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和美國特斯拉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上海市市長應勇、特斯拉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出席并共同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揭牌。
與此同時,特斯拉還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特斯拉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上海市方面稱,規劃年產能50萬輛純電動整車的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落戶上海臨港地區,這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
這則7月11日刊登在上海市的官方網站上題為《特斯拉首個海外超級工廠落戶上海臨港 李強會見馬斯克》的消息基本坐實了特斯拉將在華建廠的事實。對于特斯拉或將成為《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7月28日起正式實施后的首家獨資建廠的外資車企,業內媒體一時間展開了熱切討論。
就此,記者就討論最多的兩個問題分別向相關部門進行了求證。
問題1:特斯拉在華工廠生產的汽車產品屬于進口車嗎?
不屬于。
記者致電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行政服務中心辦公室,得到的答案是:上海臨港地區并不位于自貿區范圍內。
據介紹,上海自貿區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雖然臨港曾經是上海市自貿區管委會辦公室的所在地,但如今并不屬于上海自貿區范疇內,在臨港地區的官網中,定位也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直接腹地”。
上海自貿區示意圖
退一步說,即便特斯拉的工廠位于自貿區,其產品也未必就是進口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告訴記者,如果位于自貿區的保稅港區范圍內,進入內地就得加收關稅,但如果是位于保稅港區之外,那特斯拉在華工廠生產的產品仍然算國產車。
問題2:特斯拉還需要申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審核嗎?
需要。
在《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發改委相關人士明確指出:對,特斯拉還需要申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資質。暫且不論特斯拉建廠的地點不位于自貿區之內,就算特斯拉工廠最終選址位于自貿區內,甚至是保稅港區內,“在現行的法律規定之下,只要是在中國境內,除去港、澳、臺地區,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就必須通過發改委的項目審批。”
就在十天前,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新增的產能投資項目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不得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存在同產品類別新能源汽車僵尸資質以及現有同產品類別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產量未達到建設規模的80%的省份建設,以及建設規模,純電動乘用車不低于10萬輛,純電動商用車不低于5000輛等。雖然審批權限下放到了地方,采取誰投資誰負責、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方式,但對于特斯拉來說,只有達到了《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中的硬性指標和要求,才能真正實現國產化。
那么,特斯拉國產化后前景幾何?
發改委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特斯拉在國內建廠僅確認了合作意愿,還需開展項目審批、工廠建設、生產制造和整車下線等一系列工作,距離國產化產品真正落地還有較長時間。
來源:中國汽車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72333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