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隨著行業電動化轉型的浪潮全面在中國車市鋪開,太多人會覺得,新時代已至,恪守傳統發展觀的汽車巨頭,會真切感受到技術革命,消費變遷和轉型趨勢帶來的無盡壓力。甚至會想當然的認為,在中國新興車企的強勁攻勢下,任何動作都是徒勞的。
但事實上,大眾、豐田等行業巨擘在堅守中國的同時,加快步伐推動大象轉身。尤其是對于行業轉型最積極的大眾汽車,從全面深化轉型,向市場投放ID.純電系列,到針對現有車型進行更徹底的技術改造和價值升維,誰能說,大眾對待中國車市的變遷有所懈怠?
很快,作為今年最重磅新車之一,一汽-大眾全新一代 邁騰將于7月9日煥新上市。
一方面,這款被視為合資B轎車守擂者的新車,依舊有著大眾最純正的歐系設計,承襲了MQB Evo平臺的所有技術優勢,德味十足;另一方面,隨著一汽-大眾全盤將智艙、智駕概念融入到新車的研發中去,可見其對于中國市場的理解已經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得B級車得天下”是中國車市長久以來都在踐行的鐵律。越來越來的新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沖著這一細分市場給出重拳。但據觀察,從過去到現在,由邁騰為代表的強勢B級轎車并未示弱過。
“切勿小看邁騰”不是外界強加的建議,這款自誕生以來就對中國市場保持強烈熱情的明星車型,之所以到現在還處在巔峰,離不開大眾汽車對于中國消費者的重視。而17年來不間斷的更迭,能讓每一代邁騰常換常新,自然也能讓全新一代邁騰再次贏得市場的尊重和用戶的青睞。
聚焦中國市場,邁騰初心從未改變
國內市場的變化有多么超乎預料?在我們的記憶中,從消費趨勢到技術進步,從營銷變革到渠道改換,中國車市一直都在用波詭云譎的狀態示人。
此番背景下,任何能長久在市場上展現出決定領導力的車型,無不是靠自己對市場的絕對洞察,才獲得了大量消費者的認可。
而說起一汽-大眾的邁騰,別看它入華時間是在2007年,晚于同級別的日系等對手,但很明顯,“好飯不怕晚”的判斷卻在這款車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彼時,中國B 級轎車市場又是一個怎樣的狀態呢?
熟悉的人都知道,鑒于市場需求的局限性,該細分市場幾乎都被那幾款有著極強群眾基礎的車型所霸占了。初來乍到的一汽-大眾邁騰,必定會感受到壓力。畢竟,對于任何一款B級轎車來說,擴展用戶基盤是一件需要時間去積累的市場。
但不得不說的是,由于代號B6的邁騰并非一款突然闖入大眾譜系的新車,一切就注定了這場開局不會遵循外界的簡單猜測。
圖|2007年,一汽-大眾向中國市場推出的邁騰B6
十七年前,中國車市的確有著稚嫩的一面。對于先進技術的認知并不會像現在這樣詳盡,即便是對于合資B級轎車的理解,更多的時候,不過是取決于廠家如何宣稱罷了。
在來中國以前,作為歷經34年,6代演變的先鋒車型,邁騰已經在歐洲市場證明了自己有著極強的技術領先性和用戶認可度。倘若一汽-大眾能將原汁原味的B6車型引入國內,倒也應了邁騰之名所具有的含義:“邁”寓意自信、果決、動感;“騰”表示騰飛、超越、激情。面對中國消費者,帶著對市場的最深期待,這款歐洲熱銷的B級轎車勢必會在中國締造出自己的輝煌。
而事實上,從2007年開始,到往后的幾年里,且不說邁騰的到來是如何調動原有的市場格局,單以銷量和口碑來論,一汽-大眾迎來了成立以來發展最快的階段。邁騰入華后,也展現出了“什么才是國際范”,“什么才是給予用戶尊重的誠意之作”。
圖|2011年,邁騰在中國迎來首次換代,進入B7世代
2011年,在邁騰B7投入市場之際,短短四年,一汽-大眾的全年銷量幾乎翻了一番;用戶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受邁騰在終端市場上的口碑助推,一汽-大眾愈發有了德系車領銜中國合資車市向上發展的底氣。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顯然,在邁騰的語境里,打破市場格局的固化不再是一個問題。
而當市場被其豁開了一個口子,始終保持對中國車市高度洞察的態度,堅持將大眾最新技術帶到中B級車市場的舉動,更讓邁騰戰勝了對手,也超越了自己。
2016年,僅僅歷經兩次革新,邁騰就達成了在中國市場累計銷售100萬輛的里程碑;時隔6年后的2022年,邁騰在華銷量再次突破了200萬輛;截至今天,擁有全球用戶 3400 萬+的邁騰,已在中國收獲了來自240多萬位消費者的認可。
也許,在中國,邁騰的故事并不長。但從B6到B8的三代車型,國產17年以來終究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用戶對擁有純正德系血統的B級轎車那股熱情。年均15萬輛的銷售成績是中國車市給予邁騰的榮譽勛章,實則也是對其品質和豪華兼備的產品屬性,給予的誠摯謝意。
圖|在邁騰B8的帶領下,邁騰車系在華累計銷量已達240萬輛
眼下,新時代的腳步還在向前,產業轉型的陣痛也給邁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對此,身負轉型重壓的一汽-大眾再清楚不過。
電動化裹挾著智能化的風浪很是野蠻,野蠻到整個合資陣營都深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無論如何,從延續車型演變的厚重,到積極迎接新的消費趨勢,從堅守德系制造品質和嚴謹,到推動技術全面向行業走勢看齊,我相信,答案將由全新一代邁騰全盤托出。
正視行業轉型,邁騰煥新恰逢其時
“B 級車領導者”的頭銜從不是自詡的。所以,當時間來到車市秩序或將重建,市場格局亟待深度調整的新階段,和一些不可一世的既得利益者相比,后者對于技術演變帶來的市場重置有多輕視,一汽-大眾在的全新一代邁騰的研發上就有多重視。
2024年的B級轎車市場很是熱鬧。
太多新人帶著顛覆者的架勢,要和傳統強者一戰。更別說,隨著中國車市進入合資和自主間的攻防,眼光日漸毒辣的中國消費者對于每一款新產品的審視有多么苛刻。
身在這樣的大環境,一汽-大眾該如何推動邁騰的換代?
