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最后一天,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宣布將對2.5萬輛特斯拉Model S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 system)展開設計和性能的初步調查,一位40歲的科技公司老板開著自己的“Tessy”(車主對車的愛稱),在自動駕駛模式下丟了性命,而就在一個月前,他還稱贊過Model S先進的自動駕駛系統成功幫他阻止了一次碰撞。
回憶這場不幸的事故
不幸去世的這位車主名叫Joshua D. Brown,40歲,俄亥俄州坎頓市人,事故發生在5月7日,地點位于佛羅里達州威利斯頓,根據路透社的得到的警方報告,當時,汽車在天空強光照射下,無法區分正在他前方左轉的重型卡車的白色面車身,導致自動剎車功能沒有啟動,車子直直開向卡車底部,車頂被刮裂開來,穿過洲際公路沖破圍欄,最后撞上了電線桿,在這根電線桿以南約100英尺的地方停了下來。
這位卡車司機名叫Frank Baressi,62歲,在Okemah快遞公司(Okemah Express LLC)工作,他當時看到的情景是:“那位特斯拉Model S車主當時在屏幕上看哈利·波特,車速很快,以至于他這么快的穿過我的拖車我都沒有看到他。車撞向電線桿。”在佛羅里達Palm Harbor的家里,他對美聯社作者的回憶道。目前還不清楚特斯拉車載系統能不能在汽車行駛時播放電影,警方的初步調查報告里也沒有提到看電影的環節。
Joshua D.Brown的訃告說,他曾經是服役了11年的海豹突擊隊員,去世前是Nexu創新公司的創始人,這家公司主營無線網絡和攝像系統。五角大樓也證實Brown曾效力海豹突擊隊,2008年結束服役。
Brown非常喜歡他的2015款Model S,4月份,特斯拉的先進自動駕駛系統曾經救過他的命,避免了一起交通事故。當時,一輛大卡車突然轉向,進入他正在行駛的州際公路。他隨即在網上公布了視頻,并說“這是我擁有過的最好的車,自動駕駛程度可以讓我的雙手放下來,充分發揮他的功能。”
特斯拉在官方博客中表示,在自動駕駛模式啟用超過1.3億英里(約合2.1億公里)行駛里程中,這是首次發生人員死亡事故。用戶在啟動自動駕駛功能(注:預設為停用)前必須先閱讀使用說明,理解這是一項新技術,目前仍處于公開測試階段。特斯拉使用說明顯示,自動駕駛是一項輔助功能,駕駛者在使用時必須隨時把手放在方向盤上,控制并主導車輛動向。如果系統偵測到駕駛者沒有把手放在方向盤上,就會立即發出警報,隨后會放慢車速,直到偵測到駕駛者將手放在方向盤為止。特斯拉強調這么做是為了確保自動駕駛功能可以盡可能在安全狀況下使用。
“在天空明亮光線的照射之下,自動駕駛功能和駕駛員都未能發現卡車的白色面,因此剎車功能就沒有啟動。駕駛者需要認識到,軟件默認情況下自動駕駛是禁用的,自動駕駛功能還是一項新技術,仍處于公測階段,達到完美之后才能正式啟動使用。司機還要認識到,需要保持對車輛的控制,而且還要對行駛的車輛負責”,特斯拉如此強調。
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6月30日晚上也在tweet上表達了哀悼之情。去年10月當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功能時,馬斯克曾經告誡說,這個萬眾期待的功能處于測試階段,完全放手駕駛不推薦。眼前,馬斯克的日子不好過,他說不定會限制自動駕駛系統目前并不完美的功能,最大限度的防止人類再度做出瘋狂的事情。
感知巡航≠自動駕駛
當特斯拉、奔馳、日產、豐田、本田、福特等大車企一個一個宣布加入自動駕駛車的未來競爭中,或許我們有理由相信,自動駕駛汽車不再是飄渺的概念,在不太遙遠的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將自成一派。但在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定義中,自動駕駛分為Level 0-Level 4共5個階段:
Level 0:人工控制。完全需要人工控制車輛,包括剎車、轉向、油門等。
Level 1:特定功能的自動控制。自動控制在1項或者更多項的特定控制功能中實現,如電子穩定控制(ESC)或輔助自動剎車。
Level 2:組合功能的自動控制。至少兩項基本控制功能可以自動協同工作,比如自適應巡航控制與車道保持的結合。
Level 3:有限度的自動駕駛。在特定的交通條件下,駕駛員可以實現所有關鍵性安全功能的托管;在必要的時候,車輛可在充足預留時間的前提下將控制權交給駕駛員,如谷歌的無人車項目、國防科大在做的自動駕駛項目。
Level 4:完全的自動駕駛。車輛可在整個旅行中自動執行所有關鍵性安全駕駛功能并檢測道路狀況,駕駛員只需要輸入目的地信息或導航路徑信息。這里定義的車輛包括了載客車輛和空駛車輛。
有了自動駕駛模式后,特斯拉的車主似乎忘了自動駕駛并不等于自適應巡航控制功能。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還不是一個完全獨立驅動的系統,可以被看作處于Level 2級水平,還是有不少工作需要駕駛者親自負責,Model S長長的用戶手冊也是這樣印刷警告的。
警告說:“交通感知巡航控制(Traffic-Aware Cruise Control)系統可能不會為避讓靜止的車輛而剎車或減速,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你正在以超過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行駛,在你前面的汽車變道后,你面前突然出現一輛靜止的車輛或物體。司機要始終注意前方的道路,隨時準備好采取緊急糾正措施。完全依賴交通感知巡航控制系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傷亡事故發生。”
這里需要科普一下交通感知巡航控制系統,它是一種智能化的自動控制系統。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安裝在車輛前部的車距傳感器(雷達)持續掃描車輛前方道路,同時輪速傳感器負責采集車速信號。從而實現了“前車慢我就慢,前車快我就快”的智能跟車的效果,讓自己的車與前方車輛始終保持安全距離。
Adaptive Cruise control示意圖
目前傳感器的為毫米波雷達,雷達傳感器的安裝位置一般為前進氣格柵logo附近、前logo正后方、保險杠下方。相比紅外、激光傳感器,其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更強,具備全天候工作的特點,但是,遇到一些特殊和極端情況,毫米波雷達會受到較大影響,導致感知巡航控制可能失效,比如說:
?道路有急轉彎
?能見度差(大雨,大雪,大霧等)
?明亮的光線(迎面車燈或者陽光直射)干擾
?雷達傳感器被遮擋(太臟,被覆蓋等)
?擋風玻璃被遮住(霧,灰塵,貼紙覆蓋等)
毫米波雷達主要利用發送和接受信號的頻率差和時間差分別得到目標物體的相對速度和距離。因此,對于信號的反射強度就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行人、動物、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等產生的微弱的反射波就極其容易被其他雜波所埋沒,從而無法被有效識別。除了對于上述目標沒有反應外,對于接近的(迎面駛來)、橫向行駛、緩慢移動或者靜止的車輛,感知巡航控制系統同樣不會采取任何措施。對于一些裝有特殊物品的大貨車,識別能力更不那么靈敏。
因此,特斯拉的車主們,你們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哦。開車是一件始終要聚精會神的事,安全駕駛,控制車距和車速,永遠是現階段的要求,真把感知巡航控制當自動駕駛,就哭去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4416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