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臺州國際會展中心,屬于臺州人民的首個大型車展拉開帷幕。
在這場并不知名的地方性車展上,作為從臺州走出去的首家民營車企,吉利包下一個整個專館,將旗下十余個品牌悉數展出,大秀吉利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方面的重要成果。
開幕當天,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到了現場,不僅帶領十幾名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參觀臺州車展,讓同學們走出課堂,近距離感受汽車行業最領先的產品和技術,并為到場學生上了一堂“書福公開課”,還向第2萬名 銀河E5的車主交付了鑰匙。
這不禁會讓人疑問,已經盡量避免過多出現在公開場合的李書福,為何如此重視這次車展?
而當那封《臺州宣言》出現在公開課的大屏幕上時,一切的用意似乎都明了。
臺州,是吉利造車夢開始的地方,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吉利已經從曾經的地方小民企,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十多個汽車品牌、擁有更廣泛產業基盤的大型實業集團。
重回臺州,回到吉利曾經出發的地方,無論是重溫發展歷程,還是凝聚發展共識,抑或是堅定造車的初心和使命,其實對當下的吉利來說,都非常有意義。
特別是站在汽車產業巨變的十字路口,站在中國汽車擔綱產業變革核心力量的角色,吉利對戰略、對自我、對未來的思考,不僅決定未來三到五年內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更將決定這家頭部自主車企的前進方向。
毫無疑問,李書福主導、讓整個吉利管理層共創的《臺州宣言》,就成為吉利接下來的方向標,讀懂了這個方向標,也就讀懂了吉利的未來。
從《寧波宣言》,到《臺州宣言》
李書福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思路決定出路、戰略決定方向、格局決定結局。而宣言,就是關于思路和格局的思考。
其實在提到《臺州宣言》時,李書福也提到了它和17年前的《寧波宣言》意義一樣重大,李書福認為《寧波宣言》是吉利的分水嶺。
是的,從21世紀初自主品牌的萌芽,到2005-2006年間,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井噴時代,眾多選手競爭后的惡化階段——價格戰。隨著供需關系的失衡,當時的日系拉開了價格戰,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夏利、奇瑞和吉利的生存空間,要活下來,降價迫不得已。
彼時,奇瑞把QQ的最低價格拉到2.98萬,吉利則將豪情亮星最低報價拉低到僅為2.76萬元,創下了汽車售價最便宜的紀錄,在市場中著實搶了一把風頭。在那個中國人民并不富裕的年代,不到3萬元的國產車與十多萬元的豐田大眾相比,確實很有優勢。
價格戰之下,銷量上漲那是自然的。數據顯示,吉利汽車2004年全年僅賣了1.2萬輛,2005年和2006年這兩年間,隨著豪情、美日、優利歐的熱銷,吉利分別拿下了5萬輛和12.48萬輛的銷量成績。然而連續翻倍式的增長,讓吉利倍感不安。
“價格戰越打越便宜,質量越打越差,服務體驗越來越差,再這樣走下去企業就完蛋了。”李書福談及當時的情況,依舊表現得憤憤不平,“有些企業不講道德了,亂來了。不講道德、亂來是走不遠的。所以吉利不能跟著走,要有自己的價值底線。”
于是乎就在2007年5月18日那天,從歐洲歸來的吉利遠景上市,當時在寧波基地的發動機廠,面對著來自全國的100多位經銷商,李書福發表了讓很多高管感覺最帶勁的一次講話,《寧波宣言》便由此而來。
別看農村出身的李書福,在這次講話中貫穿了技術元素,品質要素和品牌意識,講到了發動機、油耗和其他技術參數,甚至還解釋了什么是扭矩和升功率,發動機的可變氣門正時概念,以及各種系統的匹配,講得清晰無比,顯示出他對汽車細節的了解,簡直如數家珍。
“你現在明白我為什么重視這款發動機了吧。”李書福說,“這是一個標志,這意味著整個產品的發展戰略、企業戰略都要改變。我們已正式宣布,吉利已經進入了戰略轉型期——從賣得便宜變成技術領先。”
在600多字的《寧波宣言》中,“值得信賴”“受社會尊重”“在全球汽車工業中取得競爭優勢”“為中國汽車工業帶來更大希望”“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
一句句非常有目標、有想法、擲地有聲的話語,在混亂和暗戰的汽車競爭中,指引著吉利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而從“低價戰略”向 “技術領先、質量可靠、服務滿意、全面領先”戰略轉型和主導思想,由此也奠定了吉利之后十年高速的發展新時代。
如何從低價戰略走出來?那就得摒棄“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聚焦高技術產品發展,之后經過幾年調整,吉利開始從多品牌“回歸一個吉利”,戰略收縮之后,更加重視產品質量和銷售服務,逐步建立起更強大品牌。
技術和品質從何而來?光靠自己摸索可能還不行,還得借助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的力量。于是乎2009年收購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公司——澳大利亞DSI自動變速器公司;2010年投資收購了瑞典豪華品牌沃爾沃汽車;2013年全資收購英國LEVC公司。
在隨后的幾年里,通過不斷學習,消化吸收,將海外公司作為學習對標的目標和對象,技術賦能,體系賦能,吉利不僅全面夯實了產品力,精進了體系化能力,也率先在自主品牌中獲得國際影響力,為其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自主品牌以及跨國汽車集團奠定了基礎。
現如今,吉利控股已經成為一家橫跨十余個品牌、擁有高中低不同風格定位和檔次的大型跨國汽車集團,且年銷量不斷朝著300萬輛的高度邁進,并躋身全球汽車集團前十強。
但目前吉利所面臨的情況,和17年前行業的情況有所類似,價格戰頻發,競爭加劇,吉利原本自主老大的地位被追趕下來,而且在行業引領性地位和優勢方面,也不及如火如荼的比亞迪來得直接和猛烈。
當然也有不一樣的趨勢,比如新能源和智能化大行其道,科技對汽車時代的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利旗下那么多業務線,不同的品牌,十余家上市車企,不同的技術路徑,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將優勢和效率最大化?
