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天眼查顯示,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增一條40.4億元的股權凍結信息,股權被執行企業為威馬汽車制造溫州有限公司,由上海金融法院執行,凍結期限自2023年3月14日至2026年3月13日。
曾經在3月7日,威馬汽車在其官方社交平臺發文宣布,將全力開展復工復產。全國將有超過100家經銷商門店陸續回復常態化服務,為用戶解決各類購車、用車問題。
本以為威馬已經“起死回生”,如今這則信息,再次將威馬推到了風口浪尖,威馬再次變得“岌岌可危”。
要知道,威馬曾經是新勢力四小龍之一,2018年是威馬最好的光景,是第二家實現交付的造車新勢力。2019年,威馬以1.6萬輛年銷量在蔚來之后排名第二。但到了2021年,威馬的銷量不足“蔚小理”的一半。2022年威馬的銷量更是斷崖式下滑,與其他新勢力的差距越拉越大。
也是從2022年開始,威馬汽車負面消息從未間斷,從CEO沈暉的12億年薪傳聞,到公司大裁員、聯合創始人出走,門店大片倒閉、APP 暫停服務、溫州工廠停工,再到被訴賠償吉利700萬,被凍結超1.3億財產。威馬的負面消息不斷給市場帶來沖擊,上海市青浦區消保委更是發布消費警示:“威馬汽車經營異常,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早在2021年年初,為了順利上市,威馬CEO沈暉和Apollo出行簽訂了一紙協議,一旦威馬上市失手,就借殼Apollo出行沖擊IPO。不過,從目前的局面來看,威馬幾乎失去了一切希望。
如今又被凍結了40億股權,威馬真的“活不下去了”嗎?誰還能救威馬?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987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