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南方雨一直下,但對于沒開上電動汽車的小編來說,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可就在上周,小編拿到了綠牌車,突然天降大雨……
當了多年燃油車老司機,在電動汽車面前居然一下就變成了慫小白:下這么大的雨,如果需要充電怎么辦?充電樁會不會漏電?人靠近會不會有觸電危險……中學物理課在我腦海里多少還是留下了些東西的,更別說黑貓警長帶來的童年陰影了。
趕緊開回家,打開電視,好巧不巧,央視的《每周質量報告》就在說充電樁的安全隱患,才發現自己不是少年焦慮想多了……
70%有隱患,握著槍頭就可以觸電
節目中,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首次公布了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風險監督抽查結果,本次風險監測共抽查9家充電樁生產企業的10批次產品,其中7批次不符合國標要求,容易起火或導致使用者觸電。研究院結合傷害的嚴重程度和發生的可能性進行風險分析,將這次電動汽車充電樁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等級評定為“嚴重風險”。
這意味著,這些充電樁產品極有可能導致使用者死亡、身體殘疾等嚴重后果。
先來一波科普。直流快充樁的輸出電壓一般在500-750V,遠遠超過家庭用電的電壓(220V),而一般消費者并不具備專業的電工知識,操作高壓設備是容易觸電的。所以,充電樁做好完備的防觸電保護至關重要。但這次檢測的樣品有70%在防觸電方面不符合國標,主要問題包括沒有接地線、在絕緣故障或異常時沒有警示,當充電樁出現漏電情況,使用者根本無從知曉。
大部分的觸電案例來自使用者最直接接觸的充電槍。檢測人員介紹,由于電壓較大,即便沒有直接觸摸充電槍里面的帶電觸頭,握著槍頭也有可能觸電。為了安全,充電樁需要在槍頭內部設置電子鎖,防止通電過程中拔槍。
但令人驚訝的是,為了低價競爭,這個裝置常常被一些樁企偷偷省去,引發慘劇。檢測人員告訴記者,曾經有電動汽車車主在充電槍帶電狀態時拔槍,導致手部電灼傷。
除了電子鎖之外,樁體的密閉和防水不過關也可能引發觸電悲劇。目前市面上很多充電樁,由于外殼不密閉,雨天雨水會進入樁體形成積水,帶電部件滲入水汽跟外部機殼形成導電路徑,這種情況下,一旦接觸樁體就可能被電傷。
充電有風險,3招教您識別靠譜樁
70%的充電樁都有存在隱患,在經過一番研究,并咨詢了行業內專家之后,小編總結了快速識別和選擇靠譜充電樁的3個妙招,希望能供正準備選樁建站的運營商們:
第一招,看認證。
成熟、質量過硬的產品首先應該通過國家有關機構的權威認證,如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的認證、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實驗驗證中心的檢驗報告、國家電網公司自動化設備電磁兼容實驗室檢驗報告等。
圖為認證報告樣例
第二招,看配置。
安全的產品應該做到多重防護,切不可為了只求低價而舍掉必要的防護配置。如接地保護、漏電保護、絕緣保護、進水保護等,在廠家提供的產品參數里都應該詳細標定。
第三招,看場站實例。
安全的充電樁產品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最直接的就是看樁內會不會進水,有沒有積水。
選擇充電樁,千萬不要因為低價誘惑掉進“坑”里,不然后患無窮。安全方面的投入,省不得。
首先要看原材料。一個靠譜的充電樁大到機殼,小到螺絲都要使用質量過硬、防腐防銹的原材料,這樣的樁價格不會低,卻能讓運營商安心地長久使用。
其次要看抽濕散熱用的風扇。尤其是在臺風多發的沿海地區,還有濕氣重的湖南、四川地區,充電樁內應該配備大功率離心渦流風機,將水汽、熱氣及時吹走,保持樁體干燥涼爽。而便宜的充電樁通常只配置普通的小風扇,抽風量僅為離心風機的1/7或1/8,抽濕散熱效率低,不僅容易引發觸電危險,還嚴重影響了充電樁壽命。
開著綠牌車,小編準備去充電了,真心希望前方的道路多一些靠譜的充電樁和運營商,讓今后有電動汽車陪伴的日子能多一些安心。
來源:企業供稿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9821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