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理性回歸年,在溫家寶總理指出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和目標并不十分明確之后,業界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了溫,從過分狂熱回歸到相對理性。
今年兩會,新能源汽車再度成為關注度較高的問題之一,代表委員們至少提交了15件相關議案提案,諫言獻策,希望能用理智的建言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添把柴、加把火。
節能減排 聚焦交通
交通節能減排寄希望新能源汽車大有作為。九三學社中央《關于加強統籌協調,推動交通節能減排的提案》指出:交通運輸是耗能大戶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來源。據農工黨中央提供的數據稱,我國機動車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已經占到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的26%。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我國交通運輸規模將進一步增大,同時,交通運輸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也將快速增長。當前,我國節能減排壓力巨大,交通運輸業作為我國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之一。
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代表建議要著重治理汽車尾氣帶來的污染。蘇蓉委員也認為加大力度治理機動車尾氣是強化和落實PM2.5治理的重要舉措。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將在較大程度上緩解上述問題,是實現交通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
科學規劃 再定路線
面對能源瓶頸和污染加劇,新能源汽車發展是迫在眉睫,但又要從長計宜,做好規劃。為避免出現”一哄,二起,三下來,四重來”全民都造新能源汽車的混亂書面,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馬純濟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要做好國家規劃,而且要尋找到新的技術路線才能生產出低碳汽車來,更不能以發展低碳的名義做高碳。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產品路線上,曙光集團李進巔代表相對比較務實,他認為純電動車是遠在天邊的玫瑰,短時期內實現產業化并不樂觀,而比現行CNG(壓縮天然氣)技術更環保的LNG(液態天然氣)汽車則是順手可摘的花朵,同時,發展低速電動車相對比較現實的選擇,更易于被接受。
湖南科力遠集團董事長鐘發平堪稱”新能源汽車”代表,10年間已經先后提交議案建議20件,今年他的提案認為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存在偏差,建議國家政策應不再對混合動力汽車持有”偏見”,補貼等支持政策也不要再忽視電池企業。
對新能源汽車”三縱”之一、難度系數最高的燃料電池汽車,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組組長歐陽明高委員卻依然充滿信心,認為”十二五”時期將加快建立燃料電池產業鏈。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里清委員認為要通過政策”組合拳”助推電池關鍵材料技術發展,并大膽地提出燃料電池和蓄電池組合作為電電混合動力系統要在城市公交上示范應用。
制定標準 完善設施
由于我國一直沒有制定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標準,各企業自行其是。為此,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代表建言: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盡快著手制定完善的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新能源汽車標準,首先要從關鍵零部件標準入手,特別是重點推進鋰離子電動汽車相關產業標準的制定。四川啟陽集團董事長王麒代表強調新能源汽車技術標準體系要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
王麒還認為政府應統一制定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與規劃,適當超前但又需要避免規劃過度和建設浪費。她認為,應首先從公共服務領域的基礎設施起步,再逐步過渡到私家車基礎設施建設。
國家電網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委員建議要加快公交車輛改用電動汽車的速度,增建相應的充電和換電設施。
給錢賦權 多策并舉
在助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設計上,代表委員們紛紛提出要在財政補貼、稅收減免、貸款支持、示范推廣、政府采購等多個方面予以支持。
九三學社中央提出”采取現金補貼、低息貸款等措施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其勵委員建議延長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期限,擴大”十城千輛”和私人購車補貼試點范圍,加快各項補貼政策的落實。
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左延安代表提出了《關于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及部分商業保險減免的建議》,在國家對在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環節的基礎上,再在使用環節上給予一定優惠措施。
蔡國雄委員對使用環節的政策進一步予以明確,他認為可以在稅收、限行、搖號、車號拍賣等方面給予特殊政策,同時建議對老百姓購置和使用電動汽車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總設計師樊會濤代表建議政府采購中新能源車所占比例不應低于20%。
蔡國雄委員建議提倡領導用車采用電動汽車,以發揮良好的帶動示范作用,對于公用車輛、社會車輛,只要是政府可調控范圍內的車輛,都可以優先使用電動汽車。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騰訊網
作者:陳海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145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