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襄陽市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作為全市戰略新興產業加以重點培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鏈條創新機制,就此作者采訪了襄陽市市委常委楊緒春。
作者:襄陽市為什么要制定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
楊緒春:襄陽選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城市新興戰略性產業,是基于襄陽現有汽車工業基礎及對未來發展的預判而謀定的。現實的汽車產業基礎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外部環境。襄陽位于湖北汽車走廊中段(武漢——襄陽——十堰),是東風汽車重要的生產基地和國家汽車動力和部件制造基地,也是北汽福田的專用車生產基地。目前全市汽車及零部件企業300多家,2011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338.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0%左右,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作者:襄陽是如何實施新能源汽車全鏈條式創新發展的?
楊緒春:襄陽市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上,不只是從單一方面著手,而是充分借助政府的聚合力,形成了從新能源汽車整車及核心部件技術研發、試制、制造、產業園規劃、檢驗檢測、政府采購、示范運行、稅收優惠、配套設施建設、金融服務、人力資源建設、政策支持等全產業鏈的過程。
經過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目前襄陽已有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及院所15家,產業鏈建設和資源配置趨于科學合理,形成了整車(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客車、市政環衛車等電動商用車)——國通青山電池、高新青山電池、駱駝蓄電池——宇清驅動電機、驅動系統、控制器——附件等產業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特點是自主研發,自主創新品牌,相關企業不僅在國內甚至國際上具有技術領先優勢,而且擁有100%的自主知識產權,形成了襄陽市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原動力。
同時,通過對全鏈條創新戰略的支持,市場與政府聯動,目前襄陽已經形成”二縱三橫”的產業格局,先后被國家分別授予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新型工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動力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全國惟一一家同時具有雙重示范任務和擁有國家級動力電池產品質檢中心的城市,這為我市綜合性發展能源汽車產業奠定了政策支持、平臺建設、產品和市場開發等良好基礎。
作者:襄陽市在打造新能源汽車全鏈條創新機制過程中有何啟示?
楊緒春:自主創新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實施創新,集中資源在關鍵點取得創新。進行戰略思維,要統籌兼顧,但必須抓住主要矛盾,確定戰略重點。襄陽市作為一個地級城市,自主創新產業選擇上看到自己的優勢,看到最有潛力創新和實現產業轉化的點位,離開了現有汽車優勢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可能具有形成戰略產業的基礎。
自主創新要充分估計自己的力量,將”他主創新”轉化為”自主創新能力”。就地市一級或者縣一級或者部分企業,真正有影響力的技術創新是很難的,主要是基礎研發條件、資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有限,因此,對于這些縣市范圍內,不排除極少數企業、少數技術領域的創新,更為現實的選擇是:做好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將一些國家研究機構、大學及其他各方面的研發成果,經過篩選分析后,確定最有可能實現產業轉化的技術,加以支持。襄陽近幾年來對科技資金和工業資金,十分注重產學研結合,廣泛搜集外界的專利信息、技術轉化成果,同時廣泛搜集市內企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企業對技術轉化方面的需求,促進這兩個結合,市里為此建立中科院專家院士服務中心。
自主創新還要注重政府與產業發展全鏈條創新聯盟的建立。僅僅依靠單個企業,自主創新很難取得突破,依靠政府、研究機構和眾多企業結成覆蓋全產業鏈的研發聯盟,政府資助啟動資金,企業投入后續資金進行大規模、集團式的研發活動,政府通過持續資金投入扶持研發研盟,使產學研聯盟逐步成長,形成研發集群進行戰略思維,才能達到”整體大于它的各部分的總和”的效果。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馮舉高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1061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