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電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未來新能源汽車有望在汽車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幾乎所有人的關注重心都被輿論帶著,落在車價都在20萬以上的細分領域。甚至,好多人都會覺得,現如今的中國車市已經成了一個背靠高溢價產品而不斷向上發展的新興市場。
但真實情況卻是,從數據上看,相比聲量在外的高價新能源汽車,主打親民和實用性的入門級產品,依舊占據了市場的最大份額。
這就意味著,不同于那些時刻想著高舉高打、向往資本市場的新勢力車企,對于大部分深知中國市場底色的主機廠而言,適時推出可以面向最廣大中國消費者的新車,遠比給用戶畫大餅、提供一些經不起推敲的高價產品更加可靠。
早在北京車展期間,起亞汽車就將全新SUV索奈帶到了中國。別看這款售價僅為8萬出頭的小型SUV,沒有極具未來感的故事做襯托,沒有絢爛的黑科技來體現所謂的“電感”,可從用戶角度去看,這樣一款價廉物美的合資SUV倒是很貼近終端消費者。
要品牌,起亞好歹出自全球排名前三的汽車集團——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談價格,疊加7,000元汽車以舊換新補貼,限時智選權益價才81,900元的索奈幾乎比市場上的同類競品都要低;論顏值,采用起亞“Bold&Wild”全新設計理念的索奈好不時髦;數配置,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百度智能互聯系統3.0等時下年輕人都在意的地方一應俱全……
中國市場有多久沒有出現這么一款有誠意的合資SUV了?
起亞這次出招,不說是否因為受到了行業轉型的影響而做出的選擇,至少在面對最廣大的中國消費者時,起亞對市場的理性判斷,還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索奈,要將智能化門檻壓低
現在的中國車市究竟需要一款怎樣的新車?很多時候,大家能給出的答案無外乎是各種自帶流量話題的新時代電動車。尤其是在華為、小米等科技公司下場造車后,這樣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那在這個時候,起亞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一款僅8萬余元的SUV,又究竟是為什么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前面我們也已經提到了,大部分中國汽車消費者,還是需要一款能居家過日子的車,而非價格高高在上的網紅車。
說白了,很多人買車的最大目的就是用低的成本解決出行問題。如果可以,在不提高成本的同時,還能擁有一些時下流行的智能化配置,無疑是更具性價比和吸引力的。
基于此種理念,身為全球車、并采用起亞最新設計手法和研發思路的索奈,一眼看過去就已經超越消費者對于該級別SUV的期待。那到了智能化設備的升級和用車體驗上的完善層面,就完完全全都是加分項了。
的確,自從各大車企開始向消費者灌輸“智能”才是汽車發展的趨勢和未來,多數消費者都將這一條件視為買車時的必然選項??捎幸稽c是需要我們看到的,但凡一款新車能具備不錯的智能化配置,尤其是高階駕駛輔助系統,清一色都要近15萬,甚至更高的售價。
“智能化如何能更親民”,有多少品牌想過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我看都不是太多。
而起亞索奈整個售價區間也就在8~10萬元,卻直接配上了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一舉動倒是肉眼可見地將較高的消費需求用最低的成本給覆蓋掉了。
不僅如此,在功能實現的范疇內,索奈所具備的這套系統涵蓋了更加豐富的智能駕駛輔助配置,能夠應對包括市區道路、高架、高速、鄉村道路在內的多種路況。
前方防止碰撞輔助(FCA)、前方碰撞警告(FCW)、車道防止偏離輔助(LKA)、車道保持輔助(LFA)、車輛偏離警告(LDW)、智能限速輔助(ISLA)、駕駛員注意力警告(DAW)、遠光燈輔助系統(HBA)等你想得到的或是想不到的智駕配置,幾乎無死角地覆蓋了我們日常出行會遇到的緊急情況。
中國城市道路的復雜性和路況的多樣性,只要開過車的人都知道,這給到駕駛員的挑戰總是很具象的。那么,上路才10萬的起亞索奈,能用一身的智能化設備規避掉道路風險,這無疑是令人大感暢快的。