其實,答案很簡單。在海外,出于對市場的預判,不管大眾汽車如何規劃邁騰的未來,但對于中國市場,通過全維度的市場解讀,大眾就是要攜手一汽-大眾為中國消費者帶去全球范圍內最具價值,最有未來感的煥新之作。和同級競品相比,全新一代邁騰只可能在原有的市場地位上再行拔高。
自亮相以來,圍繞新車在設計、舒享、智能、品質上實現全面躍升的討論,總是會讓人將其和時下流行于市的國產新能源B級轎車去做對比。而在天花亂墜的功能面前,全新一代邁騰的產品優勢是否還具有統治力呢?
全新一代邁騰傳承大眾最新設計語言,融入諸如前后貫穿式燈帶、燈組等流行元素,以2871毫米軸距和4990毫米車長,提供了等同于C級車的內部空間,很明顯都是在對中國新一代消費者的呼聲施以回應。而到了對智能化的理解范疇內,所有的升級和改造也無不在向我們傳遞著這一點。
“全新一代邁騰的內飾很炫酷,和現款有著翻天覆地的區別。”早在4月的北京車展上,很多潛在用戶對于新邁騰座艙的變化,都給出了類似的評價。
的確,在過去的3代車型里,講究實用主義和人機工程的大眾設計師,總會給每一代邁騰配上一個沉穩的內飾主題。但隨著新四化的發展深切影響了中國車市,我們當然有理由相信,將中國視為第二故鄉的大眾,同樣會就著新的消費趨勢,為每款新車加入更多的未來感。
“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精心打造出宜商宜家的多樣化出行空間。”是全新一代邁騰座艙設計的主題。
全新一代邁騰的電氣架構,可以將數據交換速度提高4倍,數據傳輸最高提升200倍,由"15 英寸 2K 中控大屏 "+"11.6 英寸副駕屏 "+"10.25 英寸液晶儀表 "+"W HUD 抬頭顯示 " 組成的四屏交互系統,可以為中國用戶帶去無與倫比的視覺體驗,自然也大大提升了整車在同類產品中的智能化色彩。
除此之外,全新一代邁騰還搭載了首次與大疆車載聯合開發的IQ. Pilot智能駕駛輔助。適用于城市或高速普通場景及擁堵場景,亦完全可實現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撥桿變道,應對緊急加塞處理,車道內避讓,交通標志識別等功能。
行業發展到今天,中國車市進化到眼前,我們其實都很明白,在內卷化競爭嚴重的時代特征下,包括一汽-大眾在內的合資公司,其身上背負的壓力有多大。而旗下核心車型又帶著何其重大的使命,要去向中國消費者傳遞誠意。
圖|全新一代邁騰所搭載的與大疆車載聯合開發的IQ. Pilot智能駕駛輔助
這兩年,邁騰并不是唯一一個需要在這個非常時期中思考迭代方式的合資B級車。只是,眼看很多對手倒下,身后的新人又對這個市場虎視眈眈,邁騰這一次關乎整個車系能否維穩,亦將關乎企業未來發展走勢的換代。
好在,當實車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帶著對中國車市延續17年的觀察,基于對最新行業趨勢的完整解讀,全新一代邁騰并沒有讓人失望。
而回溯這一過程,我始終認為,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合資和自主之間從來都不是對立,“帶給用戶智能與豪華的雙重體驗”理應是所有企業需要踐行的目標。相信,7月9日上市的全新一代邁騰,將展現出一汽-大眾一如既往為時代造好車的初心:不受歷史束縛,著眼于未來;尊重市場變化,卻自成一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36192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