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最早開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之一。作者在前不久召開的國際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論壇中了解到,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近期專門成立的”下一代汽車戰略研究會”的報告,日本將通過實施一系列措施,到2020年把電動汽車的年銷量提高到8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的年銷量提高到120萬輛。預計2015年,日本的混合動力汽車成本降至目前的1/6,日本的混合動力車年產量達150萬輛,2020年單次充電可行駛距離增加3倍。
電動車被列入國家項目
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推廣中,日本政府下了很大工夫,并出臺了很多扶植政策。
日本從1965年開始啟動電動車的研制,并正式把電動車列入其國家項目。1967年,日本成立日本電動車協會,以促進電動車事業的發展。1971年開始,日本政府多次投入巨額資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研發,僅燃料電池方面的開發投入就達200多億日元。日本政府對公眾關注新技術的早期研發提供100%的資金支持,對接近商業化的項目提供1/2~2/3的資金支持,對標準化項目提供100%資金支持。
官學研結合共同攻關
1974年,日本提出”新能源技術開發計劃”,此后又分別提出了”節能技術開發計劃”和”環境保護技術開發計劃”。1993年,日本政府將”新能源技術開發計劃”(陽光計劃)、”節能技術開發計劃”(月光計劃)和”環境保護技術開發計劃”合并成規模龐大的”新陽光計劃”。”新陽光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政府領導下,采取政府、企業和大學三者聯合的方式,共同攻關,克服在能源開發方面遇到的各種難題。
”新陽光計劃”的主導思想是實現經濟增長、能源供應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合理平衡。1993年起,日本開始實施”世界能源網絡”計劃,深人研究氫及其基礎設施技術,希望到2020年逐步推廣氫能。同時,還啟動了ECO-Station項目,計劃建立2000個替代能源汽車燃料供應站,其中包括1000個純電動車快速充電站,日本政府計劃為此投入大約140億日元。日本汽車企業在產業發展上的主導性較強,承擔大部分的研發經費,對市場信號非常敏感,研發重點集中在能迅速獲得市場成效的項目上。因此,日本汽車企業從較早就將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與生產重點放在現階段解決環保和能源問題最為切實可行的、也是能最快出業績的混合動力汽車上。目前,日本已經在普及混合動力系統的低燃耗、低排放和改進行駛性能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全球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最典型的就是豐田Prius、本田Insight,它們最早投放市場,不僅在國內熱銷,在國際市場上也令其他國家廠商望其項背。
日本非常重視燃料電池和生物燃料等技術開發。日本計劃在5年內斥資2090億日元開發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液體合成燃料技術、車用電池,以及氫燃料電池科技。日本政府在2008年表示,將聯合美國樂土(Better Place)公司、斯巴魯、三菱等日本汽車廠商共同參與由日本環境省實施的電動車試驗項目————”新一代汽車導入促進業務”,這一項目的主要目的是測試電動車及其電池更換站的可行性。為攻克電池方面的關鍵性技術,日本已建立了開發高性能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的最大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共同實施2009年度”革新型蓄電池尖端科學基礎研究專項”新項目。該聯盟包括豐田、日產等汽車企業,三洋電機等電機、電池生產企業以及京都大學等著名學府及研究機構,共22家成員單位。該聯盟單位每家出50名以上專業人員從事合作研究,開發企業需要的共性基礎技術。日本政府計劃7年內對此項目投入210億日元,通過開發高性能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在2020年前,將日本電動車一次充電的續駛里程增加3倍以上。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中國質量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106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