當然,如果你以為索奈提供給消費者的智能化體驗僅僅限入駕駛層面,那也是片面的。起亞動用全球資源打造的新車,怎么著都會在正確的地方把誠意拉滿。
不管售價多少,中國年輕一代總會對一輛車的車機系統橫加考量,那起亞索性就將Kia Connect&百度智能互聯系統3.0統統給到了索奈。
具體來說,要是你不想用實體鑰匙,想用手機解鎖車輛,或是遠程控制、查看車里的信息,Kia Connect就可以做到;
討厭停車時繳費服務太過繁瑣、介意別人用自己車時查看車機信息、又或者嫌棄內置導航總出BUG,百度智能互聯系統3.0新增或優化的ETCS停車場自動支付服務、代客模式和全新百度地圖,也能直接給到我們最便捷和舒服的使用狀態。
到這里,不管我們如何看待合資品牌目前在中國市場的處境,在對待中國消費者時,像起亞的這樣全球性車企,其實依舊遵循著一以貫之的發展邏輯——身在中國一天,就會拿出十足誠意來應對市場上所出現的一切需求變化。而索奈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落實科技平權,起亞當仁不讓
其實,自從中國車市的發展重心慢慢從傳統細分市場向著各類電動車轉移,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車企都選擇慢慢淡出一些入門級燃油車的市場。小型SUV市場在經歷數次變革同樣陷入了新產品短缺的境地。
起亞索奈的推出的確顯得不太和這個趨勢相符,但就目前的市場大局,不說這個價位的產品還有著多么大的群眾基礎,對于“如何重新定義8萬級SUV智能新標準”這個課題,要是起亞能靜下心來給出一個很具有參考價值的全新藍本,怎么看都是中國消費者所需要的。
一輛智能化體驗不錯的新車,其研發成本總是不低的。起亞自然也知道。然而,隨著電動化轉型愈演愈烈,大量新車在脫離群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很多看似滿足消費需求的新技術,更像是給用戶先創造需求再解決需求而給出的答案。
此時,作為一家全球性車企,起亞除了跟上時代發展的節奏,理應背靠自己的全球資源落實科技平權,給更廣大的汽車用戶一個真正貼近日常使用的智能化體驗。
對于車輛智能化,大家的認知中一直就有幾個誤區。
譬如:只有L3級及以上的高階智駕才能算智能化提升中的一環;只有價格高的車所配備的智能化設備才是消費者需要的;只有中國品牌或科技公司出品的相關產品才配得上“先進智駕”的名頭……
“一份價錢一分貨”、“自動駕駛就是未來”等說辭,固然沒錯。相比對L2級駕駛輔助系統進行不斷完善和升級,發力更高階的智駕,也對行業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意義。
可事實上,評價一輛車的智能化體驗是否出色,很大程度就在于兩個字,就是“好用”。
在中國車市,極客確實很多,更有甚者,向往汽車能像生命體那樣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希望如此美好的,那回到現實,我相信,更多的消費者所需要的會是像起亞索奈這樣能將智能化裝備和日常使用場景結合得相得益彰的產品。
同級競品中沒有和起亞索奈類似的改善型L2級智能輔助系統,再加上能和中國科技公司深度定制適合消費者的交互系統,就很能說明問題。
好比,前段時間,關于AEB主動剎車控制的話題吵得很兇。就此,索奈卻能在識別車輛、行人和兩輪車的同時,實現5-60km時速下的主動剎停,尤其是在最低時速5km/h時也可以實現主動剎停,這對于有著一定安全意識的消費者來說,智駕體驗的價值就有了。
再比如,在8萬元SUV陣營里,相比同級車型大多數配備的單音區語音識別,索奈配備了同級少有的雙音區語音識別功能,副駕駛同樣可以語音操控智能車機系統。如此大大提升體驗感的操作,完全是超越消費者對于這一細分車型智能化操作的期待。
總之,本就秉承起亞“Bold&Wild”全新設計理念、配以1.5L Smartstream發動機+IVT變速箱經典動力組合的起亞索奈,在這一通操作下很明確地給出了“更智能、更好看、更好開”的自我標準,不只是出于對時下中國用戶愈漸苛刻的消費需求一種回應。從索奈身上我們完全可以看到,作為一家植根中國二十余年的老牌車企,起亞對于中國消費者給出的誠意是從未減弱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3094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