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能否在政府補貼結束后成功抵御外來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場侵蝕,保持并拓展已有的市場份額,已經成為影響中國汽車市場能否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上“彎道超車”的關鍵所在。(微信公號:CNWAUTO)
日前,高工產業研究院發布了《動力電池月度數據庫》,統計顯示,2020年7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4.99GWh,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6%。結合今年前7個月的統計數據來看,這是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是進入2020年以來首次實現同比、環比同步增長。
與動力電池裝機量相呼應,7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為10萬輛和9.8萬輛,同比增長15.6%和19.3%,相比上年同期,純電動汽車的產銷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增長分別為24.2%和2.7%,純電動汽車增速更為明顯。
業內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電池裝機量的同步增長表明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回暖趨勢明顯。產業整體向好的同時,我國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仍需繼續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降低電池生產成本,加強自身在LG化學、三星SDI等跨國企業面前的競爭實力。
裝機量增長
據了解,在7月已裝機的動力電池中,純電動車型的裝機量為4.65GWh,占比93%,插混車型和燃料電池車型的裝機輛分別為346.2MWh和1.69MWh,占比相對較小。
從車輛細分類別來看,7月純電動乘用車產量為6.8萬輛,裝機量為3.3GWh,占總裝機量的66%,較6月增長了約4個百分點。排名第二的支撐市場為純電動客車,裝機量與6月相差不大,共裝機998.6MWh,占總裝機量的20%。按照動力電池類型劃分,三元材料電池在今年7月的搭載輛為3.19GWh,占總搭載量的63.8%;磷酸鐵鋰電池7月總搭載量為1.63GWh,在月度裝機中的占比為32.7%。相比較而言,三元材料電池對于乘用車市場的依賴度更高,純電動乘用車搭載輛占據三元材料電池搭載量的99.5%。
從統計結果來看,純電動乘用車的銷量在動力電池裝機量提升方面有著近乎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在購置補貼政策有所延長,特斯拉、蔚來、理想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持續向好的背景下,我國動力電池產業有望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而水漲船高。
除了電池技術種類和搭載范圍較為集中之外,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出貨量同樣較為集中。根據統計數據,7月裝機量前三名的市場占比分別為43.68%、16.04%和12.66%。TOP10電池企業合計貢獻了市場92.4%的裝機量。7月,位于出貨量榜首的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2.18GWh,環比下跌7.2%,市占率也下降了約6個百分點;排名第二的LG化學動力電池裝機量為800.84MWh,隨著特斯拉Modle 3在7月創下產量新高,其裝機量也隨之攀升。
回顧以往,動力電池裝機量的提升除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帶動之外還與去年同期的基數較小有著直接關系。2019年,純電動汽車補貼降幅超50%、插電混動汽車補貼大幅下降,在地方政府補貼完全取消的情況下,政府相關部門提升了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能耗標準、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等關鍵參數的要求。受此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壓力增長,不少技術基礎較差的入門級動力電池被自動淘汰,2019年7月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下降約三成。綜合多方數據來看,動力電池產業在今年7月的首次增長與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補貼政策的變化有著直接關系。
“危”“機”并存
很明顯,受益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擴大及單車帶電量提升,動力電池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車銷量為3307.5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1181.8萬輛,同比跌幅達26%,創下2009年以來同期銷量新低。相比之下,中國車市從4月份開始平穩改善,到6月份已明顯復蘇。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我國6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2.5萬輛和23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5%和11.6%,刷新了同月份汽車產銷量的歷史新高。
受此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備受主機廠重視,特斯拉、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均在社會資本的追捧下取得了階段性利好,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因中國汽車市場的復蘇而明顯提升。在此背景之下,動力電池產業享受著空前利好,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自主品牌動力電池生產商紛紛伺機跟進,進一步鞏固現有優勢。供求雙升的同時,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可謂是循序漸進。
不過,動力電池業前景雖然廣闊,但前途相對曲折。不少企業和投資者在進入鋰電池領域的時候,并不了解目前行業的實際情況且缺乏核心技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存在安全事故頻發、補貼依賴、技術路線爭議、成本與價格趨勢不成比例等問題。2020年上半年,裝機量位居國內動力電池前兩名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就曾因為電池安全問題“隔空互懟”,一場有關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之間的“路線之爭”也由此受到廣泛關注。
除此之外,在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有所滑坡的情況下,多家從事動力電池生產的跨國企業也紛紛開始進軍中國汽車市場。根據全球動力電池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韓國三大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三星SDI、SK Innovation合計裝機量為14.8GWh,相比去年同期的7.7GWh增長接近一倍,合計市占率提高至34.5%。而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松下電機、AESC等在內的中、日兩國主要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裝機量為10GWh,同比下降28.1%,首次被LG化學超越。8月12日,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在2020年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亦表示:“今年,整個歐洲的電動汽車銷售量將超過中國,我們非常痛苦。”
眼下,我國政府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補貼政策已經十分明確。在政府直接補貼明顯下滑直至取消的過程中,自主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能否抓緊時機提升自身的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能否在政府補貼結束后成功抵御外來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場侵蝕,保持并拓展已有的市場份額,已經成為影響中國汽車市場能否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上“彎道超車”的關鍵所在。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25807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新聞周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