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中國車市最熱鬧的一個月。
小米SU7上市后的爆火、智己為發布會的失誤和小米互嗆、北京車展的開幕、周鴻祎借勢博眼球……整整一個月,各種層出不窮的離譜事件,著實讓身在車市的每一個人頓感迷惑。
與此同時,在這一頓操作之下,論市場表現,的的確確有很多車企受到了影響。尤其是許多合資的傳統大廠,面對這波沖擊,不說一蹶不振,至少在銷量層面的波動還是肉眼可見的。
而接下來的市場環境一定會變得更價糟糕,在這期間,對于任何一個合資品牌來說,如何盡快找出緩解問題的方法將變得尤為重要。
近日,廣汽豐田官方公布了其4月銷量數據。數據顯示,2024年4月份,廣汽豐田共銷售新車52251輛。從這單一數據來說,就像前面提到的,一定會和往日的表現產生偏差。銷量上出現一定程度的震蕩,也總是避免不了的。
不過,經其公布的另一組數據可知,對于特定市場的拿捏和品牌形象的把持,廣汽豐田在整個合資陣營中所顯現的優勢還是較為明顯的。
整個4月,廣汽豐田電動化車型銷量25598輛,占比達到49%;三大旗艦車型、賽那、 凱美瑞銷量20152輛,占比39%;SUV家族銷量30136輛,則占比達到58%。
最近這一年,中國車市的內卷程度,其實大家也看到了。斗爭不止的價格戰下,整體車市都向著一個很吊詭的方向在發展。在各個細分市場上,經過一次次的價格廝殺,所有產品幾乎都在以一個前所未有的售價在對外出貨。
由此一來,對于品牌形象的掌握以及產品口碑的保障就成了懸在各大車企心口的一道難題。
在輿論環境總是不如人意的背景下,像廣汽豐田這樣的合資公司肯定會背負比過往沉重許多的包袱。或是礙于電動化進程的加快而無法完美適配消費者的認知,抑或在高強度內卷中產生了消極的情緒,這都會無形中成為牽絆其前行的絆腳石。
那進入2024年,廣汽豐田又是怎么做的呢?
在保留現有產品陣容的前提下,積極推動旗下產品全面邁進電動化時代是最顯著的。“智能電混雙擎”的名頭下,全系列加入“電感之余,僅第九代凱美瑞全面觸電的舉動就很觸動消費者的神經了。
雖說廣汽豐田官方并未公開凱美瑞4月的單一銷量,也許目前終端市場的反饋,會因為細分市場新產品過多而不及此前凱美瑞高漲的銷量水平,可就其主銷車型的售價已到20萬元附近徘徊,產品本身對于智能化的理解也達到了合資前列,可見整個廣汽豐田在面對大環境的快速改變還是留了后手。
當然,以第九代凱美瑞入市為節點,廣汽豐田還有一個目的就在于,在改善中國用戶對于其過于傳統的品牌認知,另一邊還得為往后的產品煥新打下基礎,并以此調動消費者對于廣汽豐田產品的積極性。
北京車展期間,我們也看到了全新升級后的賽那正式以更具優勢的售價和新增四驅車型的狀態進入市場了。而除此之外,此前一直飽受詬病的車機系統,在此也徹底完成煥新,變得很不“豐田”。
身為MPV,賽那可以不作為廣汽豐田絕對的銷量支柱,然而,從賽那緊跟凱美瑞加以本土化改造的步伐中,我們必然要很清楚一點,合資品牌中對于市場變化的反應速度并不是一致的。有人可以無動于衷,但一定有人會慢慢進入狀態。
別管在廣汽豐田內部,中方是如何說服一向喜好謹慎行事的日方,只要當下的廣汽豐田能如期適應整個中國車市蛻變的速度,一切就有了突破的口子。
事實上,在剛剛落幕的北京車展上,只要你去過豐田的展臺,就一定能看到屬于廣汽豐田旗下的另一款純電動車——鉑智3X。從這款車身上就可以很明顯感覺到,廣汽豐田對待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有了很積極的響應。
此前,和眾多中國品牌出產的純電SUV相比,太過“傳統”的bZ4X很難有什么突出的優勢,就已經讓豐田深深察覺到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還是很獨特的。
那眼下,不管這款新車何時會正式下場,單以廣汽豐田的立場去看,針對中國市場開發最具賣點的全新電動車,必然是一件不容置疑的事情。
而時至今日,我們都知道,市場的快速轉變一定會讓很多老牌企業倍感受傷。廣汽豐田也將和所有同類企業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大變局時代。銷量層面上的反復波動無一例外都在向外傾訴著自己的焦慮。
但往好的一面去想,也許只有這樣的大環境才能讓合資品牌拿出更有實力的產品來一同參與中國市場的競爭。如果可以,在經歷多年的內卷式發展,還是很期待車市再次出現百花齊放的盛景。不論合資和自主,不論傳統和新勢力,均以最佳狀態活在中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3059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