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凡R7 來源:官方
文 | 王妍
獨立之后的飛凡汽車交出首份答卷。
9月27日,飛凡汽車首款旗艦車型R7正式上市,新車定位中大型純電SUV,補貼后售價為28.99萬-35.69萬元,選擇車電分離方案的價格為20.59萬-25.69萬元。
全系共推出4款配置車型,提供單電機和雙電機四驅版,四驅版的最高峰值功率 400 kW,最高峰值扭矩 700 N·m,百公里加速最快達3.8s。新車將于10月下旬開啟交付。
作為瞄準30萬元級SUV電動市場的新玩家,飛凡R7給出的核心競爭點是座艙和輔助駕駛。
從硬件配置來看,新車采用了車載三聯屏的方案,15.05英寸的超大AMOLED超清中控屏,10.25英寸儀表屏與12.3英寸副駕屏,分別是與京東方合作的OLED和Mini LED車規級屏幕。
三聯大屏
除了大屏,飛凡R7還首發搭載了華為視覺增強AR-HUD平視系統,該系統分辨率為1920x730,視場角高達13°x5°,可更直觀的顯示車道級實景導航、實時ADAS等信息,并具備充電站、購物場所等POI信息推薦及駐車環境的巨幕影音觀看功能。
當下隨著智能駕駛前裝搭載率的持續提升,針對復雜路況的城區環境以及高速公路場景,各家都在通過增加激光雷達、4D雷達的方式來補齊全域感知能力,不斷提升輔助駕駛的安全性。
飛凡R7采用的全棧自研的高階智駕方案“RISING PILOT”搭載了含LUMINAR 1550nm激光雷達、采埃孚PREMIUM 4D成像雷達、Hella的增強版遠距離點云角雷達、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在內的駕駛輔助感知硬件。
全棧自研的高階智駕方案“RISING PILOT”
相比傳統激光雷達,4D 成像雷達,不僅可以獲得縱向的高度識別能力,由于分辨率的提升,還可以直接識別錐桶、路牌、靜止車輛等物體,在雨雪粉塵天氣下,也能彌補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在惡劣天氣中,識別能力下降的問題。
在飛凡R7發布會上,自研一直是一個高頻詞,飛凡汽車CEO吳冰介紹稱,飛凡在智能駕駛上選擇了全棧自研的方式,將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目前也組建了一支超過500人的團隊。
從發展節奏來看,飛凡汽車的速度的確很快。在近兩年不少自主品牌車企紛紛推出獨立運營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的背景下,2021年10月,上汽集團才宣布將乘用車分公司的R品牌獨立出來,由飛凡汽車以輕資產方式進行市場化運作。
吳冰介紹稱,核心原因在于飛凡造車并非從零開始,而是基于上汽強大的產業鏈優勢,包括造車的優勢,以及對供應商的管理。其表示,上汽技術中心的智駕團隊和上汽軟件公司零束都會參與飛凡汽車的研發,飛凡使用的也是上汽位于上海臨港的智能制造基地。同時,作為獨立運作的公司,飛凡汽車實行扁平化管理,10個部門都向其直接匯報。
在零售體系和補能體系上,飛凡也同樣是在依靠上汽的同時加速自建。
9月22日,上汽集團宣布聯合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寧德時代、上海國際汽車城共同投資成立上海捷能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40億元人民幣。
其中,上汽持股比例37.5%為大股東,中國石化持股比例25%,寧德時代為12.5%,中國石油為12.5%,上海國際汽車城和福建閩東時代投資各持股比例均為6.25%。而全系標配換電架構的飛凡R7正是其換電模式下的首款落地車型。
與此同時,飛凡還將聯手捷能智電,推進“中石化、中石油”全國超過5萬站點向兼具充/換電功能的綜合能源服務站轉型。據規劃,2022年內將投建近40座綜合服務能源站,預計2023年投建300家,2025年規模將近3000家。
當下新能源汽車通過換電模式,采用租用電池的方式,無疑能夠降低車輛初始購置成本。不過從選擇車電分離模式的用車成本來看,飛凡給出的方案是:90kW·h電池和77kW·h電池分別立減10萬元和8.4萬元,每月租金分別為1560元和1260元。
相比之下,作為最早推出該模式的品牌,蔚來根據電池包的大小,標準續航75度電池包和長續航100度電池包的每月花費是980元和1680元。
對于飛凡汽車來說,當前最大的困境還是在于如何在中高端市場上建立品牌認可度。在此之前,R品牌旗下已有的ER7和MARVEL R兩款產品銷量并不高,如今R7無疑是獨立之后的翻身之作。
吳冰也笑稱,在談及更遠大的規劃之前,“10月底飛凡R7要交付給用戶,第一步考慮的是如何把車高質量運出上海。”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王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86031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