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行業內友商頻繁發起的價格戰,2024年6月,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一次公開大會上直言不諱地表示:“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沒錢賺、沒有效益,企業不可能生存,我們應該要有大局觀和格局觀,而不是僅著眼于眼前的‘卷’”。他還指出,汽車企業打價格戰,讓利可以,讓本不可取。
然而,在同一場合,吉利、比亞迪、奇瑞等車企負責人也各自表達了不同觀點,形成了支持與反對價格戰的兩大陣營。曾慶洪的強烈表態隨后引發了廣泛輿論關注,使廣汽集團不得不進一步澄清其立場背后的初衷。
盡管公開反對價格戰,但在“不參與即被淘汰”的市場壓力下,廣汽集團也不得不為銷量低頭。就在曾慶洪發言后的次月,廣汽以實際行動加入了價格戰行列。7月,廣汽埃安推出了A級純電SUV埃安V霸王龍,起售價定為12.98萬元,直接對標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
不僅如此,廣汽埃安在接下來的11月及今年1月初,又分別發布和預售了兩款新車——純電A級轎車埃安RT和純電小型車埃安UT,指導價分別為11.98萬元和8.9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UT目前仍處于預售階段,根據市場趨勢,正式上市時的價格有望進一步下調。
此外,廣汽埃安還計劃在明年推出增程式和插混車型,進一步豐富產品線。
這一系列“低價”策略的組合拳,無疑彰顯了廣汽埃安全面參與市場競爭的決心。從實際行動來看,廣汽埃安已經準備好在價格戰中全力以赴。
半年連發三款純電新車
廣汽埃安推出的三款新車——埃安V霸王龍、埃安RT以及預售中的埃安UT,共同的特點在于它們的高性價比。
面對日益內卷化的市場競爭,廣汽埃安在下半年采取了“低價高配”的策略,這三款車型在價格上頗具競爭力,同時在配置上也是“應有盡有”,廣汽埃安的高管在發布會上頻繁提及“同級唯一”、“絕無僅有”等詞匯,彰顯其產品的獨特優勢。
圖片來源:廣汽埃安
埃安V霸王龍作為廣汽埃安的首款全球戰略車型,于2024年7月面世,售價為12.98-18.98萬元,主要針對的是主流家用SUV市場。
這款第二代埃安V在外觀、內飾及配置上均實現了全面升級。特別是在智能駕駛方面,埃安V搭載了ADiGO PILOT智能駕駛系統,包括Orin X芯片、激光雷達(僅限高配版)、5個毫米波雷達和11個高清攝像頭等硬件,支持自學習領航技術,能夠實現城市、高速的自動駕駛輔助以及一鍵遙控泊車等功能。
緊接著,第二款全球戰略車型埃安RT于11月初上市,價格為11.98-16.58萬元。其中,激光雷達版本的車型僅售15.58萬元,可以說,在這個價格區間內,幾乎找不到搭載激光雷達的競品。
與埃安V相同,埃安RT的拿手好戲依然是智駕。該車搭載了包括126線可變焦激光雷達在內的27個智駕硬件,以及英偉達Orin-X高算力芯片、第四代感知端到端深度學習大模型等,支持無高精地圖的自動駕駛輔助方案,包括高速NOA和城市領航等功能。
動力電池方面,埃安V和埃安RT均搭載了彈匣磷酸鐵鋰電池,適配400V+3C快充技術,全系標配3.3千瓦對外放電功能。兩款車型分別搭載了75度和68度的電池,均可實現650KM的續航,且快充技術讓車輛在短時間內就能快速補電。
圖片來源:廣汽埃安
除了智駕和續航,埃安V和埃安RT在智能化配置上也十分豐富。
以埃安RT為例,這款新車全系標配了8.88英寸液晶儀表和14.6英寸中控大屏,搭載了最新的ADiGO5.0智能系統,還支持AI智能語音控制及手車互聯等功能。可以說,廣汽埃安將15萬級甚至20萬級的配置都下放到了12萬級的車型中,可謂是誠意滿滿。
提及埃安RT和埃安V,就不得不回顧廣汽埃安曾經的銷量擔當——埃安Y。這款車憑借寬敞的空間、出色的續航以及親民的價格,在早期的A級純電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僅憑這些傳統優勢已難以維持領先地位,埃安Y的銷量下滑也證明了這一點。
