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至18日,“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在南京舉行。大會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計劃今后每年舉辦一屆,本屆論壇主題為“在大變局中協同打造高質量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在17日上午的高層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進行了致辭。
陳清泰表示,動力技術的變革是本輪汽車革命的爆發點,這場汽車革命正在朝著電動化、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快速前進,正在將汽車典型機械產品重塑為全新的電氣化、電子化、網聯化高科技產品。汽車屬性和定義的變化,正在構建未來汽車生態圈,對零部件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供應鏈和供應商的結構也在發生巨大變化。跨界融合是贏得這場汽車革命的關鍵,汽車業要適應重構的形勢,以平等的身份,把手伸出來。零部件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電子企業、新能源企業、電網電力企業、新材料企業等等,要把握重大的發展機遇,把腳邁進來,各自發揮優勢,實現跨界融合,共同分享這塊數萬億級大蛋糕。
以下為演講人實錄精編,未經本人審閱,有刪改。
各位嘉賓、各位企業家,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隆重開會進行研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產業化先走了10年,其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實踐證明我們所選擇的儲能電池技術路線是可行的,而且得到了全球認可。這就給中國留出非常寶貴的10年時間窗口,使我們贏得了某些換道先行的先發效應。
在這個期間,沒有外國產品和技術可以借鑒,卻激發了我們的創新動力,大量跨界企業看到了新的希望踴躍進入。主要企業包括整車、零部件企業,也包括新興零部件企業對這輪研發重視程度、投入人力、財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廣泛的跨界協同,使我們在這個短短的10年內基本建立起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
電動技術快速進步,電池技術快速進步,電機、電控水平一步步提高,輕量化取得進展,整車顏值受到好評,充電基礎設施較快跟進,智能駕駛開始裝車。這一切綜合效果就是用戶對國產電動車和品牌任何程度得到了提高。
技術的快速迭代進步,是支撐中國占全球一半電動車銷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也使我們能在國門進一步打開的時候站在一個相對主動一點的位置。電池、電機、電子、充電樁、零部件成長出一批新的零部件專業化公司。如電池、電機傳動系統、車聯網系統等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公司大跨度參與,百度開發的阿波羅智能操作系統平臺已有國內外多家企業與其對接,阿里斑馬車聯網受到市場歡迎。華為正在電動汽車的通訊、網聯系統、車載終端、智能操作系統發力,成為智能電動系統方案提供商。博世、英飛凌等國際零部件巨頭也紛紛布局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為完善中國電動汽車供應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動力技術的變革只是這輪汽車革命的爆發點,這場汽車革命正在朝著電動化、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快速前進,正在將汽車典型機械產品重塑為全新的電氣化、電子化、網聯化高科技產品。汽車屬性和定義的變化,正在構建未來汽車生態圈,對零部件不斷提出了新的要求,供應鏈和供應商的結構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從汽車產業發展歷史來看,每一次汽車技術和產品重要突破,都是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密切配合的結果。一般而言,整車企業在技術集成上是功不可沒,而很多關鍵核心技術,比如渦輪增壓、汽油噴射,氣囊安全卻都出自零部件公司,在中國,人們大都關注形象亮麗整車,而對底層零部件關注度不足,投入也不足,隨著時間的延續,使我們已經飽嘗零部件空心化的苦果,中國汽車產銷量居全球之首,但我們仍有很多弱點和痛點。
汽車強國的底層是零部件強國,當前汽車業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產業鏈、價值鏈的重構。這就給中國零部件企業和系統供應商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零部件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大投入、鼓勵跨界參與。
可喜的是,新進入汽車供應鏈的那些重要行業,比如電力、電子、互聯網、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都是中國有了一定基礎的這些產業,如果把握得當,完全有可能從此改變中國零部件技術空心化狀況,為未來全球汽車行業貢獻中國技術和智慧。
跨界融合是贏得這場汽車革命的關鍵,汽車業要適應重構的形勢,以平等的身份,把手伸出來。零部件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電子企業、新能源企業、電網電力企業、新材料企業等等,要把握重大的發展機遇,把腳邁進來,各自發揮優勢,實現跨界融合,共同分享這塊數萬億級大蛋糕。外資零部件已經深深融入中國汽車產業,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對中國企業來說,鼓勵創新絕不是關門創新,支持中外合作絕不是依賴外資,既合作又競爭,將使雙方受益,是可持續的發展狀態。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競爭加劇,優勝劣汰形勢嚴峻將呈現大浪淘沙的態勢,這是新興產業發展所必經的過程。企業要認真研判面臨的形勢,理性做出決策。政府要為企業的重整、重組和退出做好企業。
【專題閱讀】全球新能源供應鏈創新大會:在大變局中協同打造高質量新能源汽車供應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趙杰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9926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