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汽名爵的表現超過我們的預計,首先是推出了中國車企第一輛全球車型:MG MULAN,其次呢,在8月26日的成都車展上,也將MG7的實車正式的展出了,兩臺全新的車型,一臺是目前具有極高性價比的燃油車,一臺更是電動車中的性價比怪獸。
關于MG7因為是燃油車,我們就不過多介紹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換臺去隔壁。關于名爵MULAN我們之前已經做過了詳細的試駕體驗,有興趣的可以看下面這條內容:這臺車實現以弱勝強 MG MULAN試駕體驗 -第一電動網 (d1ev.com)。
在這次的成都車展上,我們帶著疑問找到了上汽集團數據業務部副總經理、乘用車公司首席數字官(CDO)張亮,看看亮總對未來名爵的發展以及當今的市場有什么看法?
第一電動網:1.最近電動車自燃現象出現比較多,MG MULAN是使用“零燃科技”魔方電池,提出“零燃”為何這么有信心?2.近期,國內一些地區偶發大規模限電,您覺得這種限電會不會影響純電車的發展?3.MG品牌在產品智能化領域會有哪些布局?
張亮:MG MULAN搭載上汽“零燃科技”110mm超薄魔方電池,創新性使用了超薄LBS躺式電芯,躺式設計會使兩邊接觸面變小,阻燃材料達到更大效果,單個電芯在出現自燃后向周邊電芯的熱量傳遞能夠最大程度被阻隔。目前沒有技術能夠保證單個電芯百分百零燃,但是相比立式電芯,LBS躺式電芯能夠確保單個電芯出現自燃后向周邊電芯傳遞的熱量最小化,在運用同樣的阻燃材料條件下,“魔方”電池的安全可靠性和熱阻隔會有更好表現。
實現世界級的安全水準,不僅是電池安全,更需要整車結構方面的設計來保障。用戶在具體駕駛中會遇到大量非正常情況,比如碰撞或是石頭的飛濺,不僅需要電池安全,更需要結構安全的保障。MG MULAN是基于上汽“星云”純電專屬系統化平臺打造開發的,生而純電,相比油改電的架構是有巨大優勢。例如MG MULAN的側柱碰撞試驗是目前國內最嚴格的,要通過所有碰撞位置的考核,因此這款車的側柱是非常強悍的;此外,由于結構的優化設計,MG MULAN的電池一定不會處于車身的最低點,從而避免車輛在過坑過坎時的震動對電池安全造成影響,最大程度避免外力損傷電池。
所以,關于電動車電池安全的解決方案,需要由內而外,從電芯到軟件設置,最后到整車的結構設計,全方位進行考量。
至于說到限電,是和我們電網負荷大量增長有關,這是新能源時代必然會經歷的挑戰。很多媒體和行業專家都很關注,電動車銷量快速增長還會持續多久,其實這取決于多重行業因素。比如電池的成本怎么變化,如果電池成本還像過去半年里一塊電池30%到50%的上漲幅度,那電動車廠商是很難承受的。另外,電網負荷能力對于電動車行業發展也互相影響,中國電網已經是全球最強的電網,像歐洲一些國家,電網負荷也同樣面臨巨大挑戰。
目前,中國電網迎來了電動車大規模應用帶來的負荷挑戰,比如上海地區新能源車滲透率超過40%,北京大約只有20%多,上海很多小區已經開始限制充電樁安裝比例了,因為電網很難承受。除了電網負荷,其他諸如純電購置稅等國家政策都會對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有影響。對于電網負荷問題和電動車的發展,我們保持謹慎的樂觀態度,相信國家推動產業發展的決心和力度,任何事物發展在過程中都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經過努力一定會得到比較妥善的解決,我們堅定看好未來。
關于MG品牌智能化,熟悉MG品牌主張的人都知道,我們定義MG的年輕化就是“四個代表”,一是代表時代最強產品能力;二是代表時代最雅格調品味;三是代表最智能化的產品表現力;四是代表最具潮流的生活方式。第三個說的就是智能化。
MG的智能化首先是順應汽車行業潮流,不會因為堅持運動和激情而影響智能化的發展。例如作為當下汽車發展一大趨勢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無論是運動性能車型還是舒適家用車型都是必備的,所以在MG7這樣一款體現優雅、激情的產品上,也會擁有高階版的智能輔助駕駛解決方案。MG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是基于綜合考慮用戶駕駛的使用價值、體驗以及體現品牌運動屬性后的產品呈現。
其他媒體:近期MG兩款重磅車型MG7和MG MULAN都有大動作,對此有何期待?評價一下,近期MG的市場表現如何?