消費者需求正在快速升級,尤其是對智能駕駛技術的渴望日益增強。麥肯錫在《2024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中指出,消費者對自動駕駛功能的興趣顯著提升。
隨著多家車企自研的高階智能駕駛技術相繼上車,并通過營銷宣傳進一步激發了消費者的熱情,智能駕駛已成為市場的新焦點。
有研究數據顯示,10-20萬元區間的車型已開始廣泛應用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截至2024年上半年,市場上搭載L2級以上智能駕駛系統的乘用車占比已達56%,領先的智能駕駛和OTA等功能已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決策的關鍵因素。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廣汽在智能駕駛領域目前處于第二梯隊的中等水平,但公司正通過整合多家供應商技術(如華為、智駕科技、Momenta等)和自主研發,努力提升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特別是在其傳統優勢的10-20萬價格區間內,廣汽埃安希望通過疊加高階智能駕駛技術,來增強產品吸引力,進而提振銷量。
在此背景下,埃安RT和埃安V這兩款主打智能駕駛的A級純電車型應運而生,彌補了埃安Y在智能駕駛方面的不足。
而最新預售的純電小型車埃安UT,雖然受限于成本未能搭載智能駕駛系統,但在智能座艙方面同樣不遺余力,配備了8英寸全液晶儀表和14.6英寸懸浮式中控屏,兼容HiCar、CarLink、CarPlay三大手機車機互聯生態,號稱是“10萬內絕無僅有”。此外,新車還標配了智能AI語音助手及多項安全功能,讓不到10萬元的消費者也能初步享受智能化帶來的便捷。
事實上,搭載智能化配置已成為廣汽埃安適應市場變化的必然選擇。智能化下沉市場是大勢所趨,消費者對于汽車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電動化,而是更看重智能化體驗。
隨著智能化相關成本的降低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車企紛紛加速智能化布局,以期搶占先機。同期發布的吉利銀河E5、小鵬MONA M03等車型同樣在純電基礎上加入了智能化配置,與廣汽埃安的這三款車型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態勢。
盡管埃安RT在性價比方面表現出色,但與同時期發布的小鵬MONA M03低配版車型相比(兩者價格均為11.98萬元),在智能駕駛硬件配置上略顯不足。例如,埃安RT搭載了4個攝像頭和3個超聲波雷達,而MONA M03則搭載了7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2個毫米波雷達,從配置上看,低配版埃安RT略遜一籌。
不過,在高配版車型上,埃安RT則展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甚至多搭載了一個激光雷達,更具誠意。
2024年下半年發布的幾款A級純電車型極大地推動了A級市場的熱度。據中汽協數據,A級新能源乘用車前11個月銷量同比增長4.6%,市場份額達到13.3%。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埃安等純電車型的推出迅速拉升了細分市場銷量,帶動了A級純電市場爆發。他預測,進入2025年,A級車市場也將成為汽車市場新的增長極,高階智駕將會成為20萬元以下車型的新競爭力。
綜上所述,從外觀內飾到智能化配置再到智能駕駛技術的搭載,廣汽埃安的這三款車型無疑都是誠意之作。特別是前兩款車型憑借其較高的性價比,在短時間內顯著提升了廣汽埃安的整體銷量,也算是推開了壓在廣汽埃安胸前的一塊大石頭。
廣汽埃安,雨過天晴?
