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晚間,杉杉股份連續發布多份公告,稱公司計劃在3年內投入50億實施能源管理服務產業化項目,主要內容為根據工商企業用戶的綜合用電需求,地方電費政策,以及企業基礎設施情況和生產經營安排等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財務預測分析,制定實施“儲能節電”、“光伏發電”或“光儲結合”的優化綜合解決方案。
作為光儲一體化計劃的重要一環,杉杉股份同時公告擬收購其控股股東杉杉集團及其他14名個人股東持有的寧波尤利卡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90.035%的股權,轉讓總價款為5.31億元。交易完成后,尤利卡將成為上市公司新增控股子公司。
推商業版“特斯拉”項目
儲能節電和光儲一體化正成為未來能源解決方案的一個重要方向。就在10月底,特斯拉創始人馬克斯在美國洛杉基發布了兩款太陽能產品,包括太陽能屋頂和第二代能源墻,太陽能屋頂是由特斯拉和SolarCity公司一同生產,目前特斯拉剛剛完成對該公司的收購。
相比特斯拉推出的針對電動汽車的個人用戶的清潔能源計劃,中國版的杉杉股份能源管理服務項目則針對工商業用戶,在可操性和商業轉化方面表現更強。
“中國跟美國不同,商業用電成本要遠貴于個人用點,但如果完全依賴光伏發電,其受天氣和環境等多方面制約,在發電穩定性方面有很大的問題,也很難滿足工商業對供電持續性和穩定性的要求。”杉杉股份董秘錢程告訴作者,這也是杉杉本次推出項目的重要原因,解決工商業用戶清潔和便宜用電的訴求。
據悉,杉杉希望利用中國電力銷售峰谷價差建造儲能電站,在用電低谷時段收集儲存電網電力,在峰時以低于電網售價的價格供給企業,在為企業節約用電成本的同時,獲取差價收益。同時,利用與工商企業或工業園區的合作機會,在適合的園區或大型工商企業屋頂建設太陽能電站,太陽能電力可以直接供應工商用戶、輸送電網或光能存儲,形成儲能節電、光伏發電和光儲結合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
為推進本次光儲一體化項目的順利實施,杉杉啟動收購了在光儲設備制造、研發上有較深厚的技術積累的尤利卡,這將有利于該項收購將有利于杉杉股份快速進入光儲設備制造及分布式電站領域,并完善公司新能源產業生態閉環。
對于本次收購,公司也設置了業績承諾和補償條件。對尤利卡的收購涉資5.3億元,對應標的估值5.9億元。根據測算,標的2016年凈利潤4560萬元,2017~2019年承諾業績分別為人民幣5500萬元、7500萬元及8000萬元。
杉杉方面表示,在項目實際投放時,公司會根據實際生產用電需求和客觀條件,擬定的儲能項目和光伏項目的投資強度進行調整,在保證項目盈利能力的同時,最大程度滿足客戶對低能耗成本的要求。而根據公司給出的項目預算,預計儲能項目稅前IRR約為11.43%,投資回收期約6.45年;光伏電站項目稅前IRR12.89%,投資回收期約7.86年。
在本次光儲一體化項目推進和對尤利卡的收購背后,暗含的則是公司致力打造新能源產業閉關生態圈的戰略布局。
構建新能源閉環生態圈
很早便已啟動產業轉型的杉杉,自2001年便已進入新能源行業。經過15年的發展,鋰離子電池材料板塊已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公司鋰電池業務板塊增長速度。根據2016年三季報顯示,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8.4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8億元,增幅21.56%;營業利潤4.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9億元,增幅達89.39%。
目前,杉杉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綜合材料供應商,其正極材料產銷量全球第一,負極人造石墨產銷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二,電解液國內排名前五。這為公司向下游新能源行業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公司也圍繞著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的兩個相互關聯的新型產業鏈進行業務的延伸和擴張,使公司的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力不斷加強。
而公司本次推出50億元的新能源投資計劃,則是公司對儲能電池領域的又一次擴張,目的是打造光儲結合的能源管理服務,這也代表公司看好儲能技術與光伏發電行業的結合發展。在《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中,國家提出將先進的儲能技術創新作為重點任務之一。從目前的技術應用領域看,應用的儲能技術主要以鋰離子電池、鉛蓄電池和液流電池為主,且以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占比最大,占中國市場裝機總量的三分之二。而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綜合材料供應商,擁有豐富的電芯企業合作資源,并且在電池PACK儲能系統領域也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在全國電力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公司順勢進入儲能電池領域發展也就順理成章。
錢程告訴作者,杉杉致力通過新能源閉環生態圈的打造,幫助客戶解決能源利用問題。“我們在鋰電池方面發展成熟且優勢明顯,在PACK、新能源汽車應用、儲能技術和UPS到最終的材料回收方面,已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圈,通過產業間的優勢互補和相互促進,能讓杉杉在新能源解決方案上優化成本和服務,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對于未來杉杉在新能源項目打造上的發展計劃,錢程告訴作者,目前杉杉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新能源解決方案示范項目,公司未來主要的精力將用于示范項目的打造,“但我們也不排除對行業的優勢資源進行并購整合的可能性。”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路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4760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