所以對于如今的吉利而言,相當于再一次站在了前進的十字路口,那么李書福究竟又會將吉利帶向何方?“我們要抓住汽車行業的變革機遇進行戰略審視、戰略掃描,達成戰略共識。”在《臺州宣言》發布時,李書福這樣表示。
李書福更關注吉利的什么?
如果說17年前的《寧波宣言》是吉利從1.0時代邁向2.0時代的轉折點,并由此奠定了吉利3.0時代的飛速發展和4.0時代的技術領先性。那么當前的《臺州宣言》,就是吉利面對新能源和智能化時代,面對極致內卷的汽車行業,給出的最優解決方案。
在這份宣言中,雖然只有“戰略聚焦、戰略整合、戰略協同、戰略穩健、戰略人才”簡單二十個字和看似并不細致的解讀,但拆解這背后的思考和答案,似乎為接下來五到十年吉利的發展,描繪了更加清晰的前進之路。
在戰略聚焦中,吉利提到要聚焦汽車主業,堅定不移推進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繼續提升內燃機汽車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李書福明確表示,之前吉利走的是戰略擴張的道路,但現在無論是經濟環境還是行業大勢,都出現不景氣的情況,因此吉利要從原來的擴張的道路轉變為更加聚焦。
同時提到了內燃機的核心競爭力和新能源商用車的場景和模式,打造吉利新的增長點,這意味著由內燃機帶來的燃油車和混動車,將在吉利的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接下來吉利的混動,領克的混動,極氪的電混產品,也都將隨著吉利內燃機戰略的推進,會出現新的產品和發展方向。
同時在之前吉利并不強勁的商用車領域,未來將成為吉利重點投資和發力的地方。實際上,這次書福公開課,就在吉利遠程商用車的展臺上進行,舞臺邊上引人注目的遠程汽車新能源智能豪華重卡星瀚 H,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宣言的第二點則提到了戰略整合,并表示吉利有些項目要關停并轉。而在整合的解讀中,吉利也明確表示,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內部資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進一步明晰各品牌定位,理順股權關系,減少利益沖突和重復投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其實這是目前吉利最棘手的地方,一方面不僅是品牌眾多,各大品牌之間也多多少少有些影響,有價格帶和消費人群的重疊。另一方面則是吉利旗下的一些項目和團隊,比如不同品牌間的車機團隊、智駕團隊,一直以來都被行業和消費者詬病。
好在最近吉利開始有意識在這方面做了調整,比如車機,吉利、領克、極星,基本上逐步全面切入到Flyme auto車機系統,最近吉利新推出的車型如銀河E5、吉利星愿等車機系統已經統一,而星瑞東方曜、領克06、銀河L6/L7等原本不是Flyme auto的老款車型,在改款的時候都切換和統一了。
而在其他戰略整合層面,在關停并轉層面,相信接下來吉利還有不少的動作,其中就包括幾何汽車的關閉,如今幾何原有的產品線已經逐步停了,并將幾何作為一個系列并入銀河新能源之中。
第三點則是戰略協同,其實這與第二點有相似和延展的地方,主要協同在“天地一體”、軟硬件布局、基礎技術與核心部件共享、模塊架構升級等科技生態領域,基本上能夠在產品上反映出來。
最明顯的就是吉利控股旗下的SEA浩瀚架構的共享,目前已經運用到了吉利銀河、領克、極氪、極越、smart、雷達、沃爾沃、極星、路特斯等多個汽車品牌之上;新能源三電的共享如金磚電池、威睿電機等,還有億咖通等生態企業硬軟件的協同和共享,目前已經實現了多款產品的上車。還比如其他研發、采購資源的協同和共享,包括和商用車領域的并舉發展,都將在協同的優勢下,將汽車產業的規模化效應發揮到極致。
第四點是戰略穩健,目前汽車行業和市場非常動蕩,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平穩發展、穩中求進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不盲目擴張、精耕細作、守好陣地都是吉利接下來要做的。同時還有企業治理和管理的效能提升,產能利用率的提高,降本增效的執行,還有通過共同富裕帶來的員工的穩定,合法合規、堅守道德底線帶來的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企業戰略穩定的關鍵。
而關于戰略人才,這次李書福講得還挺多,包括帶入學新生參觀車展、以公開課的形式進行授課,講解吉利的人才戰略,都是在為吉利人才森林蓬勃發展做澆灌。
實際上,和絕大多數車企找職業經理人的模式不一樣,吉利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和發展,核心的要素還離不開吉利人才森林培養出來的一顆顆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極氪CEO安聰慧、路特斯全球CEO馮擎峰、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LEVC全球CEO南圣良、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杰等,還有一眾在各個崗位上擔綱重任的吉利人,均成長在吉利,貢獻在吉利
包括吉利在全國各地辦大學、辦職業技術學校,在教育模式上進行探索,走開放發展、資源整合發展的道路,走網絡科技協同創新發展之路,目的就是從人才層面,推動一批又一批胸懷理想的同路人,一代又一代有共同商業追求的同路人,持續接力推進“讓世界充滿吉利,讓吉利汽車跑遍全世界”的使命。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4782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