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14:00,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如約召開。雷軍親自上臺講解,介紹了小米汽車電驅、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方面等核心技術。
發布會伊始,雷軍先說了一些“掏心窩”的話。此前他在微博上向比亞迪、蔚小理和華為等友商致敬,不少人質疑此舉頗為功利,質問其為啥不提一汽、上汽、奇瑞、長安、吉利……
對此雷軍回應道:“我對整個汽車行業心懷敬畏之心,決定做車之后,第一時間逐家拜訪,向行業前輩請教。我們深知汽車工業之復雜,我們深知開拓之不易,向所有中國新能源汽車先行者致敬!”
昨天,小米汽車高管內部講話曝光,稱要造一臺可以比肩保時捷和特斯拉的Dream Car,對此雷軍予以證實,并喊出了小米汽車更宏大的目標——通過15-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5的車廠,為中國汽車工業全面崛起而奮斗。
圍繞著智能電動汽車最核心的五大領域,雷軍逐一進行介紹。
電驅——
小米發布了三款電機。其中小米超級電機V6和V6S已經實現量產,將在首車上搭載。
雷軍介紹,目前行業內都在卷轉速,保時捷Taycan turbo卷到16000轉,特斯拉百萬車型Model S Plaid更是卷到20000轉。
而V6、V6S在去年年底就搞定了21000轉。這兩款電本來計劃是在8月發布。遺憾的是,隨著時間的推遲,全球轉速最高電機的頭銜也在上個月被友商截胡。
不過今天,雷軍還發布了V8s超級電機,其轉速達到27200轉,最大馬力578PS,峰值功率 425kw,峰值扭矩635N·m,該電機將于2025年上車。
電池——
小米和寧德時代合作推出800V電池包。雷軍表示,目前市面上很多宣稱的800V,實際只有700多甚至是500多,但小米不會這樣做,而小米的最高電壓達871V,級別可以達到900V的水準。
小米還自研了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即把電池包做到車身的一部分,然后用它來替代整個車身的地板。其電池包厚度僅120mm,線束減少了91%。
在電池安全方面,小米采用了行業最嚴苛的電池安全標準,在55度滿電的情況下,即使水冷系統不工作,也無明火,無熱蔓延,此外,還行業首創電芯倒置技術,在極端情況下,快速向下釋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證乘員艙安全。
雷軍表示,在電池領域,小米已申請132項專利。
小米汽車正在漠河做低溫測試,目標是要成為冬季電車續航之王。
大壓鑄——
雷軍發布了小米超級大壓鑄,最大鎖模力達到9100噸,超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6000噸,比特斯拉在美國最先進的9000噸還要更強。
小米還自研了合金材料“泰坦合金”,并稱小米是國內唯一擁有量產自研合金材料的車廠。
結構上,采用72合1一體化壓鑄后地板,焊接點減少了840處,重量減輕了17%,車內噪音也降低了2分貝。
智能駕駛——
雷軍透露,小米在全棧自研智能駕駛技術上第一期總投資已達33億元,目前追加到了47億元,團隊超1000人,測試車輛超過200輛,測試里程數超過10000公里。
小米汽車采用了兩顆英偉達DRIVE Orin高算力芯片,算力達到508 TOPS。
其首創變焦BEV技術,實現感知范圍,動態調節,在需要更高精度的泊車場景,可以做到最小停車識別精度0.05米。而在城區場景,左右最遠識別范圍可達160米,像素網格大小也增加到0.2米,最寬可實現雙向10車道無保護左轉。
在障礙物識別領域首次加入了超分矢量算法,可精準識別異形障礙物,其精度小于0.1米。
在智駕領域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雷軍宣布,小米汽車的目標是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
智能座艙——
小米車內實現五屏聯動——16.1英寸、3K分辨率的中控大屏,屏占比達到97.1%。超大平板上車,使信息顯示和操作更方便;56英寸超大抬頭顯示屏,在刺眼的陽關下也能清晰顯示;翻轉式儀表屏,車輛啟動時儀表盤自動翻轉;此外,座椅后排還配備了新版小米平板。
為了保障極致的流暢體驗,小米汽車搭載了目前最先進的驍龍8295座艙芯片。
小米澎湃OS上車,其交互體驗和手機平板一致,不用學習也能輕松上手,手機應用Pin到車上,秒變車機原生應用。小米平板生態實現無縫上車,米家設備實現無感上車。
此外,小米智能座艙還兼容蘋果設備,支持CarPlay 、AirPlay,還支持iPad上車,可控制空調、音樂、座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MANU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1496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