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機構預計,2024年5月,全球輕型汽車銷量為720萬輛,同比僅增長1%,但年初至今的累計銷量增長3.4%。當月,全球輕型汽車市場年銷售速率達到8,800萬輛,較4月略有改善。
全球車市:中美領跑,歐洲下滑2.6%
具體來看,5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37.2萬輛和24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和1.5%,產量環比下降1.4%,銷量環比增長2.5%。1至5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達1138.4萬輛和114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和8.3%,保持同比穩步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汽車出口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5月汽車出口48.1萬輛,同比增長23.9%,1至5月汽車累計出口230.8萬輛,同比增長31.3%。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汽車出口表現良好,說明中國汽車產品在海外市場有一定競爭力。
不過,陳士華也表示,當前,中國汽車行業總體運行依然面臨較大壓力,但隨著相關利好政策加快落地、持續發力,將充分釋放消費潛力,推動行業穩定發展。
與此同時,得益于福特、豐田、現代和起亞在美國市場的優秀表現,以及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強勁需求,美國5月輕型汽車銷量預計同比增長7%,達到1,446,760輛。J.D. Power數據和分析部門總裁Thomas King表示:“美國汽車行業的產量持續高于銷量,導致汽車庫存上升,并加大了未來折扣幅度加大的可能性。”
美國經季節性調整后的年化汽車銷量估計為1,608萬輛,是今年以來首次超過1,600萬輛,也是自2023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鑒于高利率影響了消費者需求,在2023年增長14.6%之后,美國汽車銷量的增速預計將在2024年和2025年放緩至2.5%。
但是,在中國和美國汽車市場的映襯下,歐洲汽車市場表現略為疲軟,5月新車注冊量同比下降2.6%至109萬輛。在歐洲五大主流車市中,意大利(-6.6%)、德國(-4.3%)和法國(-2.9%)的銷量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西班牙(+3.4%)和英國(+1.7%)的銷量實現了小幅增長。
歐洲借貸成本高企和經濟增長乏力打擊了消費者信心,拖累了汽車等大宗商品的購買。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Gillian Davis和Mike Dean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歐洲汽車市場一直供不應求,但隨著產量正常化和訂單疲軟,供不應求開始逆轉,并且逐漸成為今年歐洲汽車行業的主要風險之一。
由于選舉和全國各地的極端高溫抑制了汽車需求并推遲了購買決定,印度5月輕型汽車銷量微增0.1%,其中乘用車銷量下降1%。印度汽車經銷商協會聯合會(FADA)表示,極端高溫天氣導致顧客不愿前往展廳,進店人數下降了約18%。選舉可能會影響印度汽車銷售,而流動性問題和高庫存水平繼續影響經銷商的盈利能力。
日本汽車市場仍受到豐田汽車旗下子公司大發造假丑聞以及1月份能登半島地震等挑戰帶來的持續影響。日本5月新車銷量達到312,406輛,同比降幅為4%。自去年年底以來,由于大發因安全測試造假丑聞被被勒令暫停所有生產,日本汽車市場一直處于下滑狀態。5月初,大發獲準全面恢復生產,隨著逐漸完成積壓的訂單,日本汽車市場預計將在下半年恢復增長。
相比之下,俄羅斯汽車市場的表現十分亮眼,5月銷量同比大漲144%,正在不斷從俄烏局勢升級帶來的沖擊中恢復過來。由于俄羅斯市場對進口和高利率等挑戰的反應優于預期,歐洲企業協會(AEB)近期甚至將2024年俄羅斯汽車銷量的預期從1月份預測的130萬輛上調至145萬輛。
總的來看,業內對今年全球汽車市場仍保持謹慎的態度。在被壓抑的需求的推動下,全球汽車銷量在2023年實現強勁增長。考慮到疲弱的宏觀經濟背景,以及過去幾年起支撐作用的電動汽車銷量增速預計將放緩,因此,相關機構預計2024年全球汽車銷量的增長速度將略有放緩。
就地區而言,鑒于主要地區的經濟前景黯淡,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迷,因此該機構對各地區銷售增長持謹慎態度,其中預計美國汽車銷量增長2.0%,中國汽車銷量增長3.0%,歐洲市場增長1.5%。
新能源車市:中國大漲33%,歐洲承壓
根據CleanTechnica發布的數據,5月份,全球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注冊量同比上漲23%至1,324,141輛,市場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勢頭,市場份額也從4月份的18%上升至20%,其中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達13%。
從具體市場來看,5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4萬輛和95.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8.1%和12.4%,同比分別增長31.9%和33.3%,市場占有率達到39.5%,首次接近40%。但陳士華指出,個別月份的占比情況并不足以代表市場真正趨勢,還需要看季度、年度的情況。
1至5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7%和32.5%,市場占有率達到33.9%。國務院在《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中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落實便利新能汽車通行等支持政策,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相比之下,5月份,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情況不容樂觀,注冊量下滑10%至22.6萬輛,市場份額為21%。除英國(主要得益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同比大漲32%)外,德國、法國、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和挪威的電動汽車銷量均呈同比下降的趨勢。
當前,通脹率和利率居高不下正在沖擊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5月,德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從2023年5月的22.9%下滑至18.5%。其中,德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下降約31%,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7.3%下滑至12.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小幅增長2%,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5.6%小幅增長至5.9%。
德國汽車行業協會VDIK也表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德國純電動汽車銷量的下降趨勢愈發明顯,純電動汽車領域目前正遭遇信心危機,這主要是德國政府去年12月臨時決定取消電動汽車補貼所導致的。”
換言之,對于補貼取消之前的價格,德國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更加昂貴,這嚴重打擊了消費者的購車欲望。此外,疲軟的經濟也將持續對德國電動汽車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作為歐洲電動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挪威5月電動汽車銷量為8,437輛,同比下滑28.9%,市場份額為82.3%,低于去年同期的88.9%。其中,挪威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從80.7%下降至77.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份額從8.2%下滑至5.3%。這反映了挪威經濟疲軟和利率高企對車市的沖擊。
挪威道路交通信息委員會(OFV)在4月份的報告中表示,“經濟形勢更加緊張……挪威居民消費更加節制,并且選擇購買更小、更實惠的新車……我們可能要等到第一次降息后,挪威居民才會恢復樂觀的消費情緒。”
不難看出,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依然低迷。德國月度電動汽車滲透率已不足20%,而挪威電動汽車滲透率僅為82.3%,遠遠低于此前長期保持的超90%的紀錄,西班牙和意大利更是無法突破10%的滲透率。歐洲電動化轉型,任重而道遠。
總的來看,今年,全球電動化進程可能會放緩,但會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在4月發布的預測,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1,700萬輛,高于2023年的1,400萬輛,其中有1,000萬輛將來自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
一方面,各國電動汽車補貼取消或者逐漸退坡,充電基礎設施不足,通脹率和利率持續高企,缺乏平價電動車型等一系列負面因素正在拖累全球電動化轉型的進程。
但另一方面,全球汽車行業向電動化轉型是大勢所趨,而中國車企正在加速“出海”,并且向外輸送了許多物美價廉的電動車型,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市場持續發展。
正如國際能源署所說,全球范圍都在向清潔能源過渡,而且勢不可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3805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