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媒體有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專利糾紛的報道非常混亂,在一些關鍵問題上說法不一張冠李戴,加上個別企業為一己私利偷換概念渾水摸魚,已在相當程度上給公眾造成了誤導。為此,作者與多家企業訪談,并就相關技術問題請教了國內著名電化學專家、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常務理事、哈爾濱工業大學胡信國教授。需要澄清的內容如下:
第一,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為石墨),磷酸鐵鋰的核心技術主要有二:一是在其合成過程中鋰離子被包裹上了一層碳(否則不具導電性),簡稱”包敷碳技術”;二是作為磷酸鐵鋰生產工藝的”碳熱還原技術”。這兩項技術的專利均為加拿大phostech所有。美國多家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也提過相同專利主張,但均以phostech勝訴告終。目前只有全球領先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商————美國a123與phostech的官司尚未結案。
第二,加拿大和美國對磷酸鐵鋰實施專利保護,但phostech在歐洲申請專利保護被拒。這也就意味著,加美之外的磷酸鐵鋰生產商如果沒有獲得phostech的專利授權,其產品進入加美市場就會面臨索賠風險。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累計銷量已突破200萬輛,其重點市場在加美,使用的是鎳氫電池而非鋰離子電池,就是豐田當初很擔心,一旦發生專利糾紛,有可能引發巨額侵權索賠,那麻煩就大了。
第三,phostech已在中國進行了申請注冊并獲得批準,為中國企業設置了繞不過去的專利屏障。2010年,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委托中國政法大學向國家專利復審委員會對phostech持有的”磷酸鐵鋰電池”專利提出了無效請求,目前仍在審理中。但在結果出來之前,中國企業不可能等待,它們在將來要么被免除專利費,要么被追索專利賠償。
第四,個別本土企業為了規避phostech的專利,聲稱改變了磷酸鐵鋰的配方和生產工藝乃自欺欺人。phostech的磷酸鐵鋰專利由其獨家晶體結構和分子式組成,為達到嚴密的專利防范,其在中國注冊了包括核心專利和邊緣專利在內的250多項專利,中國企業根本無法突破。改變配方和生產工藝是可能的,但產品肯定就不是磷酸鐵鋰了。
一直備受質疑的比亞迪的”鐵電池”被業界權威認為就是磷酸鐵鋰電池,改變名稱只是為了規避專利。本屆展會,比亞迪的技術人員向作者澄清說,比亞迪的”鐵電池”是在磷酸鐵鋰中添加了鈷元素,全稱應該是”磷酸鐵鈷鋰電池”,它不僅規避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專利,也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性能。作者向權威人士求證,在磷酸鐵鋰中添加其他元素確實可以規避專利,但材料性能只會下降不會提升。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192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