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廢燃油車購買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提升至2萬元
7月2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提到,要提高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在《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基礎上,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含當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標準提高至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1.5萬元。
▍本田將削減20%在華產能,日野發動機業務也將退出中國
日經新聞7月25日報道,本田將通過關閉工廠等舉措,削減約30萬輛的產能,使其在華生產規模由149萬輛縮減至120萬輛。與此同時,日野汽車也將退出中國的發動機生產業務。此次行動,創下日本車企在華減產的最大規模。
自1990年代起,本田一直在中國加大生產投資,中國是其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此次是本田首次在中國縮小生產規模,意味著將改變一直以來的在華擴張路線。
日經新聞指出,隨著日系車在中國市場陷入低迷,本田第一步將關閉或停產在中國的7家汽油車工廠中的2家。廣東省廣州市的工廠將于10月關閉,湖北省武漢市的工廠11月起將停產。廣州市的另一家工廠也將關閉或停產。目前,調整中國業務的動向已擴大至所有日本汽車廠商。日野汽車計劃于2025年內對面向中國市場生產發動機的子公司“上海日野發動機”(位于上海市)實施業務清算。
2020年之后,本田在華銷量呈現加速下滑的局面:2021年156.15萬輛,同比下滑4%;2022年137.31萬輛,同比下滑12.1%;2023年123.42萬輛,同比下滑11%。今年1-6月,本田在華累計銷量41.59萬輛,同比下滑21.48%。
7月25日晚,廣汽本田回應稱,“公司目前擁有4條整車生產線(年產能為77萬臺)及1條在建生產線(設計年產能12萬臺),其中年產能5萬臺的第四生產線計劃于2024年10月關閉,正在建設的新能源生產線將在2024年11月投產。”
截至目前,尚未見到東風本田回應的消息。
▍小米汽車連續兩周交付量下降,高管回應:產線調優維護
快科技7月25日消息,7月第一周,小米SU7銷量為3711臺,第二周銷量為2239臺。針對此事,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在社交媒體上做出回應,表示是新一輪產線調優維護所致,原文如下:
果然今天又有人開始拿小米SU7的7月第三周的單周數據帶節奏了,昨天雷總在直播里面也隨口回了一句,我們的7月交付目標依然是持續破萬臺的。而且之前官方也公開告知過,7月我們會進行新一輪產線調優維護,為進一步提升產能做準備。同時其還表示:產線調優維護不會影響7月交付量持續破萬的目標,剛剛我看了下后臺的即時交付數據,本月還有7天時間,交付持續破萬沒有什么挑戰性。
▌國內
▍深藍S07正式上市,售13.99萬元起
7月25日,深藍汽車官方宣布深藍S07迎來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10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4.99-21.29萬元,限時優惠1萬元。作為深藍汽車的新一代全球戰略車型,深藍S07首搭華為乾崑智駕,并提供純電及增程兩種供選擇。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50/1930/1625mm,軸距為2900mm。新車擁有流暢動感的身姿,風阻系數僅為0.258。動力方面,新車提供純電及增程兩種動力供選擇。增程車型搭載一臺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并配備神行3C超充電池,純電續航提供215km和285km兩種供選擇,最大綜合續航超1200km,15分鐘內可將車輛電量從30%充至80%。
▍比亞迪宋L DM-i正式上市,售13.58萬元起
7月25日,比亞迪宋L DM-i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區間13.58-17.58萬元。新車搭載了比亞迪的第五代DM技術,饋電油耗3.9L/100km。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80/1898/1670mm,軸距為2782mm。動力方面,宋L DM-i將搭載全新的第五代DM混動系統,其中1.5L發動機最大功率74千瓦,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60千瓦,搭載12.9kWh、18.316kWh與26.593kWh的磷酸鐵鋰電池組,純電續航分別為75km、112km和160km,NEDC百公里虧電油耗3.9升。此外,新車還搭載了對外放電功能,最大功率可達6千瓦。
