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產汽車公司社長兼CEO西川廣人在沒有繼任者的情況下,突然宣布辭職,實屬無奈。這是日產汽車公司一年之內第2次更換社長,事件再一次將日產推到風口浪尖,也再次暴露出該公司經營管理中的巨大漏洞。
日前,日本日產汽車公司社長兼CEO西川廣人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接受董事會要求,將于9月16日辭職。同時,該公司已經啟動了遴選新社長的程序。這是日產汽車公司一年之內第2次更換社長,事件再一次將日產推到風口浪尖,也再次暴露出該公司經營管理中的巨大漏洞。
據報道,調查發現西川廣人違反日產汽車公司薪酬制度,在2013年結算股票提成時多領了數千萬日元薪資,不僅給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也破壞了公司管理層薪金管理制度。該公司稱,新社長可能要到10月底選出,過渡期間該公司現任首席運營官山內康裕將暫時代理社長職務。
根據該公司薪金規則,為激勵管理層努力提升公司效益,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有一部分以股票結算方式支付,在上任之時就將公司持有股票中的一定份額計入各高管名下,并約定一定期限后的結算時間。屆時,股價高于上任時價格的溢價部分將作為業績薪酬全部支付給本人。
本來,規定結算時間一經約定不得更改,但2013年在西川股票結算日到期時,正值日產股價上漲,西川名下的股票推遲了結算時間,從而使其多領取了數千萬日元薪金。有媒體稱,西川為籌措購房資金指示財務部門推遲了結算操作,因此多領取的金額超過4700萬日元(約合44.3萬美元),但西川否認個人參與結算操作。西川在辭職記者招待會上承諾將會把多領的這部分薪金返還給公司。
在日本企業中,股價聯動薪酬制度比較普及。日產汽車公司2003年引入此制度,但由于管理、操作缺乏透明度,廣受社會詬病,該公司決定將于2020年取消這一制度。
西川曾經是日產汽車公司的反腐斗士。去年西川領導的調查小組對該公司前任董事長卡洛斯·戈恩瞞報收入、挪用資金、在公司財務報銷個人消費項目等開展秘密調查并向檢方舉報,導致戈恩被逮捕。近日,日產公司調查稱戈恩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350億日元,將向其正式索賠。也曾有媒體指出,戈恩事件的真實原因是日產汽車公司為避免被法國雷諾兼并向歐洲轉移技術和生產能力而發起的“政變”。最終,戈恩被日本警方逮捕并以瀆職罪被起訴,預計明年春天接受審判。戈恩被捕后曾有法律專家指出,西川多年來參與戈恩體制下的決策管理,對戈恩事件難辭其咎。
西川1977年入職日產汽車公司,主要負責零部件采購業務。90年代末期日產陷入經營危機,獲得法國雷諾注資救助。2000年戈恩出任社長后西川一直是戈恩的得力助手。2016年西川就任日產CEO,2017年被提升為社長。因此,戈恩瀆職案發生后就有專家指出,西川是戈恩決策的參與者,難以洗白。對此,西川也曾放風,在企業改革告一段落后自己將退出。
但是,西川未曾想到自己會在此時被董事會一致要求辭職。調查發現,除西川外,戈恩以此種方式多領薪酬1.4億日元。其他多名時任董事也以此種方式多領了薪酬。
在戈恩被捕后,西川接任日產汽車公司最高負責人,并推動了日產汽車公司裁員、增效等一系列改革。近一年來,日產汽車公司重塑經營戰略,但效果不佳,今年二季度其營業利潤同比下降98.5%,僅為16億日元,在歐洲、北美及日本市場銷售額普遍下降。西川的經營能力因此受到質疑。不久前,日產公司決定關閉世界14家生產工廠,在2022年之前生產能力和產品車型均削減10%,并裁員1.25萬人。
西川在沒有繼任者的情況下突然卸任,實屬無奈。但是,日產汽車公司的動蕩似乎遠未結束。
來源:經濟日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99261
以上內容轉載自經濟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