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 CEO約翰·克拉夫茨克(John Krafcik)在北美汽車展的Automobili-D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講,對Alphabet的技術進步和成果進行了展示。他還聲稱,谷歌無人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再次提高4倍。
Waymo前身是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去年12月成為Alphabet下屬的獨立實體。Waymo已與FCA達成戰略合作,將聯合推出100輛Pacifica無人駕駛汽車。在此前不久,本田也宣布了將與谷歌共同開發無人駕駛汽車的消息。
據介紹,車上所有的傳感器、攝像頭和地圖技術均由Waymo自主研發和制造,此舉大幅縮減了成本,例如激光雷達成本削減了90%,從2009年的7.5萬美元降至目前的7500美元。
克拉夫茨克表示獨家打造所有的傳感器套件有巨大優勢,因為這意味著它在每個領域都有相應的專家。專家能夠同AI工程上的資源緊密協作,以確保對自動駕駛汽車搜集來的數據進行充分利用。此外,由于同時具有控制軟件和硬件的能力,產品的開發周期也將縮短。
Waymo還宣稱包括視覺相機、雷達和LiDAR在內的新傳感器單獨效果亦有提升。相比其以前使用的硬件,新產品在分辨率、感知距離和精準度上表現更優。
Waymo還創建了兩個新LiDAR以開發自己的傳感器。先前的車輛使用單一的頂部中程LiDAR,探知能力有限。現在他們使用長短距結合的LiDAR組合實現全景式探測。對近距離物體的感知也更加細致。
或許更重要的是自行研發傳感器所帶來的成本優勢。在初始的研發成本之后,單位成本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迅速降低。進而Waymo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吸引汽車OEM廠商進行部署。克拉夫茨克表示,谷歌最開始研究自動駕駛汽車時,一個高端LiDAR的成本是75,000美元,現在他們通過自主研發將這一成本降低了90%。
配備了全新傳感器系統的Pacifica車型將于本月晚些時候在加州和亞利桑那進行上路測試。截止到目前為止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的總測試里程已達250萬英里,其中大部分是在城市街道完成。八個月之后,測試里程將突破300萬英里。測試里程對自動化技術至關重要,不僅在于可以在測試中訓練系統,也有助于向監管者和行業證明新技術的可靠和安全性。
談到安全性,Waymo表示根據自動駕駛模式“脫離”(Disengagement,意指車內駕駛員必須手動接管駕駛的情況)數量的記錄,去年其車輛的表現提升了四倍。2015年,加州測試中平均每千英里脫離次數為0.8次,而目前Waymo已經將這一數字降到了0.2。
Waymo的全新無人駕駛系統表明,人類離無人駕駛汽車的普及更進了一步,2017年的無人駕駛汽車大戰會更加焦灼,所有人都試圖在爭奪制高點。
來源:網易科技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48350
以上內容轉載自網易科技,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