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9 日,福布斯中國和數據分析公司易觀發布了「2018 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單」,針對不同領域的發展現狀、競爭情況和發展趨勢,選出了各領域中有創新力并且持續成長的企業。
入榜的共有 7 家汽車領域企業,還有和汽車相關的兩家 AI 服務商,他們是 百度 Apollo、斑馬智行、馭勢科技、圖森未來、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寧德時代、商湯科技、地平線。 蔚來和小鵬是這里面僅有的兩家新造車整車廠。
在汽車領域,福布斯中國認為,「行業已經迎來了數字化變革時期,對整車廠提供技術解決方案,是技術公司的新方向。」
在選入榜汽車企業時,評估角度主要包括企業的技術實力、產品創新,以及商業化能力。而在 AI 服務商領域的評估角度除了技術實力外,還有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商業化能力。
評估角度的具體定義如下:
技術實力: 主要評估研發投入、專利貯備、研發團隊背景;
資源整合能力: 主要評估對數據的整合能力、應用場景的介入能力;
商業化能力: 主要評估技術產品化能力、渠道資源及推廣能力。
下面我們把榜單中的 9 家汽車相關公司羅列出來,進行簡要介紹,或許能解答「為什么是他們入榜」這類的問題。——實際上 GeekCar 直接向易觀問了這個問題,但是他們的回復是:做這個榜單的人已經離職了。
蔚來汽車
從評選標準看,蔚來入榜不是一件讓人驚訝的事情。
在技術創新上,隨著 2017 年 12 月蔚來的 ES8 上市,他們推出了車載人工智能系統「NOMI」、 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NIO Pilot,讓 ES8 成為全球首裝 Mobileye EyeQ4 自動駕駛芯片的車型。同時,蔚來還發布了電能服務體系 NIO Power,它換電模式的技術能力在業內不乏質疑,但是整個系統至少已經包含了 300 項技術專利——其中有 RGV 專利換電平臺,三電系統自檢等首創能力。
團隊方面,蔚來的團隊成員來自瑪莎拉蒂、福特、寶馬、馬自達等傳統車企以及思科、微軟摩托羅拉等科技公司,且核心研發人員具備 20 年以上的行業經驗,并曾主導獨立研發 5 款以上量產車型。
從商業化能力來看,蔚來汽車的投資方陣容強大,不僅有劉強東、李想、李斌本人等互聯網名人,以及紅杉、高領、IDG 等投資機構的支持,而且這家公司背靠百度和騰訊,是 BAT 選出的棋手。當然,騰訊的多次領投保證了蔚來和自己的關系更親,而不是和百度。無論如何,這些背后的人物和企業,讓蔚來的渠道資源和推廣能力看起來具有極大優勢。
這個榜單如果沒有蔚來,確實有點兒說不通。
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屬于阿里系,和蔚來一樣也是背靠 BAT 的一家。
技術創新不是小鵬的優勢,他們之前還曾一度被稱為「PPT 造車」。除了外觀設計,他們可能把最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動駕駛/輔助駕駛上。目前,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是前特斯拉技術專家谷俊麗,她領導小鵬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進行人工智能創新和自動駕駛軟件的研發。
團隊方面,小鵬汽車由何小鵬、夏珩、何濤等人發起,團隊主要成員來自廣汽、福特、寶馬、特斯拉、德爾福、法雷奧等整車與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騰訊、小米、三星、華為等互聯網科技企業。
商業化進度來看,小鵬倒是不算太慢。2017 年 10 月 12 日,他們的首款量產車型小批量下線;2018 年 1 月,內部交付了 39 輛新車;3 月 7 日,他們的首座超級充電站在廣州建成。今年 4 月,小鵬的純電動 SUV G3 開始線上預定,按照計劃他們會在今年之內開始交付新車。
目前,小鵬汽車是和海馬進行代工合作,同時正在布局自建工廠。
如果說蔚來是最能融資的新造車公司,那小鵬汽車就可以排第二。他們的投資方有雷軍、俞永福、李學凌、傅盛等名人,還有阿里巴巴、神州優車等跨領域的大公司。資方的戰略投資決定了小鵬汽車不用擔心研發生產的資金問題,同時也給他們的量產新車的銷售提供了有利渠道。
百度 Apollo
百度 Apollo 計劃于 2017 年推出,是基于百度的大數據技術、深度學習算法、高精度地圖系統等打造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可以說是百度在汽車行業最重要的項目,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百度轉型的最重要項目,技術實力不用說。
商業化上,推出一年來,Apollo 平臺進行了多次的更新升級,并且有博世、金龍、比亞迪等上百家汽車產業鏈企業作為自己的生態聯盟伙伴。
百度 Apollo 平臺此前和雄安新區簽訂了戰略協議,將加入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建設。2018 年底,他們計劃實現無人巴士「阿波龍」的小規模量產。在剛剛過去的 CES Asia 上,百度 Apollo 展臺的火爆程度證明,如果在中國聊自動駕駛,Apollo 是一定不能缺席的一個重要力量。
斑馬智行