可以說,為了推動新能源業務的發展,廣汽集團傾其最佳資源于埃安品牌之上。舉例而言,在2021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廣汽慷慨地注入了74.04億元人民幣現金,并額外通過廣汽乘用車轉讓了價值35.57億元的實物資產給埃安。此外,廣汽還將旗下廣汽研究院的600多名專業團隊及部分核心專利賦予了埃安,確保其技術實力的強勁。
埃安品牌因此得以獨立運營,并接管了原廣汽菲克的工廠,進一步壯大了其生產規模。
埃安亦不負眾望,自2017年成立以來,銷量持續攀升,至2022年已成功躋身傳統新能源車企的第一梯隊。當年,廣汽埃安全年銷量高達27.1萬輛,同比增長率高達126%;2023年更是實現了48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77.02%,在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榜上緊隨比亞迪和特斯拉之后,穩居第三。
然而,進入2023年后,盡管埃安銷量仍在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且未能達成年初設定的50萬輛銷售目標,這為2024年的挑戰埋下了伏筆。
進入2024年,廣汽埃安的情況變得不再樂觀。其上半年累計銷量僅為12.63萬輛,同比下滑39.7%。
業內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廣汽埃安早期依賴AION S、AION Y等車型在網約車市場的較高性價比優勢實現快速增長,特別是AION S在2021年B端市場銷量占比高達63.01%。但隨著新能源網約車市場趨于飽和,加之網約車形象對C端市場的負面影響,導致整體銷量下滑。
盡管廣汽埃安對埃安Y進行了煥新升級并推出新車型以圖以價換量,但效果并不顯著,與往年月均銷量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面對困境,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坦承:“今年(2024年)上半年,昊鉑、埃安都沒有上市新車,技術路線上暫未覆蓋PHEV,暫時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
然而,轉機在下半年悄然而至。隨著埃安V、埃安RT等新車型的相繼發布,廣汽埃安的銷量開始回暖。從8月起,單月銷量逐漸逼近2023年同期水平,至12月更是超越往年同期,達到4.4萬輛,同比增長0.27%。其中,埃安RT自11月上市以來,連續兩個月實現月銷過萬;埃安V在12月也突破萬輛大關,達到1.2萬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主攻高端市場的昊鉑品牌目前銷量仍顯平淡,單月銷量均在2000輛左右徘徊。接下來,埃安能否借此勢頭扶起昊鉑品牌,讓我們拭目以待。
埃安瞄準2025年
2025年,廣汽埃安將在智能駕駛、插混技術及海外市場拓展等多個維度全面發力。
在新能源動力路線方面,廣汽埃安計劃在2025年正式啟動增程與插混的多元化能源戰略。在2024廣州國際車展上,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正式公布了這一插混計劃。
事實上,憑借在相關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廣汽早在2012年便推出了首款REV、PHEV車型,而廣汽埃安將依托母集團的強大技術支持,利用專屬平臺開發全新的增程和插混車型。
據悉,繼埃安V、埃安RT和UT之后,埃安將于2025年3月推出埃安V的增程版,RT也將隨后推出增程版本。未來,埃安推出的每一款新車都將采取雙動力路線。
智能駕駛同樣是廣汽埃安2025年的戰略重點。
2024年,廣汽埃安已成功將高階智能駕駛技術引入15萬元級市場,并初見成效。接下來,公司將繼續深化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根據規劃,2025年,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合作的L4級Robotaxi將實現大規模量產,完成從L2到L4的全面布局與領先。
圖片來源:廣汽埃安
除了國內市場外,在國際化方面,廣汽埃安已確認其為新的增長極。
自去年以來,廣汽埃安的出海步伐不斷加快。2024年上半年,廣汽埃安已成功進入19個國家和地區。7月中旬,廣汽埃安泰國智能工廠也正式投產,預計年產量達5萬臺,并逐步擴能至10萬輛,實現多款車型的共線生產。
廣汽埃安表示,力爭到2025年實現海外銷量翻倍,入駐國家數量也實現翻番。
目前,廣汽正在加速建設印尼工廠,預計明年初投產。屆時,廣汽集團將以“泰國+印尼”雙工廠為核心,滿足東南亞市場需求,并輻射全球。
未來,廣汽埃安還將進入卡塔爾、墨西哥等國家,計劃在亞太、歐洲、中東、美洲等地構建全球產銷基地,進一步擴大國際戰略版圖。
作為廣汽集團“番禺行動”三年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汽埃安肩負著提升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的重任。該計劃旨在到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銷量占集團總銷量的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達到200萬輛的目標。
近期,網絡上曝光了一份《廣汽集團組織機構調整方案》,顯示廣汽集團將整合傳祺與埃安營銷領域,設立品牌營銷本部,包括傳祺營銷本部、埃安營銷本部、昊鉑營銷本部。在業內看來,此舉被視為廣汽集團提前避免內部競爭,統一營銷力量的戰略部署。
綜上所述,廣汽埃安將在純電與增程雙動力、智能座艙與高階智能駕駛雙驅動、國內與海外兩大市場并行發力的戰略下,于2025年迎來全面發力的一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5985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