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簽訂三年訂單,贛鋒鋰業將向特斯拉供應電池級氫氧化鋰
11月1日,贛鋒鋰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與特斯拉簽署了《產品供應合同》,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由公司及贛鋒國際向特斯拉供應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實際采購數量及銷售金額以特斯拉發出的采購訂單為準。該公司指出,合同將在2022年至2024年履行并確認收入,對這三個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圖片來源:贛鋒鋰業公告截圖
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向贛鋒鋰業采購,早在2018年,雙方就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彼時協議,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延期3年),特斯拉指定其電池供貨商向贛鋒鋰業及贛鋒國際采購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
蓋世點評:對比二者在2018年簽訂的協議,此次協議并未體現“特斯拉指定其電池供貨商向贛鋒鋰業及贛鋒國際采購”,這背后或暗藏直供玄機。
富士康或在印尼生產電動車和電池,雙方談判中
據外媒報道,印度尼西亞與富士康就在該國投資電動車進行了談判,不過雙方在最終決定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10月24日,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BKPM)發布了一份聲明,在聲明中,BKPM援引劉揚偉表示:富士康“計劃在印尼建立一個全面的電動電池和電動汽車產業”,用于生產兩輪和四輪汽車;“我們不僅會代工,而且希望在印尼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
富士康證實,雙方在10月下旬就“可能在印尼投資電動汽車和電池”舉行了一次會議,并補充稱,BKPM負責人提出了激勵措施,以支持該公司未來在印尼的投資。不過,富士康并未證實是否有“計劃”在印尼“生產”電動汽車和電池的計劃。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談判還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蓋世點評:富士康進軍電動汽車領域的決心已日漸明晰,其要建造的不只是汽車,還有一條完整的電動汽車和電池產業鏈,那么問題來了,印尼能否承接住這一使命呢?
Millennial競購戰再升溫,贛鋒持股公司“截胡”寧德時代
據外媒報道,11月1日,美國鋰商Lithium Americas以4億美元的股票加現金的方式,向加拿大鋰商Millennial Lithium提出了收購要約,擊敗了寧德時代3.77億加元(約2.98億美元)的報價。據悉,贛鋒鋰業是Lithium Americas的最大股東。
Lithium Americas的收購報價為每股4.70加元(3.80美元),以Lithium Americas普通股外加0.001加元現金的方式支付。根據10月29日的收盤價計算,Millennial的股東將擁有Lithium Americas約9.9%的股份。
9月,寧德時代同意以每股3.85加元的價格收購Millennial,報價總額為3.77億加元,超過了Lithium Americas最大股東贛鋒鋰業7月提出的每股3.60加元的報價,贛鋒鋰業隨后撤回了收購要約。
Millennial表示,如果寧德時代要與Lithium Americas競爭,可以在11月16日之前修改報價。
圖片來源:Millennial
據悉,Millennial總部位于加拿大溫哥華,在阿根廷擁有鋰開發項目。Millennial正專注于阿根廷勘探和開發鹵水提鋰項目,根據6月份的一份報告,該公司實測與指示碳酸鋰當量約為412萬噸。如果能成功收購Millennial,Lithium Americas將在未來40年,每年獲得24,000噸電池級碳酸鋰。
蓋世點評:不管是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亦或是代表著未來的固態電池,都離不開鋰,Millennial收購戰背后,實際是電動車戰略資源之爭。
比亞迪10月燃油車占比跌破10%
11月3日晚間,比亞迪股份在港交所發布最新銷量數據公告。數據顯示,其10月新車輛為89,935輛,同比增長88.42%。至此,今年前10月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車542,679輛,累計同比增長71.35%。
值得注意的是,當月比亞迪燃油車銷量8,895輛,銷量占比首次跌破10%,僅有9.85%,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63.72%。在燃油車比重降低的同時,其新能源汽車銷量集中爆發。數據顯示,10月比亞迪新能源車共銷售81,040輛新車,占當月總體銷量比重高達九成,較去年同期暴增249.05%。至此,今年前10月,比亞迪新能源車累計銷售418,619輛新車,同比增長212.03%。
蓋世點評:隨著DM-i系列的大賣以及更多的DM-i車型上市,比亞迪燃油車占比有望進一步收窄,基于這一趨勢,比亞迪極有可能成為最快實現“禁燃”的傳統車企。
安波福第三季度凈利潤大跌70%,營收下降5%
11月4日,安波福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按美國公認會計準則計算,安波福第三季度營收為37億美元,高于分析師35億美元的預期,同比減少不到1%。經匯率、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及資產剝離等因素調整后,實際營收同比下降了5%。其中,該公司在歐洲和北美的營收分別下降了9%和7%,在亞洲的營收增長了1%(包括在中國的營收下降了3%),在南美的營收增長了26%。
另外,安波福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為2.19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6%,凈利潤為86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2.83億美元,同比減少70%,每股收益為0.32美元,去年同期的每股收益為1.05美元。若不計特殊項目,該公司每股獲利38美分,略高于分析師預期的37美分。
蓋世點評:半導體短缺以及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據安波福預計,到今年年底,公司與供應鏈中斷和疫情相關的成本將達到3.1億美元,由此可見挑戰之大。
芯荒影響持續,沃爾沃汽車10月銷量下跌22.2%
據外媒報道,受芯片供應問題影響,今年10月,沃爾沃汽車的全球銷量為50,815輛,同比下降22.2%。沃爾沃在11月3日發布的聲明中提到,由于“產量不足”,沃爾沃10月銷往各地區的汽車數量均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中,沃爾沃在中國銷量降幅最大,約三分之一,在歐洲和美國的銷量分別下降了21.5%和18.6%。
不過,上半年大漲的銷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10月銷量的下滑,沃爾沃前10月的累計銷量依然維持了漲勢,同比增長12.6%至581,464輛。另外,沃爾沃在全球交付的電動汽車數量繼續上升,10月電動汽車的銷量占該公司總銷量的31.5%,前10月電動汽車的銷量占總銷量的25.5%。
蓋世點評:可以看到,在半導體短缺以及疫情的持續影響下,沃爾沃今年整體銷量之所以能維持漲勢,一定程度要歸功于電氣化的搶眼表現,后續也或將成為穩固銷量的關鍵。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解全敏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6045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