斑馬網絡公司,很多人并不陌生,它由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于 2014 年合資成立。斑馬智行則是由斑馬網絡公司推出的基于 AliOS 的互聯網汽車解決方案。
從榮威 RX5 開始,斑馬系統已經在將近 60 萬臺量產車上落地,由此產生的數據量難以估算。
目前,上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榮威、名爵、大通等都搭載了斑馬系統,落地車型包括榮威 RX3、RX5、RX8、i6、ei6、名爵 ZS、名爵 6、大通 D90 等等。另外,東風雪鐵龍、福特等品牌也將在今年推出搭載斑馬系統的「互聯網汽車」。
如果談及「互聯網汽車」這個概念,上汽阿里合資的斑馬公司,算是最早的踐行者之一。
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可以說是現在中國甚至全球最炙手可熱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供應商,他們有材料、電芯、電池及電池回收等多項產業鏈核心技術。
他們的動力鋰電池在全球市場份額領先,客戶遍布寶馬、大眾、戴姆勒、上汽、吉利、宇通等多家國內外車企。
去年,寧德時代動力鋰電池出貨量位居世界第一。
寧德時代的股票剛剛在 A 股上市,連續漲停多日。
馭勢科技
馭勢科技創立于 2016 年,創始團隊來自人工智能和汽車行業,由原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領導。
這家公司專注于無人駕駛生態,面向大出行、大物流和乘客經濟三個產業開展商業應用,目前已經在機場、新城、工廠、停車場擺渡等多種場景實現商業項目落地。
圖森未來
圖森未來也是自動駕駛公司,它專注于自動駕駛貨運卡車技術研發與應用。
目前圖森未來在北京、加州設有兩座核心算法研究院,在河北、亞利桑那州設有兩個路測基地。他們自主研發的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主導的 L4 級別(SAE 標準)自動駕駛技術,能實現貨運卡車在高速公路和港口內運輸場景下的全無人駕駛。
在合作伙伴方面,這家公司和陜汽、彼得比爾特(Peterbilt)等國內外重汽車廠分別達成了深度合作,來聯合研發自動駕駛卡車;并且還分別和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以及上海國際汽車城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來合作進行自動駕駛卡車研發、測試與商業化運營。
從技術創新來看,圖森未來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感知算法,曾在全球自動駕駛算法評測數據集 KITTI 和 Cityscapes 上刷新過 10 項世界紀錄。
商湯科技
商湯科技具有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原創技術,是中國一家受關注的人工智能平臺公司,總部位于北京。
他們現在主要為安防、智能手機、互娛廣告、汽車、金融、零售、機器人等行業,提供基于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文本識別、醫療影像識別、視頻分析、無人駕駛等技術的解決方案。
在商業化上,商湯科技已經服務了超過 400 家客戶。2018 年 4 月,他們宣布完成了 6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最近他們剛剛宣布又獲得 6.2 億美金 C+輪融資,并表示本輪融資引入了戰略投資方高通創投、保利資本和世茂集團。
地平線
地平線是提供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完整開放嵌入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創業公司。他們主要面向智能駕駛、智能城市和智能商業等應用場景,為多種終端設備裝上人工智能「大腦」,讓機器具有從感知、交互、理解到決策的智能。
目前,地平線已經推出了基于 BPU 自主研發的中國首款全球領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視覺芯片,即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Journey)系列處理器和面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Sunrise)系列處理器,并向行業客戶提供「算法+芯片+云」的完整解決方案。他們已獲得高瓴資本、祥峰基金、英特爾投資等 17 家機構的注資。
恩,以上就是這 9 家企業了。你覺得他們都足夠創新,足夠符合上榜條件嗎?當然,如果你想為有的沒露面的公司打抱不平,也可以說說。
另外我們需要表明態度的是,任何一個榜單都并非完全客觀公平的,就像以前引起軒然大波的「全球自動駕駛公司排名」,以及前一陣國內某「獨角獸榜單」,這些榜單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但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變革,也遠遠不是一個榜單就可以概括的。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70623
以上內容轉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