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這款車我們只租賃并不出售“,之諾展廳顧問張靈禮貌而又專業地回答。從她嫻熟的語氣可以看出,這樣的問題張靈已經司空見慣。
提出這樣問題的“土豪們“甚至并不清楚這是一款什么樣的車。“是寶馬的新品牌,問了才知道是電動車“,這樣回答的概率十分之高。
這家位于北京三里屯soho的之諾展廳并不大,甚至看不到任何寶馬或者華晨的標識,但張靈遞過來名片的右下方卻印著大于其他字體的一行字用于提醒身份:華晨寶馬新品牌。
展廳外,人群熙熙攘攘,不時有人抬頭望一眼展廳的logo,然后帶著充滿好奇的眼神推門而入。經過一番詢問,大抵是失望的表情居多,因為展廳中央停放的這輛銀色電動汽車的試駕隊伍已經排到了3000多人,想要立刻試駕的想法只能打消。“之前的幾次活動和開業慶典積累了很多用戶,大多數人是第一時間通過之諾官網預約的。“說完張靈又抽出了一張新的試駕申請單。
“我是在宣布租賃價格前就來店里預約試駕了,算是最早的一撥。“6月10日,汽車發燒友王揚終于等到了試駕通知,成為了每天限定6名試駕體驗者中的幸運一位。
“每天400的價格體驗一下最先進的電動車,不算貴。“名下已經有幾輛傳統汽車的王揚,近來“發燒“的領域開始延伸到電動車。他曾先后試駕過特斯拉、比亞迪、北汽等不下十款電動車,有一種體驗全部量產電動車的“集郵“心態。“電動車的駕駛感受非常特別,而且又潮又有范兒。“一身潮流裝扮的王揚已經不僅僅滿足于通過服飾來展現潮范兒身份,電動車顯然是更加“高大上“的標簽。
王揚只是等待試駕隊伍中的一位,在這張長長的等待試駕的名單中,大多數都是個人消費者的身份,這與華晨寶馬此前的預期大不相同。“我們之前預計,應該是企業、組織等機構性的需求會更多,但是現在來看,簽訂租約的客戶大多數還是消費者個人。“張靈告訴經濟觀察報作者,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中,店里甚至出現了“爆棚“的現象,為此不得不向總部提出增加車輛的申請。
貴與不貴
7400元的月租價格來租一輛電動車,貴嗎?
這樣的租金價格還是連續租用三年的“優惠價“,如果選擇日租的話,單日的費用為400元。
“每個月花7400元來塊錢租輛電動車,行駛里程還受限,實在不劃算。這么算下來,一年的租金我都可以買輛車了。“在得到租金價格的答案后,也有顧客這樣抱怨。
那么,為什么還有人愿意排著長長的隊伍來等待這樣“貴的離譜“的電動車呢?
“之諾品牌的租賃業務為消費者提供的是一攬子服務,充電設施的安裝、售后服務等多項費用均包含在其中。而且之諾的使用成本僅僅是傳統燃油車的四分之一,算起來價格非常劃算。“華晨寶馬之諾品牌總監梁堅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也許橫向的對比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啟發。在租車市場中,月租金8000元的車包括帕薩特、本田雅閣、凱美瑞等中高級車型。這樣對比,提供了全套服務的之諾似乎并算不上貴的離譜。
作為之諾第一位長期租戶,陳宏途坦言自己“并不是一個追求潮流、愛嘗鮮的人“。從事醫藥行業的陳宏途將自己劃歸在務實的人群之中,他用更為實際的算法為他的選擇做出了解釋:之諾3年租金26.64萬元,包括上牌照、車船稅、3年商業全險及交強險、定期維修保養、緊急救援、提供代步車以及住所安裝充電樁等服務。而如果購買一輛在品牌價值、動力、配置、價格等方面與之諾1E相當的豪華車,綜合考慮購車、用車成本和車輛折舊等損失,其金額將不少于30萬元。
“現在很多想買車的人在北京沒有搖號資格,而且之諾是現在市面上唯一的一款國產豪華品牌電動車。“張靈承認,寶馬的金字招牌的確為之諾增添不少吸引力。一大批年輕、時尚且富有的寶馬品牌粉絲為之諾提供了的強大用戶基礎。
