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所記錄的”杭州故事”,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進程中的一朵浪花,但是,因處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因而具備了獨特的價值。不論將來怎樣,杭州在當下所展現出的擁抱未來的開放姿態,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歷史上應該被記住。我們也期待,中國其他各地方政府,能因為”杭州故事”而有所觸動,并形成某些共識————”打破地方壟斷,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關鍵”。
”這是幾年來在中國的第一次”,甄子健說。
8月10日到12日,”2012中國(杭州)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展覽會、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及動力電池展覽會暨第二屆中國杭州新能源汽車展銷會、首屆城際電動汽車體驗活動”在杭州舉辦,三劍齊發,陣容空前。國內25個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城市的代表(主管部門、公交公司)、88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齊聚杭州,加上中電聯同期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及動力電池論壇”,一時間人聲鼎沸。
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辦副主任
作為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辦副主任,如何落實四部委指示、真正推動行業市場化,是幾年來甄子健一直關注的大事。
”打破地方壟斷,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關鍵”,他說,”這是第一次,能夠把25個示范運營城市的代表邀請到一起,請這些具體操作者們通過討論、溝通,看看別人怎么聚集資源、怎么利用政策環境去推動示范推廣這件事,以及這樣做后產生了怎樣的效果。”
”同時,也借著這樣一個集中的機會,讓企業好好聽聽各地的需求,讓各地代表近距離觀摩體驗一下不同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他接著說,”要想推動市場開放,認識和理念轉變是第一步。”
江淮汽車進杭州
在杭州車網電動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車網租賃)的展區內,擺放著一輛正在充電的江淮同悅純電動汽車。該公司營銷總監來曉俊興致沖沖地說:”今天我們跟江淮簽署了500輛純電動汽車的購車協議!”
杭州車網租賃從一年前成立至今,一直希望購買純電動汽車作為租賃用車。”選擇江淮是因為他們有更豐富的產品運營和服務經驗,已經售出的一千五百多輛同悅一代、二代純電動汽車在持續地為他們的產品改進和服務改進提供數據”,來曉俊說,”而且價格也相對較為便宜。”
令人好奇的是,一家合肥車企如何克服”補貼壁壘”進入杭州市場?另外,一直以來杭州以力推”換電模式”聞名,而江淮只有插電式電動汽車,它又是如何突破”技術壁壘”的?
”杭州是兩條腿走路,無論充電換電,只要車好、服務好,都能進來”,來曉俊說,”至于跨區市場準入問題,這得問杭州市經信委。”
杭州市經信委汽車處處長何秀林
”我反復說,杭州新能源汽車市場向全國企業開放,這回你信了吧?”,杭州市經信委汽車處處長何秀林語氣輕快,”在江淮來之前,我們去考察過,覺得他們的產品沒問題,同時我們要求他們做出負責維修以及回購電池的承諾。”
”杭州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確較為開放”,江淮乘用車公司銷售部經理化靜證實說,”當初杭州當地企業找到我們,提出了希望購買純電動汽車的需求之后,我們向杭州主管部門咨詢了進入杭州市場的條件,感覺可以滿足。”
關于向杭州市政府做出的售后服務和電池回購承諾,在她看來很正常:”新能源汽車畢竟沒有純粹意義上的市場化,這些要求我們能接受。”這500輛購車協議的履行方式和時間,她告訴作者,具體細節尚不便透露。至于補貼如何發放、何時發放,”眼下還沒有談到這一步。”
但來曉俊深信,這次交易已經沒有太大的障礙,他說:”第一批車預計8月底能送達杭州。這將是江淮和外省市企業簽訂的最大一筆純電動汽車購車訂單。”
何秀林說:”你去杭州新能源汽車展銷中心看看,那里擺著來自不同城市的四個品牌(電動汽車),以后還會有更多。”
開放的第一步
在主辦方提供的一份”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采購計劃表”上,寫著20個試點城市計劃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數量、類型以及車輛用途。根據該表,作者統計得出這20個試點城市的全國計劃采購總量為4455輛。經對11個城市電話核實,除長沙市(長株潭)混合動力公交的計劃采購數被證實有誤外,其他數字都較為準確。
作者發現,在全國25個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城市中,深圳、廈門、蘇州、唐山、廣州五城未列入該統計表,而北京、杭州、鄭州這三個城市的計劃采購數量一欄沒有填入數字。
經了解,北京、鄭州今年的采購已經結束,杭州由于計劃還未獲得市政府批準,因此也沒有上報。
”雖然這份采購計劃表還不算太完整,但這畢竟是各試點城市第一次較為完整地將采購計劃公之于眾,進步已經很大了”,一位與會人士說,”需求透明化需要一個過程,但這次會議是打破地方壟斷的開始。”
這張表,就是在中國電動汽車推廣中的一個重要措施。在杭州活動開幕前兩個月,科技部電動汽車項目辦開始推動對示范城市采購需求的摸底調查,發放了調研表,要求各示范城市填寫計劃采購數據。
”車企代表和城市代表坐到一塊,把生意談成了,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事”,甄子健說,”即使談不成,了解彼此的需求和關注點也是有意義的,另外對各城市的招商引資也有幫助。”
杭州車網電動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與江淮簽署購車協議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除江淮與杭州車網租賃的500輛采購協議外,浙江康迪車業和國信租賃公司、一汽海馬和海口公交集團公司、上海瑞華、海口耀興公交公司與宇通客車、海口旅行社和觀光巴士公司與廈門金龍等有關各方均在對洽會上簽訂了采購協議。另外,組委會安排了一批車企與示范城市進行了對接。
一汽海馬新能源主任趙廷云對作者表示,參加本次展會收獲很大,除了海口市以外,其他很多城市對海馬生產的電動汽車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
”對洽會上還見到了襄樊市負責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的領導,他邀請我們去襄樊市投資建廠”,趙廷云說,”雖然最后能不能把車賣過去現在還不好說,但至少我們獲得了這樣的機會。”
與鄭州宇通簽訂了24輛混合動力客車訂單的海口市耀星公交公司負責人說:”在展會和對洽會上,我們了解到了很多信息,加深了對宇通混合動力客車品質的信任。”
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鄧平高興地說:”展會期間,主辦方安排恒通與南通代表進行了對接。南通方面對恒通快速充電模式的公交車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夠將我們的車引入南通。”
甄子健說,通過如此大規模的展示和采購對洽,形成了一種”開放合作、聯合共贏”的氛圍,各地的需求更加透明,各企業的呼聲也能夠更直接地傳達到地方的耳中,”我們相信最終會有這樣的共識:壟斷是不利于行業發展的,壟斷是行不通的。”
[page]籬笆是怎么豎起來的?
