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前兩年各家電動車剛剛登上舞臺的時候,NEDC 續航太短拿不出手,于是有廠商耍小聰明提出了“等速續航”的說法,這樣得出來的續航動輒五六百公里,甚至有不少消費者都被誤導了,以為技術突飛猛進起來了。
實際上有哪位的黃金右腳在任何路況下能夠做到等速開車?完全脫離實際的標準根本不配作為標準!
而且實際的用車表現也漸漸這些謊言戳破,再加上經過一段時間媒體的良心科普(其中自我點名表揚皆電,每次介紹新車都是用工況續航,以宣傳等速續航為恥),無論是車企還是媒體,都逐漸取消宣稱等速續航的念頭,目前咱們衡量續航的最常見的標準,就當屬工信部使用的NEDC工況續航標準。
但隨著海外進口的新車越來越多,一堆看著眼生的標準,又漸漸出現了各種參數配置里面,其中就包括WLTP續航跟EPA續航。
這些續航跟咱們的NEDC續航又有什么區別呢?在買車選車的時候又該怎么對待這些參數呢?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一下!
超硬核干貨:NEDC\WLTP\EPA標準科普
影響汽車續航里程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電池的使用狀況、交通路況與氣候、駕駛習慣以及是否開空調等,這些因素專業術語稱之為“工況”。而目前主流使用的標準,主要有以下三種:
■NEDC標準
NEDC,全稱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新歐洲行駛工況),主要應用于歐洲地區,后被中國引用并修改,由市區工況和市郊工況兩部分組成。
NEDC市區工況主要模擬車輛在市區行駛時的情況,包括跟車、紅綠燈等待、怠速行駛以及正常行駛的能耗狀態。這樣的工況下,車輛將行駛195秒,行駛里程約4km,最高車速50km/h,平均車速19km/h。
NEDC郊區工況主要模擬了車輛在郊區、通順行駛的路況,目的是測試電動車在高車速的能耗狀態。這樣的工況下,車輛將行駛400秒,行駛里程約7km,最高車速120km/h,平均車速63km/h。
一個NEDC完整循環就是由上面3+1個小循環組成,每個循環的距離為11.022公里,測試時間19分20秒。其中市區循環總時間780秒,停車與等速時間均占30%左右。在車輛滿電的情況下,依照NEDC的工況要求行駛,直到電池用盡,所得出的形式里程數就是NEDC綜合續航。
但根據中汽中心組織的測試,大部分車型在NEDC工況下的百公里耗電量與高溫開啟空調下的耗電量差異較大,最大差異達到了16%以上。這是因為NEDC測試規則里面根本沒考慮到溫度、空調等影響因素。這也是咱們老說NEDC續航有點虛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下面要介紹的來自美國的EPA標準可就嚴格多了。
■EPA標準
EPA全稱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美國環境保護署)標準。EPA標準中包括4種工況循環:市區工況、高速工況、高速加速工況和能耗相對較高的空調工況。它比NEDC的跑法復雜、車速變化多,測試時間更長,還補充了空調全負荷以及高速、急加速的工況,測試車輛負載200公斤,可以說非常嚴格了。
我們從測試時的速度變化折線圖可以看出,EPA的測試條件不僅豐富多變,而且基本上沒有勻速形式的狀態,很貼近日常用車時的情況(甚至可能比日常用車還要復雜)。
■WLTP標準
除上述兩個標準之外,歐洲已于2017年9月啟用全新的WLTP(World Light Vehicle Test Procedure)工況,WLTP工況由日本、美國、歐洲等國的專家共同制定,它的特點是在全世界范圍內收集真實的行駛工況數據,將車輛通過功率/車重分為三個級別,并針對不同的時速增加城市擁堵工況的比重,是一個更嚴格也更泛用的標準。
WLTP測試循環分為低速、中速、高速與超高速四部分,對應的每個階段持續時間分別為589s、433s、455s、323s,對應的最高速度分別為56.5km/h、76.6km/h、97.4km/h以及131.3km/h。
相比于落后的NEDC標準,WLTP的測試工況更加復雜、行駛時間更長、限速更高、擁堵時間更過,并且把熱車時間等等細節都已考慮進去。此外,WLTP測試規程還將車輛的滾動阻力、擋位、車重(貨物、乘客)、環境溫度、輪胎與胎壓、加減速以及高速大負荷狀態下的排放等方面融進了考核體系,覆蓋了更大的車輛工作范圍,對車輛的排放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目前最可靠的續航測試標準。
非官方統計:各續航標準粗略換算
前面咱們也說了,如今續航標準看得眼花繚亂,即使搞清楚了每個標準的具體測試方法,落實到具體車型時,面對不同標準時還是會有那種“雞和鴨講”的尷尬。
因此小編決定來一個大膽的舉動——目前有相當一部分車型車型,能夠同時經過幾個不同標準的測試,因此可以通過統計比例的差距來達到求換算系數。雖然是很“土法煉鋼”,但是讓大家有個換算的概念,還是蠻不錯的。
問題是車型不多,畢竟本次統計挑選的車型都必須得經過NEDC、EPA以及WLTP三重標準的考驗,因此車型基本鎖定在從海外進口并且在中國銷售的全球車型,因此一輪海選下來之后,基本只有特斯拉全系、奧迪e-tron以及捷豹I-PACE滿足條件。
首先實名點贊特斯拉官網,只要切換地區即可獲得同款車型不同工況下的數據,相比之下奧迪e-tron以及捷豹I-PACE就沒這么友好了,只能通過網上沖浪然后排查多余信息來獲取。
最后統計結果如下:
不難看出,從絕對數值上面來看,同一款車基本上是NEDC>WLTP>EPA的節奏,也實錘了“EPA續航最為嚴苛”。惟一略顯奇葩的是Model X的兩款車型,EPA續航居然比WLTP還高,小編還為此確認了好幾次,生怕自己填錯了數據。
至于三者之間怎么換算,從平均值來看,NEDC續航整體比EPA續航要上浮個19%,其中最低值為8%;最高的居然有43%!
而NEDC續航整體比WLTP續航要上浮個11%,最低值為5%,最高值則為17%,沒有EPA續航這么的兩極分化。
值得一提的,奧迪e-tron以及捷豹I-PACE在進行EPA里程測試時大幅度縮水,尤其是相比于土生土長的特斯拉們,畢竟EPA本來就是美國標準,具體原因還真不好說,惟一確定的是,不同標準測試出來的結果,真的有可能會天翻地覆。
展望未來:“中國工況”即將到來!
既然目前標準如此繁多且不統一,而且中國作為最大的新能源市場,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難道自主品牌們還要繼續沿用著那略顯老態的NEDC續航嗎?
這不,情況有可能很快就會發生改變!
在2018年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專家李孟良宣布,我國自主設計的中國工況已經開發完畢,有望于2022年或2023年執行。
截至2017年9月,該項目組在41個代表性城市建立了約5500輛車的采集車隊(輕型車、重型車和新能源汽車),收集了約4400萬公里的運動特征、動力特征和環境特征數據。相較于WLTC的394輛車、64.5萬公里開發用數據,新的標準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參數最多的調查,能夠全面適應我國各類車輛的實際行駛工況。
而在此之前,想了解最準確最實際的續航,還是多關注咱們皆電的打榜測試吧!
來源:皆電
作者:郵差先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05029
以上內容轉載自皆電,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