛好者所交流。
在被問及,“蔚來現在路上跑的車到底有多少輛啊?”他的回答卻是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10萬輛。”真實答案卻為足足兩倍之多,因為截至北京時間6月30日,這家新勢力造車已累計交付新車217,897輛。
由此不禁好奇,作為一家海外知名做空機構的掌門人,就連自家攻擊目標最最基本的銷量情況都不了解,實在有失專業度,更不要說報告中剩余那些子虛烏有的指控。
相比之下,令人感到愈發欣慰的是,雖然截至發稿,蔚來官方還未披露進一步的細節作為回擊,但已提前獲得諸多投行的信任背書。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Tim Hsiao的團隊認為,蔚來6月的銷量應該會上漲,加上下半年良好的銷售趨勢,能夠重振投資者信心,引發股價反彈,維持對蔚來股票31美元的目標價。
摩根大通分析師Nick Lai的團隊認為,雖然做空報告發布后帶來了蔚來股價的下跌,不過依然看好蔚來,預計蔚來的利潤率在Q2觸及約15.5%的低點后,下半年將反彈至18%-19%;Q3銷量環比將實現70%-80%的增長,并維持30美元的目標股價。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Edison Yu的團隊表示,做空不會影響蔚來正在開啟的超級產品周期,重申對蔚來股票45美元的目標價。
大和資本分析師Kelvin Lau的團隊建議,投資者在股價疲軟時增持蔚來股票,并重申對蔚來股票的“買入”評級。
事已至此,如本文標題所言,“打臉”灰熊,甚至不用蔚來出手。這場堪稱“鬧劇”般的做空表演,基本上以失敗告終。對于那些迫切想看笑話的人,好像再一次讓他們失望了。
而接下來的篇幅,更想透過現象望穿本質,去好好聊聊相比大眾、豐田或者特斯拉,為何灰熊會盯上蔚來。
在我心中,答案只有一個,便是近兩年這些成功熬過至暗時刻的中國新勢力造車,均已慢慢開始起勢,無論身處資本市場,還是終端市場,表現可以說都在日趨向好。
那么,對于部分看不慣它們所作所為,亦或是漸漸感受到威脅的原有舊勢力,勢必會有所行動,并提前給予“下馬威”。
不然,當地時間6月18日,大眾集團旗下的奧迪品牌,又怎么會在慕尼黑法院對蔚來提起訴訟,同樣莫名其妙地指控其ES6和 ES8,侵犯了S6和S8在歐洲市場的商標權。對此,雙方均拒絕置評。
殊不知,就在本周五,蔚來官宣今年將開展業務的四個歐洲國家(德國、荷蘭、瑞典、丹麥)的對應官網,已經正式上線。相信不久后,一場位于產品端,真刀真槍的較量,很快就會拉開序幕。
并且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蔚來的前車之鑒,例如小鵬、理想包括更多同賽道的競爭隊友,在由國內向海外拓展的過程中,必然也少不了遭受類似的挫折。而使自身不斷變得強大,各個維度問心無愧,就是最好的回擊。
搜羅一周車聞,回顧大小車事,車聞軼事盡在【一周車話】,下周見!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79128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