憑借寶馬的品牌和最新的電動車新技術,僅僅這兩樣標簽就足以吸引喜歡趕新潮的年輕新貴。就像王揚這樣已經有好幾輛車、不差錢且喜歡新鮮事物的年輕富豪,他們根本不會去考慮租賃價格的劃算與否。對于他們而言,僅僅用半部iPhone的價格就能開上一周限量版的“新寶馬“,簡直是酷斃了。
排隊之后
在之諾展廳試駕師李建的陪同下,王揚按照駕駛規定的路線,繞著三里屯開了一周,成功吸睛無數。“隨便一個紅綠燈路口停下來,都有人搖下車窗聊兩句:這車挺有意思啊!“試駕完成后,王揚依然意猶未盡,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的試駕初體驗。
但是這樣的興奮情緒被李建所提供的一個信息打斷——之諾的短租日期改為七天。王揚表示不能理解,“之前不是說可以租一個月,你們為什么有錢不賺?“
事實上,之諾的租賃收入并不能為華晨寶馬帶來盈利。在之諾前期龐大的投入基數之下,以及配套服務的成本,現在的租賃生意似乎是“租多賠多“。
作為一款新能源車,之諾1E從立項到產品下線,在平臺和車身開發以及電氣設備、電池管理系統等方面的先期投入資金非常之高。華晨寶馬內部人士透露,“之諾的單車成本遠遠高于同平臺的X1產品。“
而在后續使用維修以及保養環節中,華晨寶馬選擇與中進汽貿服務有限公司以及北京星德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現在的定價我們也是通過市場折算的,三年里的油錢、保險、維修保養等費用加在一起,實際成本高于所收取的資金費用。“李建道出了之諾短期租期設限的緣由,“在保證現有車輛充分利用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體驗、了解之諾,一周是最合理的時間。當然如果你還想繼續租賃,就只能換個駕照以及申請人來申請了。“
之諾作為華晨寶馬的合資自主車型,誕生之初被外界視作是“投政府所好“的政策產物,因為中國產業政策規定要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必須是國產車型。在自主品牌奇瑞、比亞迪、長安們推出的新能源車型都乏人問津的情況下,各方對于之諾的市場前景并不看好。
華晨寶馬也未曾預料之諾推向市場后會獲得這樣的熱捧。按照王揚的理解,面對3000多人的排隊,廠家提供一些車型不就完了么?但李建解釋,電動車的維修保養和普通車有很大不同,多投入試駕車就意味著在展廳介紹、試駕、維修等各個環節增加人手和資源。而華晨寶馬之諾項目團隊的人手有限。
因此,華晨寶馬在增加試駕車數量上態度謹慎。李建和他的同事們與總部溝通,再三申請增加車輛,但總部只批了兩輛。
更為關鍵的是,華晨寶馬并未做好之諾規模化的公共配套設施的準備。目前,之諾1E的續航里程為150公里,在北京只有之諾展廳和5家寶馬指定的4S店設有充電樁,完全充電一次需要7.5小時。目前投入短租使用的7款之諾車輛已經把現有的充電樁利用充分了,在增加車輛就意味著難以充電。
“我們非常歡迎長租三年的客戶,針對這樣的客戶,之諾人員會協調電力公司進行現場車位勘查,制定安裝方案,并協調物業公司進行安裝。但是短租的客戶,就只能選擇公共充電樁。“李建表示。
對于李建而言,工作之外,就他個人而言,看待汽車的心態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好多時候,我陪著客戶試駕,開著之諾在路上,我仿佛能看見未來,道路上都是各種各樣的電動汽車。我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正說著,李建的電話響了,是他負責的短期租賃客戶打過來的,“喂,……您在哪呢?找不到充電樁是么?……您稍等下,我通知我們的工作人員過去協助……“
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劉俊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3232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