▍至高享1.23萬元綜合優惠,理想汽車推限時優惠
IT之家7月25日消息,今日理想汽車發布了針對旗下 L 系列車型最新的購車優惠政策,綜合優惠權益至高價值 1.23 萬元。優惠期限為 7 月 24 日-7 月 31 日 24:00,在此期間訂購 L7 / L8 / L9 并提車,即可享受該購車優惠(L6 車型的優惠不受在 7 月 31 日前訂購并提車的條件限制)。具體來看,綜合優惠由限時購車禮遇、購車權益和金融購車方案組成:限時購車禮遇至高 2399 元,1 萬元的購車權益包括價值 5000 元的選裝基金和 5000 元的7千瓦交流充電樁(L7 / L8 / L9 三款車型);針對 L6,1 萬元的購車權益包括 5000 元定金抵扣 10000 元車款和價值 5000 元的選裝基金。
▍馬斯克稱FSD年底前有望在華獲批,10月發Robotaxi,明年上半年推Model 2
7月24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中宣布,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將在12.6版本發布后,向中國、歐洲以及其他國家推出。馬斯克預計在相關版本推出后,公司將向監管部門提交審批申請,并有望在年底前獲得批準。
馬斯克稱,公司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一款價格更為親民的車型。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他未透露有關未來汽車的任何具體信息,以避免對當前銷量產生潛在影響。此外,馬斯克還透露,特斯拉的Robotaxi計劃將于10月10日對外發布。他解釋稱,發布時間的推遲是由于他對車輛設計進行了一些調整。
▍杭州市公開征求意見,取消區域指標申請限制
7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發布一則消息,關于公開征求《優化杭州市小客車調控政策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24年7月24日至2024年8月2日。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取消區域指標申請限制;取消車輛更新資格限制;增設“直系血親”類其他指標;放寬“久搖不中”類指標申請條件;取消指標竟價保留價。
其中,參加本市小客車增量指標搖號累計達到48次及以上,且符合本市增量指標申請資格條件的個人可以申請“久搖不中“類其他指標,同時取消本市小客車增量指標競價1萬元的保留價,其他競價規則不變。
▍乘聯會:7月1-21日乘用車市場零售46.1萬輛
7月24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了7月1-21日銷量數據,7月1-21日,乘用車市場零售93.4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較上月同期下降2%;2024年以來累計零售1077.4萬輛,同比增長3%。7月1-21日,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46.1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6%,較上月同期下降2%,今年以來累計零售457.4萬輛,同比增長32%。
▍蘿卜快跑被曝漲價,每公里單價追平網約車還打不到車
近日,百度旗下無人駕駛出租車蘿卜快跑在網絡上爆火,憑借更便宜的價格和無人駕駛這兩大噱頭,吸引了不少人乘坐體驗。而近日有媒體實地探訪后發現,蘿卜快跑當前在價格方面似乎已經沒有了優勢。據了解,媒體在2天內一共呼叫了24次蘿卜快跑,成功打到6次。這6單中,每公里實收價格最低1塊6毛錢,最高1塊9毛8。除了價格不再有優勢外,蘿卜快跑的另一個問題則是打車難。媒體兩天時間內累計等車時間超過了10個小時,還因為長時間打不到車被系統取消了5次,而且打車等待時間也嚴重不準。對此,蘿卜快跑熱線工作人員回復:以約車頁面顯示為準。
▍第二代AION V正式上市,多項參數引人矚目
7月23日,廣汽埃安第二代AION V正式上市,共推出7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2.98-18.98萬元。全新設計的第二代AION V除了造型設計新穎之外,最大特點便是整車輕量化優化。新設計新材料的運用帶來電池重量下降7%;動力總成重量下降33%,集成式溫控架構重量下降48%,新車整備質量不超過1.8噸。第二代AION V搭載了Orin-x芯片、高線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1個視覺相機,能提供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智駕輔助功能。此外,該智駕方案還引入了自適應AI學習技術,能夠實時更新和優化行駛路徑,提供更加安全和順暢的駕駛體驗。9 月 30 日前交付的第二代 AION V 車主將享受 1 年免費充電等權益。
