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底對于中國上市車企來說是一個開“家長會”的日子,因為每年這個時候各大上市車企都會發布上半年財報,而在自己的“期中考試”成績單派發到股東手中后,車企們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根據中汽協汽車銷量整體數據顯示,2019年1-6月中國車市的總體銷量為1232.3萬輛,同比下滑12.4%。雖然從數據上看,銷量仍處下滑態勢,但下降幅度已明顯收窄。所以,中國車企的“期中考試”成績還是很令人期待。今天,車載君就來帶大家一起分享下。
比亞迪集團
8月21日,比亞迪(002594)發布2019年上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1.84億元,同比增長14.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55億元,同比增長203.61%。同時,比亞迪預計2019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5.55-17.55億元,同比增長1.83%-14.93%。
根據比亞迪方面稱,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持續熱銷,新能源汽車銷量及收入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帶動集團收入及盈利持續快速提升。與此同時,比亞迪下半年計劃推出e2、e3、全新秦等新車型。
其中,e2將于近期正式上市。此前,比亞迪宋Pro已于7月11日上市,當月(銷售期為20天)熱銷7531輛,首月訂單突破10000輛,符合市場預期。
但問題是,去年8月爆發的供應商欠款問題,其金額高達11億元,已經迫近比亞迪2019年上半年的股東凈利潤。而此項欠款問題,比亞迪尚未給出最終答復,比亞迪是否已經結清欠款,也尚不得而知。
吉利集團
8月21日,吉利汽車(00175.HK)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今年1-6月,吉利汽車實現營收475.6億元,這一數字超過了市場預期的459.2億元;實現凈利潤40.1億元,比市場預期低3000萬元。
根據吉利方面表示,利潤率的下降與價格壓力有關。此外,其在業績報告中強調,公司的財務狀況依然健康,擁有現金結余超過106億元。不過,吉利的半年財報顯示,吉利汽車上半年批發銷量651680輛,同比下降15%,零售銷量雖有3%的同比增長,遭遇的問題與比亞迪如出一轍。
同樣是去年8月,吉利汽車曾被爆出負債高達1800多億元,并在拖欠供應商款項的情況下,以15%的幅度壓低供應商的零配件供貨價。當然,根據吉利控股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兼CFO李東輝表示:吉利在1800多億負債的背后,還有2600多億的資產,所以沒超過70%的負債率,還是比較合理且可控的。
江鈴汽車
7月12日,江鈴汽車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告顯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預計凈利5886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81.55%。
根據江鈴汽車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業績變動主要影響是銷量下降及銷售結構變壞,領界上市市場費用增加及人員經濟因素影響。而從銷量來看,被寄予厚望的領界車型,在3月上市之后,其銷量一直不溫不火的保持在4500臺左右,這對于江鈴汽車來說不太樂觀。
不過好在隨著皮卡在國內的大面積解禁,江鈴汽車旗下的江西五十鈴業務線,在銷量上還有向上沖的潛力。而江鈴汽車與雷諾攜手,共同致力于電動車領域的發展,也將帶動江鈴汽車新產業的增長。
長城汽車
據長城汽車發布的公告稱,公司預計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13.8億元,凈利潤為15.7億元,同比下降57.8%;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5.3億元,同比減少58.6%。
作為上半年唯一一家獲得銷量同比增長的中國汽車品牌,長城汽車表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產品優惠額度讓利消費者,二是加大品牌推廣力度及研發投入。
而在利潤下滑的背景下,長城汽車仍表示:在研發方面的投資不會降低,在下半年,長城汽車會推出新款H6、新款H9、全新H4 Pro版本等車型。
海馬汽車
海馬汽車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本報告期虧損1.7億-2.5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8.22%-9.14%。虧幅收窄原因無它,正如報告所示,海馬今年年初通過出售旗下產業來回籠資金,這一舉動被海馬汽車總經理陳高潮自稱是“補充盈利的組合拳之一”。
實際上,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此番交易全程收益絕不止5000萬元,海馬汽車此前出售了400余套房產,預計累計實現資產處置金額約3.34 億元,后來將其所持有的海馬物業39%股權以1.1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青風置業,預計歸母凈利潤也有一半左右。雖然資金幾近騰轉,但這些單位無一不屬海馬投資集團旗下。
今年上半年,海馬汽車共售出14425輛,雖坐擁海口、鄭州兩大生產基地,企業產銷規模卻進入到一個新的低谷。海馬此前因產品更迭緩慢、技術落后而掉隊,后在第二代海馬S5上得到了一定改觀,可惜作為主力的S5半年銷量還不到2000輛,整個品牌在車市的存在感十分微弱,賣房其實也是解決現金流緊張的無奈之舉。
綜上,2019年上半年中國車企在凈利潤方面,大多遭遇了大幅度的下滑,其中產品力不強的海馬最為嚴峻。而隨著消費升級,合資品牌車型市占率仍在上升,中國汽車品牌的利潤下滑,也是在所難免。
不過,在車載君看來,新時代下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與無人駕駛技術的大量研發投入,也是中國車企在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低的一大關鍵因素。好在中國汽車品牌在此領域,走的相對靠前,接下來或許是個新的市場機遇。
在經歷車市轉型,車企向高新科技型企業過渡,車企發力品牌向上之后,中國汽車品牌能否在寒冬過后迎來爆發,依舊令國人期待!
來源:駱予_車載娛樂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97664
以上內容轉載自駱予_車載娛樂,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