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安波福:東南亞疫情或致汽車行業Q3減產200萬-300萬輛
9月10日,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安波福(Aptiv Plc)首席財務官Joseph Massaro表示,新冠病毒變異株Delta正在東南亞迅速蔓延,該公司第三季度面臨嚴重的半導體供應限制。安波福公司最初估計,東南亞疫情可能使汽車行業在第三季度損失約150萬輛汽車的產量,但現在這一數字預計會增長到200萬至300萬輛之間。
蓋世點評:東南亞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按此發展第四季度全球產量恐進一步收窄。
大眾稱芯片短缺在2022年下半年之前不會緩解
大眾集團美洲業務負責人認為,在馬來西亞爆發COVID-19疫情而導致了新一輪供應鏈問題之后,美國汽車生產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圖片來源:大眾
大眾集團北美首席執行官Scott Keogh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Chattanooga)裝配廠接受采訪時表示:“我認為我們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會恢復到正常水平。”
在疫情高峰期過后,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量激增,然而全球性的半導體短缺對全世界的汽車生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導致門店內可供銷售的汽車數量減少。
蓋世點評:從全球疫情蔓延,到日本地震、美國寒潮以及突如其來的瑞薩火災,每一次眾人都在感慨缺芯即將緩解之時,世事總是難料。
為應對缺芯危機,上汽通用五菱將推出“五菱芯片”
9月16日訊,在全球“芯片慌”的背景之下,上汽通用五菱將推出“五菱芯片”。與此同時,上汽通用五菱還表示,將與國內多家芯片企業聯合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國產芯片測試驗證與應用平臺,加快芯片國產化應用。
圖片來源:上汽通用五菱
據悉,上汽通用五菱從2018年開始關注汽車芯片,實施了“強芯”戰略,從場景出發定義芯片的功能需求,從用戶體驗出發定義芯片的性能參數。同時,與芯片廠商、零部件廠商同步開展質量驗證,提升芯片的通用性、經濟型和可靠性。
與此同時,上汽通用五菱還在5G通訊芯片、存儲芯片、能源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等領域,聯合國內合作伙伴共同突破核心技術,加快芯片國產化步伐。
蓋世點評:果然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小米汽車或采用北京、武漢“雙工廠”模式
9月13日,據財聯社報道,“北京市有關方面正積極推動小米通過收購寶沃汽車獲得生產資質,并且應該很快就會有結果。”從多位消息人士處了解到,小米汽車或將采用“雙工廠”模式。即,在通過收購方式以獲得產能和生產資質,以便迅速投產;同時另選址自建廠,保證接下來穩定的產能需求。
蓋世點評:伴隨小米汽車總部落地北京,接下來造車事宜將進一步提速了。
小鵬汽車或考慮通過并購擴大產能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小鵬汽車總裁顧宏地(Brian Gu)在一場電話會議上表示,小鵬汽車或許會考慮收購不太成功的競爭對手,以在未來擴大產能。
顧宏地稱,“如果我們在一兩年間需要更多的產能,我們可能會考慮通過合并與收購(M&A)獲得更多產能。”
蓋世點評:“蔚小理”競爭早已進入第二階段,但顯然,小鵬汽車自建產能的節奏似乎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增速。
緯湃科技正式上市,每股交易價59.8歐元
9月16日,德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緯湃科技(Vitesco Technologies)在法蘭克福上市,每股交易價為59.80歐元(約70.48美元)。
圖片來源:緯湃科技
據悉,緯湃科技主要為內燃機、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生產動力總成零部件。緯湃科技首席執行官Andreas Wolf此前表示,雖然目前緯湃科技絕大部分的收入來自傳統動力總成的汽車零部件,但他希望到2024年使電動汽車零部件的銷售能實現收支平衡;到2030年電動汽車零部件的收入占總收入的四分之三。
Wolf表示,緯湃科技當前的電子零部件訂單已達數十億美元。他在最近的ANE播客中表示:“2020年底,我們積壓的電氣化產品訂單超過130億歐元。”2021年上半年末,這一數字增加到148億歐元。
蓋世點評:這意味著,緯湃科技正式從前母公司大陸集團(Continental)正式剝離出來。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5682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