▍阿維塔12增程版即將上市,搭載1.5T增程器/純電續航201km
快科技7月23日消息,阿維塔品牌即將推出其中大型轎車阿維塔12的增程版,預計在2024年第四季度上市。據悉,這款新車已完成工信部的申報流程,將配備與深藍G318相同的1.5T發動機作為增程器,最大功率達到115kW,純電續航里程可達201公里。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5020/1999/1460(1450)毫米,軸距為3020毫米,與純電動版車型保持一致。在動力系統方面,除了1.5T增程器,阿維塔12增程版的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231kW。
▍伯克希爾哈撒韋再度減持比亞迪,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7月22日,港交所文件顯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于7月16日減持比亞迪股份,減持139.6萬股,平均價格為246.96港元,持倉比例由5.06%降至4.94%。自2022年8月首次披露減持以來,這是港交所第16次披露伯克希爾哈撒韋對比亞迪股份的減持動作。
此前,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因為持股5%以下股東的減持不需要進行披露,一旦持股比例降至5%,(巴菲特)減持速度會加快,直至清倉。
據了解,巴菲特于2008年9月以每股8港元購買2.25億股比亞迪股份。若不考慮分紅等因素,按上述16次減持均價的平均值228.57港元/股計算,巴菲特本輪減持后,已累計減持套現約390億港元。
今年5月,巴菲特曾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說:“比亞迪的投資類似5年前在日本的投資,我們很少在美國之外做這么大的投資。但未來,我們將以美國為主要投資方向。”
▍比亞迪引入前百度智駕技術負責人周鵬,“試水”端到端
7月22日36 氪報道,前百度艙駕融合智駕技術負責人周鵬已經加入比亞迪,負責端到端大模型規控算法開發。周鵬并非隸屬于比亞迪規劃院智能駕駛研發中心,而是在獨立于規劃院的部門任職,該部門聚焦于智駕算法應用方向。報道披露了組織架構:該部門與智能駕駛研發中心為平級關系,智駕研發中心負責人為韓冰,算法應用部門的負責人則是原高合汽車智能駕駛總監許凌云。周鵬將向許凌云匯報。截至目前,比亞迪尚未對此消息作出回應。
▍問界新M7 Ultra上市50天交付破3萬,刷新交付速度新紀錄
問界汽車7月22日宣布,新M7 Ultra上市50天累計交付超3萬臺,刷新了新勢力車型交付速度新記錄。問界新M7 Ultra于5月31日上市,售價區間28.98-32.98萬元。據悉,其同級競品理想L6交付30000臺用了64天。
▍多地寶馬4S店要求用戶加價提車,寶馬客服中心回應稱已授權經銷商處理
九派新聞消息,全國多地陸續有消費者反映遭遇寶馬的“霸王條款”,之前定的寶馬汽車被4S店拒絕交付,需臨時加價才能提車。針對此情況,7月21日,寶馬總部客戶服務中心一工作人員稱,售前售后問題總部已授權經銷商處理,如果消費者對經銷商的處理不認可,總部可協助消費者反饋至店內。工作人員稱,官方會給出一個車輛指導價,但具體的售價由經銷商為準,“我這邊是第一次收到這個反饋。”其稱,“每個地方的政策不一樣,每個地方給的優惠也不一樣。”
▍華晨寶馬CEO回應BBA退出價格戰:確保合作伙伴都能賺到足夠的錢,活到未來
快科技7月20日消息,華晨寶馬CEO戴鶴軒表示,“價格是由經銷商作為獨立的經營主體去確定的,寶馬會與上下游的伙伴都保持密集的討論看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應該如何進行,以確保各方合作伙伴都能賺到足夠的錢,能夠活到未來“有的競爭對手公開講自己定價就是低于成本的我們暫且不去評判正確與否,但至少我們應當在商業模式上具備可持續性才行。”戴鶴軒認為,競爭是開展創新、同時能夠向客戶提供創新產品的推動力量,但競爭各方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公平地競爭,這樣的競爭才具有可持續性。
▍奧迪退出價格戰后兩天已漲價兩輪,經銷商:下周還漲
快科技 7 月 20 日消息,目前有奧迪門店全系車型漲價 1 萬,最高漲價 4 萬,有奧迪門店兩天漲了兩次價。北京某門店奧迪銷售透露,他們于 7 月 15 日接到廠家通知調價,奧迪已經連續兩天上調價格。目前接到的通知是,從下周開始奧迪的價格還會往上調。除了奧迪漲價外,奔馳此次也跟漲了價格。有奔馳銷售向媒體透露,目前已有門店提前收回價格優惠,因為漲價是 100% 的必然事件,他們現今接到的通知是:退出‘價格戰’,減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3927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