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等國內主流媒體集體采訪張天任董事長
張天任就我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發表了獨特見解。
技術路線選擇是難題也是關鍵
Q:在您看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要實現產業化,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哪些問題?
張天任:新能源汽車競爭的核心是技術,目前最迫切的是實現動力電池技術的突破。從目前看,包括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以及純電動汽車在內的電動汽車,是新能源汽車比較可行的技術選擇。而在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當中,動力電池是技術門檻最高、也是利潤最集中的部分。如果不能掌握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中國新能源汽車注定將遭遇”天花板”。而電池技術的突破,無疑就是捅破這個”天花板”的”竹桿”,成為中國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搶占未來行業制高點的最佳切入點。
Q:現在有專家認為,我們在電池技術上已經與日本、美國有很大差距了。您曾經提出過”中國電池企業不要妄自菲薄”的觀點,我們與發達國家比到底有多大差距?
張天任:這幾年,發達國家特別是日本的電池技術進步很大。從1975年到1990年的15年里,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1.8倍;1990年到2005年之間,電池的能量密度跨越性地提升了5.2倍。根據日本政府發布的”下一代車輛燃料行動計劃”,到2015年,先進電池的性能要比2010年的水平提高1.5倍,成本降低到當前的1/7。燃料電池仍是日本研發的熱點,目前燃料電池堆的壽命比2003年提高了兩倍以上,燃料電池系統成本已經降低至2002年的1/3左右。中國是全球重要的電池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們有全球最大的市場,但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比還是有差距,這一點要承認。不過我們更大的差距還在于管理水平和設備、制造工藝以及專利等方面。
Q:動力電池種類很多,如鉛酸、鎳氫和鋰離子動力電池等,鋰電池里面又有很多種類。對于應該選擇哪條技術路線,現在爭議很大,您怎么看?
張天任:發展車用動力電池,到底應該優先采用哪種技術路線,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政府、企業、投資商以及消費者都很困惑。2009年6月25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將新能源汽車產品分別劃分為起步期、發展期、成熟期三個不同的技術階段,其中燃料電池汽車屬于起步期,鋰電池電動汽車屬于發展期,采用鉛酸和鎳氫電池的電動汽車屬于成熟期產品。我認為,這應該是給車用動力電池技術路線選擇指明了一條比較科學的道路。企業可以根據政策環境和導向,制定科學的電池技術發展路線,并沿此路線”順桿而上”,實現”撐桿跳”。
應客觀看待”老字號”鉛酸電池
Q:在不少新能源汽車專家看來,鉛酸電池已經是落后產品。但我注意到,您一直在呼吁應重視發展鉛酸電池。能否闡述一下您的觀點?
張天任:我們需要理清一點,鉛酸電池雖然是相對成熟的動力電池,但絕不等于落后技術。鉛酸電池有很多優點,技術成熟、成本低、安全性好、可回收再利用,缺點是體積大、比容量低,循環壽命不夠長。
事實上,鉛酸電池經歷150年而不衰,在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新型電池相繼上市的幾十年中,仍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這絕非偶然。鉛酸電池近些年在競爭中發展了許多新技術,如三維及雙三維結構電極和全密封式、管式、水平式等新結構;使用新的鉛合金電極,比能量逐漸提高,循環壽命長達4500次。目前鉛酸電池的利用率不到50%,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鉛酸電池這個”老字號”也能煥發出新的生機。
Q:鉛是重金屬,很多人對鉛酸電池的污染問題十分擔心,您怎么看?
張天任:長期以來,鉛酸電池被一些持有偏見的人貼上”污染”的標簽,一再受到將被其他材料電池取代等論調的沖擊。其實我們完全沒有”談鉛色變”的必要,鉛酸電池的污染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鉛的無控制排放,二是鉛在使用完以后的二次污染問題,三是在加工處理中產生的廢氣。過去由于技術落后和缺乏環保意識,的確造成了一定污染。但從國際先進的工藝技術來說,鉛酸電池完全可以做到清潔化生產。通過環保設施和措施的強力推廣,天能等電池企業的環保排放達標率已提高至99.5%,而且鉛酸電池是可以實現循環利用的。
電池業到了產業升級的關鍵期
Q:電池的回收再制造非常重要,對此您有什么建議?
張天任:回收再制造是解決電池污染的重要一環。一方面,隨著市場上廢舊電池越來越多,電池再制造業越來越重要。回收廢舊電池需要大量的網點,天能目前正在全國開展以舊換新活動;另一方面,需要很好的加工技術,能夠實現再加工、再制造。我國的稀土、鉛、鎳、鋰等資源十分豐富,但再豐富也有開采完的一天。在電池行業加大推廣再制造業,既能降低污染,還能做到資源的循環使用,是利國利民利企業的好事情,希望政府能夠通過財稅等手段予以激勵。
Q:目前電池產業正處于什么發展階段?如何實現突破,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張天任:當前,世界經濟進入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全球經濟增長模式將面臨調整,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新能源汽車電池工業在迎來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所面臨的技術貿易壁壘也將日趨嚴重。因此,加快結構調整,推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已越來越緊迫。
下一步,電池行業要重點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在新型動力電池及材料、超級電容器及電源系統等方面技術創新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應用,積極開展綠色二次電池新體系的研究,使我國在新型電池研究開發中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為電池工業跨越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二是要加強節能減排,推進低碳發展,推動以循環經濟、資源利用為目的的電池回收、再生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保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加強行業引導,優化產業布局。通過企業的并購和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電池產業集群的培育,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提升我國電池產業的整體水平。
我們需要有創新意識的電池企業
走在浙江省長興縣的街道上,路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電池廣告牌,讓人眼花繚亂。當地人告訴筆者,長興是全國知名的電池生產大縣,幾年前這里有大大小小電池企業200多家,不過現在剩下的只有60家左右,其中上規模的不過數家而已。天能電池集團是當地最大的電池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商,這家1986年成立的民營企業,已于2007年6月11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大浪淘沙,長興200多家電池企業中為何只有數十家存活下來?只有天能等少數幾家成氣候呢?
天能能夠在殘酷的競爭中存活下來,原因有很多,有渠道、網絡方面的優勢,有資本的優勢,有地域的優勢,但按照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的話,關鍵還是搞好了自主創新,在新產品、新技術開發上下了功夫。
近年來,天能動力通過產學研結合,建立了省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開發國家重點新產品6項,省級新產品100余項,其中80余項達到了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創新國家專利106項目,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6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2項、省重大專項3項。這家企業非常明智地抓住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實現戰略轉型,積極進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并頗有斬獲。
目前,配裝天能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正在上海世博會場館示范運行。上海世博會電動汽車所使用的天能電池,是天能集團博士后工作站最新研制的稀土硅膠電池,重量輕、容量大,循環壽命長;一致性、可靠性、穩定性好。在大力發展稀土硅膠電池的同時,天能集團與哈工大合作,積極進行超級鉛酸電池的研發。此外,天能集團還積極拓展鎳氫、鋰電池等領域。目前新能源產業已居為天能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
對于任何企業、產業來說,研發是根基,創新是生命和源泉。天能的崛起與在長興曇花一現的一大批電池企業形成鮮明對比,這就是對企業創新與否的回報。
來源:官方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36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