雖然杭州邁出了難能可貴的”開放第一步”,有了如”江淮進杭州”這樣珍貴的先例,但這并不代表地方壟斷的堅冰可以一夜消弭。眾多與會代表在接受作者采訪時強調,促進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的路還很漫長。
有代表指出,在公布的20城采購計劃表中,部分城市的計劃已經”內定”給本地企業。還有少數城市僅上報了部分采購計劃,”打埋伏”的部分將用于何處,不得而知。
”國家當初設立試點城市的初衷是想把國內好的企業推出來”,南昌市科技局副局長胡向萍說,”但如今地方保護盛行,全國注冊的跟新能源汽車有關的公司翻了數倍,幾乎每個試點城市都有這樣的廠家,其他城市的企業就很難有銷路。”
由于各城市寄望于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從而提升自己在GDP競爭中的優勢,加之這一產業需要從中央到地方的大量財政補貼,在”GDP擴張”和”財政補貼內化”的兩大沖動作用之下,新能源汽車各試點城市紛紛”高筑墻、廣積糧”,猶如在中國大地上畫出了25個獨立王國。
奇瑞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對此局面深感不安。他今年定下了600輛奇瑞M1純電動汽車的銷售任務,可是這些車賣往哪兒,是擺在他面前的一大難題。”這批車只好先在蕪湖本地銷售,但由于蕪湖尚未進入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名單,不享受國家及地方補貼,還得企業自己先行墊付。”
據了解,奇瑞M1純電動汽車目前售價為17萬元,沒有補貼消費者難以接受。如果奇瑞每輛車墊付6萬元(僅以國家補貼計算),600輛車奇瑞至少需墊付3600萬元。
”這太不公平了吧?”劉心文說,”各示范城市需要什么樣的車,可以在會上說明相關條件,最好是能夠對示范城市提出的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展開討論,使不合理的要求在討論中得以改變。”
對于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甄子健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的初級階段,當產品還處于發展起步的時候,示范城市作為組織者的地位毋庸置疑。正是有地方政府的推動,有地方政府在示范推廣過程中,在用戶準備、車輛補助準備、配套政策準備等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才有全國電動汽車示范推廣和產業發展的今天。”
但他同時表示:”在電動汽車發展到幾萬輛甚至更大規模的時候,要做的應該是打破地方壟斷。”十城千輛工程已經進行了將近三年,目前正是從萬輛向十萬輛發展的階段。國務院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更是提出了”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的大目標。如果不打破地方壟斷,25個示范城市仍然閉城造車,小步前進,50萬輛的目標顯得遙不可及。
正因為如此,杭州邁出的這一步具有重大的示范意義。”有競爭才能有發展”,何秀林說,”利用重大項目帶動本地產業發展,這本身沒有錯。但同時也應該對其他地區的產品開放市場。因為如果封閉起來,其他產品進不來,對于本地企業的產品創新、產品發展極為不利。”
在甄子健看來,地方理念和態度的轉變,一方面取決于主政者和執行者的眼光,另一方面也取決于企業和行業的創新能力。”說到底,能夠穿透政策壁壘的根本力量,只有三條,一是資本,二是技術,三是模式————如何加快技術創新和運營模式創新的探索,是擺在整個行業面前的大課題。”
科技部條財司科技金融處處長沈文京對此亦有同感,他說:”發展新能源汽車不能由財政單邊買單,還必須有金融創新的支持,只有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促進產業的發展。”
”杭州展會上會產生很多的化學反應,也孕育了一些新的產業聯盟”,甄子健說,”這些聯盟的出現,將有助于逐漸打破當前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缺位的格局。”
8月28日,作者在蕪湖再見劉心文,得知M1EV已可以在合肥掛牌銷售。隔天,合肥科技局有關領導表示,對于奇瑞M1EV,不僅可以在合肥掛牌,可以拿到中央和省里的補貼,市里面也會”意思一下”。
這意味深長的”意思一下”,是否會讓劉心文感到一絲光亮?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第一電動月刊
作者:王慰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526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