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3日, 2017中國智能汽車大賽(CIVC)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和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行,長江汽車正在試驗開發的智能網聯巴士應邀首秀。這表明長江汽車正在將目光瞄準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未來的業務板塊也許會更加多元化。而據業界估算,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未來將是40萬億市場的“藍海”。
隨著電子信息通信技術和汽車產業加速融合,汽車產品加快向智能化網聯化方向發展,生產方式向互聯協作的智能制造體系演進,帶有鮮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網聯特征,正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最重要的創新載體,汽車智能化成必然趨勢。
對于汽車企業而言,這更是一個不能放棄的市場。上汽集團規劃,未來5年內,上汽將實現結構化和部分非結構化道路的自動駕駛功能;未來10年,實現全環境下的自動駕駛功能。長安汽車也對智能駕駛提出“654”戰略,計劃在2025年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并應用于產業化;長城汽車計劃在2020年推出能夠在高速公路上實現自動駕駛的車輛。長江汽車智能網聯巴士首秀,表明其也瞄準了自動駕駛汽車這一廣闊的市場,正在做相應的技術準備,爭取在市場上搶占先機。
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此前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到2030年,完全自動駕駛車輛市場占有率將近10%。業內預計,無人駕駛產業將迎來大發展,2035年,市場規模或達6000億元。到2050年,市場規模更將超過40萬億元。
與此同時,國家政策層面也是一路“綠燈”。2016年6月,工信部批準國內首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正式開園運營。2017年11月初,國內也已經啟動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的起草工作,并下發至相關部委征求意見。2018年6月份國家有可能發布首張自動駕駛上路測試牌照。
在無人駕駛技術取得突破之際,政策的陸續出臺有望為未來無人駕駛車輛真正上路逐漸掃清政策障礙,同時,通過政策的適當指引,也有利于無人駕駛技術更為成熟、安全和便利。多向驅動下,無人駕駛的發展頗為令人期待,國內真正實現無人駕駛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作為港股上市公司五龍電動車(00729.HK)旗下的核心整車制造工廠,長江汽車擁有目前國內建成投產的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以參與全球競爭為目標,堅持開發國際水平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平臺。長江奕勝剛剛獲得2018中國商用車年度車型評選——中型客車組“年度新能源客車”大獎。在一年前全球矚目的G20峰會上,長江汽車210輛奕勝、奕閣純電動商務車全程零故障服務,展現長江汽車風采,贏得“G20杭州峰會特級贊助商”稱號。在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博鰲亞洲論壇上,奕閣作為機場VIP接待用車為世界各國重量級嘉賓完美呈現安全舒適、綠色寧靜的乘坐體驗。
進入十二月以來,長江汽車利好頻傳,12月4日,長江汽車獲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準入,成為國內第五家獲發改委工信部“雙準入”的新能源車企,其乘用車量產及上市銷售正式提上日程。12月7日,第二屆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國際交流會于廣東佛山舉行,由長江汽車與合作方泰羅斯共同開發的兩款燃料電池公交車亮相產品推介會,并參與保障嘉賓接待任務。在使用了氫燃料電池,實現“電電增程”運營后,參展車型的最長續航里程由現在純電模式的390公里攀升至600公里,運營中加注氫燃料只需10-20分鐘。12月12日,長江汽車獲第七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科技創新獎。
一系列好消息的背后,離不開長江汽車7年磨一劍的努力, 堅持正向開發電動車的思路在新能源車企中獨樹一幟,扎實的研發也為其領先市場的技術實力打下了堅實基礎。長江汽車試水無人駕駛汽車領域,一定程度上,是其有多年積累的技術創新基因,同時,也是對未來業務領域的拓展與延伸。
世界汽車工業正在發生一場大革命,這場革命的方向就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須依靠技術創新才能由大到強,參與全球競爭與分工。長江電動汽車在設計開發時打破改造燃油汽車的思路,致力于正向開發更安全、更舒適、更方便、更經濟的最符合客戶需求的全新電動汽車,布局產業發展制高點,實現企業可持續的快速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5975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