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隨著人才戰略的實施,合眾新能源面向全球整合人才資源,引進了一大批管理技術人才。近段時間,隨著業界百名大咖的加盟,合眾新能源的核心團隊已構建完成,正在全面發力市場。
實施全球化人才戰略
2018年伊始,原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張勇履職合眾新能源,擔任公司總裁一職。在職場摸爬滾打多年的張勇深知,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走馬上任后,隨即便展開了合眾新能源業務結構和組織框架的梳理工作,確定了全球化的人才發展戰略,以夯實合眾新能源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確定全球化的人才戰略,是基于市場競爭與國際化的考量,中國已是一個國際化的汽車市場,合眾新能源不僅是一家中國企業,也是一家面向世界的企業,以后業務擴張必然要走出國門。”張勇說,吸引具有世界戰略與眼光的人才,可以借鑒成功的經驗,配置全球性的資源,推動企業的國際化,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正是緣于此,合眾新能源以構建核心團隊為旨向,根據公司業務結構和組織架構需求,向全球招攬人才。當然,招攬人才是有硬杠杠的,正如張勇所言,“我們招攬的核心團隊人員是要擁有豐富汽車行業經驗的實力干將,可以說,要打過仗、打過硬仗、打過勝仗的人。我們從全球成熟企業招徠優秀人才,可以汲取成熟品牌的經驗,包括國際化發展的實戰經驗,從而避免發展的彎路,以更好地在巨人肩上前行。”
構架國際化人才平臺
要吸“金鳳凰”,得有梧桐樹。為了實施全球化人才戰略,合眾新能源制定了全球研發戰略,搭建國際化的研發平臺,將研發平臺觸角伸向北美、歐洲等傳統汽車強國之地,讓招攬的人才有可用武之地。
根據研發戰略規劃,合眾新能源確立了“四國六地”的研發布局,亞洲有上海研發中心、嘉興研發中心(與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共建)與桐鄉智慧工廠制造基地;而北美有美國硅谷智能駕駛研發中心,已于4月中旬掛牌。在歐洲,合眾新能源正在加速籌建德國工程與技術中心、意大利都靈設計中心,以完善公司在全球的研發生態布局。
據了解,這些研發平臺需要大量技術研發人才,可以說,涵蓋了整車研發設計的全流程,包括造型設計、“三電”技術、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工藝技術、車聯網、生產制造、輕量化技術、底盤技術等方面,可以讓各類人才盡情施展才華。
百名精兵強將棲枝合眾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有了人才戰略的制度支撐,有了人才平臺的體系構建,合眾新能源自然就招攬了一大批有志向、有實力、有經驗的行業精英,比如奇瑞汽車的創始人之一孔繁龍,一汽新能源的掌舵人戴大力,歷年紅旗閱兵車外觀造型設計的主操刀人常冰等,都已加盟合眾新能源。
不僅如此,加盟的行業精英悍將還有智能網聯技術專家張祺、資深汽車營銷大咖馬民豐、自動駕駛專家孔振強、車身技術高級工程師趙坤民、動力電池專家鄧曉光……可以說,涵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產品研發、造型設計、工藝技術、營銷管理等各個關鍵環節。
據統計,年初至今,合眾新能源研發人員凈增長率高達105%,其中博士、碩士比例占22%,來自跨國公司、合資公司的人才占25%,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高達43%,基本上構建了一支國際化的技術專家團隊。
合眾團隊力量不容小覷
如今,合眾新能源的核心團隊已構架完成,全球化布局雛形已現。過去一段時間,隨著工廠的竣工,“生產資質”的核準,首款量產車的公測路試,合眾新能源正在全面發力市場,僅僅5月份,就簽署了20000臺哪吒汽車的戰略采購協議,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其展現出來的力量不容小覷。
業內人士指出,經過全球人才戰略的落地實施,合眾新能源已在渠道建設、產品研發、質量品控、市場銷售、售后服務等方面先于業內完成了人才布局,形成一個高效協作的人才團隊。面對未來的市場競爭,合眾新能源也將憑借人才優勢突出重圍。
據了解,合眾新能源旗下產品品牌哪吒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將于今年三季度上市,目前已進入上市前最終的測試階段,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合眾新能源副總裁兼營銷公司總裁黃招根表示,“站在全新起點上,我們相信,未來,合眾新能源將實現跨越式的發展,行業格局或將被重塑。”
來源:推廣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70273
以上內容轉載自推廣,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