張亮:在產品力方面,MG MULAN與MG7都極具產品競爭力,相信MG這兩款旗艦產品后面會有非常好的市場表現。
今年國內汽車市場整體經營環境相比去年是遇到很多負面因素影響的,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但自從6月、7月疫情緩解后,MG的銷量也在逐步提升。市場表現的關鍵是取決于我們的產能有多大,可以造出多少車,MG對于下半年和未來的產品銷量是非常有信心的。
其他媒體:接下來,MG品牌還會有哪些大的規劃和動作?
張亮:MG接下來會有幾個大活動:黑標MG7將于9月份展開全國靜態品鑒巡回活動,用戶登錄MG官方小程序和APP留下信息,我們會根據用戶集中的區域城市來舉辦品鑒活動。明年還將有的共創活動。
其他媒體:“每7臺中國出海車,就有1臺是MG”,MG是極少數能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齊頭并進的中國品牌,MG是如何保持在海外持續的競爭力?
張亮:支撐MG保持海外市場優勢的因素,一是MG擁有全球化體系的能力。中國車企走向海外,過去更多集中在南美、中東市場,但是真正的要在發達國家,能夠把品牌和銷售服務體驗、產品服務體驗完整地做好,需要完整的體系性優勢。歐洲市場對產品非??量蹋髽I要想成功需要整個強大體系對于用戶需求的響應,包括數字化對用戶的覆蓋能力、產業鏈跟進的響應速度,配件的響應速度,維修能力等。對上汽MG而言,在這方面有巨大的優勢,體系化能力和品牌口碑是征戰海外非常重要的保障。
二是對用戶和產品定位的全球化,以MG MULAN為代表,MG三年前研發之初,MULAN就定位為全球車,生來就滿足歐洲市場和中國市場的要求。有媒體說MULAN一看就有“歐范”的氣質,因為MULAN從研發之初的用戶調研,產品定義就是歐洲和中國市場進行,同時以這兩個市場為主。所以,MG能夠做到全球化的產品研發,是全球化體系在支撐。
三是產品實力達到全球化高水準。如果駕駛過一段時間MULAN,你會毫無疑問地感受到這款車在操控上是非常好的。在歐洲以及發達國家市場,如果安全、操控做的不夠好,只靠外觀、營銷,是行不通的。
四是品牌發展格局的全球化。MG品牌早就著眼于全球市場,以扛起中國汽車工業出海的大旗為格局和使命,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和心血。目前,MG出海銷量已經突破百萬,MG品牌不僅在英聯邦國家保持很大影響力,在其他國家也取得了很大突破,比如MG在埃及已成為單一汽車品牌第一。
品牌最終是靠產品實力說話,MG成為中國品牌出海先鋒,在海外每銷售7輛中國車,就有1輛是上汽MG,這都是實力使然。
其他媒體:MG純電車在充電網絡方面有何具體計劃?
張亮:MG在充電網絡建設上一直在穩步推進,可以肯定的說,MG MULAN會支持現有主流的充電方式。
其他媒體:MG近幾年增長迅猛,海外銷量也很好,除了到2023年實現全球年銷量百萬的目標之外,是否有其他新的戰略?
張亮:MG的戰略性措施在頂層設計上非常完整且體系化的。MG以品牌年輕化潮流為主線,銀標是基石,滿足MG品牌的基礎訴求,黑標則扛起實現品牌力突破向上的大旗。MG Cybereter是在純電領域展現MG品牌面對純電智能化未來潮流的一種產品呈現。所以MG的品牌戰略是清晰和堅定的,就是年輕化,不斷地自我更新、與時俱進,始終契合時代和行業發展的潮流。在上世紀50年代,潮流是比速度、比加速,所以MG是那個時代最快的車。80年代,潮流就是個性化,就是跑車。當今這個時代,最能夠體現時代特征的是產品品質和設計,MG會不斷刷新產品力的上限,與時代潮流保持一致。
關于MG銷量,今年國內外市場都受到疫情影響,國外主要是產能影響,國內則是產能和銷能的雙重影響,疫情影響了產品開發節奏,對MG的銷量不可避免帶來了影響,但整體趨勢是上升向好的。
本篇報道只是截取了全部報道的一部分,針對亮總對電動車和名爵品牌方面的內容做了優選,從亮總的回答可以看出,關于名爵品牌未來發展方面,名爵高層的規劃是非常清晰的。同時也對名爵這個品牌充滿信心。但是在一些產品的細節點,以及和消費后期的業務服務方面,有一些不清晰,如智能化的未來戰略和充電網絡的覆蓋,當然這可能是因為亮總并非是一個產品的產品經理,對一些細節了解的沒有那么清晰。關于這些細節點,第一電動網一定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期待我們后續的報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鐵塊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183816
名爵車友群交流群已建立,戳
這里馬上加入群聊,更多一手消息及時關注。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話題
相關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