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和市場環境的雙重因素作用下,我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產銷大國。預計到2020年,動力蓄電池累計退役量將超過20萬噸,這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以及社會環境安全構成了新的挑戰。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
2018年7月31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在北京理工大學宣布正式啟動。
辛國斌副部長(左二)、趙長祿書記(右二)、盧山主任(左一)、于凱董事長(右一)共同啟動國家溯源管理平臺
孫逢春院士長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車整車集成與驅動理論研究、關鍵技術開發和工程應用工作,是國家新能源汽車專家組專家。
國家層面規劃動力蓄電池體系建設意義重大
據悉,在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退役潮還沒來臨時,國家及相關部門已經從頂層開始了動力蓄電池的溯源體系建設。今年,《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等與動力蓄電池相關的政策法規陸續推出,表明我國政府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問題高度重視,并走出規范管理的第一步。
未雨綢繆,源自前車之鑒。
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分為新能源汽車車載管理模塊和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模塊,前者由北京理工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負責管理;后者是從車上退役之后,走向梯次利用、解體、回收利用等,由中汽中心負責管理。孫逢春院士指出,這樣的全過程管理,為的是能夠對每一只電池百分之百地跟蹤溯源。
按照《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8月1日之后,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的動力蓄電池都要納入管理,包括進口新能源汽車。
據孫逢春院士介紹,對于國產新能源汽車,2017年之后銷售的車型已經全部在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之上;2017年之前的車型,車型資料多集中在公交、出租、車企手中,這部分車型需手動上傳到監管平臺之上。對于2018年8月1日之前銷售的進口新能源汽車,具體管理細則暫未推出。
7月下旬,《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確定京津冀等17個地區和中國鐵塔公司1家國企作為試點地區和企業。
從目前來看,試點地區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快的地方,試點主要針對電池回收利用方面。中國鐵塔公司是一家電池梯次利用領域的大型國有企業,它網點眾多,在全國大中城市都有店面。
對于目前電池溯源管理中的困惑,孫逢春院士說:
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電池回收溯源平臺目前管理著100多萬輛新能源汽車,從8月1日起,也將對新能源汽車上運行的每一塊動力電池進行實時動態的跟蹤監管與記錄。
此平臺正式啟動,標志對新能源汽車運行及動力電池的監測與管理進入了國家正式的監管程序,保證了新能源汽車能夠快速、綠色的發展。
來源:中國汽車報
作者:劉秀虹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renwu/73891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