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北京市2022年將推動小米汽車開工和理想汽車建設
1月6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會議中提到,2022年,北京要推動小米汽車開工、理想汽車建設,精準支持創新企業發展,培育更多硬科技獨角獸。
要知道,理想汽車與小米汽車在2021年相繼落戶北京。2021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第二工廠落戶北京順義區,并已于2021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據悉,該工廠依托原北京現代一工廠廠房及土地資源打造,建設純電動乘用車智能制造工廠,改擴建總面積達27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超過60億元,計劃于2023年年底投產,將實現年產1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產能。
而小米汽車則將其首個工廠落戶在北京亦莊。2021年11月27日,北京亦莊官方微信公眾號對外宣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小米科技簽約,小米汽車總部落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根據雙方簽訂的合作協議,小米汽車項目將建設小米汽車總部基地和銷售總部、研發總部,將分兩期建設年產量為30萬輛的整車工廠,其中一期和二期產能分別為15萬輛,預計2024年首車將下線并實現量產。
蓋世點評:有了政府的政策護航和配套支持下,理想汽車與小米汽車有望實現更為快速發展。
東風英菲尼迪成為東風日產旗下第三個子品牌
1月5日上午,東風汽車有限公布宣布東風英菲尼迪作為一個獨立的事業總部納入東風日產的管理體系,與日產和啟辰品牌并列,成為東風日產的第三個品牌。同時,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強調,東風英菲尼迪的轉型已于2022年1月1日開始。
英菲尼迪在華部分產品陣容,圖片來源:英菲尼迪中國
時間撥回到2021年12月,彼時有媒體報道稱2022年初英菲尼迪中國總部將由北京搬回廣州,并將成為東風日產總部的下屬機構在華運營。對于這一傳聞,英菲尼迪中國當時并沒有做出回應,如今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的“官宣”,則印證了以上“傳聞”的真實性。
蓋世點評:與2021年新勢力企業聲勢浩大相比,作為二線豪華品牌的英菲尼迪在華銷量持續走低。可是,當東風英菲尼迪被納入東風日產體系,是否真的就能華麗轉身?
賽里斯SF5停產為AITO讓道?官方回應:仍會接單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為了給新車AITO 問界M5造勢,賽力斯將停產目前唯一在售的車型SF5。華為門店銷售人員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出的信息進一步證實了上述報道。據銷售人員反饋,門店里原來擺放的華為智選賽力斯SF5已經被撤下,訂購通道在12月中旬就已經關閉。
圖片來源:賽力斯官網
針對輿論,賽力斯于1月5題發布了《給賽力斯SF5用戶的一封信》。信中先是感謝用戶對塞力斯這個新品牌的支持,然后指出,SF5會繼續接受用戶訂單,“用戶下單后,我們將即使安排專人跟進協助交付”。
對于已經交付的用戶,賽力斯承諾,SF5全系首任車主,除了享有三電系統8年/16萬公里質保之外,還將額外升級享有整車和增程器的終身質保。另外,首任車主如果四年內換購公司旗下其他型號車輛,在享有擬購新車當期權益的基礎上,還可以獲得1萬元的優惠。
蓋世點評:盡管華為一再堅稱“不造車”,但AITO品牌卻正被越來越多人視為華為的“親兒子”,小康股份近期股價走勢或許預示著賽力斯的未來。
每年投資近3.5億美元,博世繼續死磕汽車軟件
1月5日,在2022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博世新聞發布會上,博世從多方面證實,其已發展成為一家軟件和物聯網公司。
當然,在這一“新定位”之下,汽車仍是其重點發力的領域之一。
軟件定義汽車解決方案;圖片來源:博世
如今,“軟件定義汽車”已成行業共識,軟件在汽車工程中的支配地位日趨顯著,未來汽車互聯化、自動化和個性化功能都將更依賴軟件實現。而博世正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據博世官方數據,目前每年全球的汽車中都搭載著超過2億個博世自研軟件的控制單元。
具體來看,博世將其在軟件、電子等方面的已有基礎與經驗,用于研發特定汽車應用軟件和開發硬件設備,以適應各種汽車應用,包括駕駛輔助、信息娛樂和動力總成。據悉,在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部門,博世每年投資近3.5億美元,以建立其在該領域的軟件能力。
蓋世點評:產業變革當下,作為大象往往需要更快更果決的轉身,或許才能保持高度競爭優勢。
豐田將于2025年前推汽車軟件系統,對標特斯拉和大眾
據外媒報道,豐田汽車計劃在2025年前開發自己的汽車軟件平臺Arene,處理從基本功能到自動駕駛等高級應用的所有功能。豐田將通過Arene操作系統與特斯拉、大眾和科技公司等競爭對手在為驅動下一代汽車的軟件設定標準上展開競爭。
豐田的目標是在2025年將Arene應用到自己的汽車上。之后,豐田將向斯巴魯等旗下子公司,以及其他致力于電動汽車或自動駕駛汽車的制造商和初創公司提供該軟件。豐田正在考慮通過授權模式實現該系統的商業化。
Arene將控制方向盤、剎車和油門等基本部件,并管理安全系統以及位置和交通信息。所有使用該操作系統的車輛,無論是什么品牌或車型,都可以使用共享功能。消費者可以像智能手機軟件一樣在線更新該系統,從而快速提高汽車性能。
蓋世點評:軟件定義汽車時代,有壓力的不只是零部件巨頭,傳統車企同樣如此。
沃爾沃汽車高度自動駕駛功能即將上路
1月6日,沃爾沃汽車正式宣布,將率先向美國加州用戶推出無人監管的高度自動駕駛功能——Ride Pilot。待Ride Pilot的高速道路安全測試通過后,沃爾沃汽車計劃在即將推出的全新純電旗艦SUV上提供訂閱,并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這款全新車型。
沃爾沃汽車將率先向美國加州用戶推出無人監管的高度自動駕駛功能——Ride Pilot;圖片來源:沃爾沃
在軟件方面,沃爾沃汽車旗下自動駕駛軟件開發公司Zenseact,將與沃爾沃汽車內部來自科技公司Luminar的開發團隊共同研發。在硬件配置方面,全新產品將配備超過20個傳感器,包括Luminar出品的先進Iris激光雷達傳感器,并與軟件實現配合。
沃爾沃汽車最新純電動SUV除搭載Luminar激光雷達傳感器外,還將配備5個雷達、8個攝像頭16個超聲波傳感器。這些標配的傳感器可提供無與倫比、安全可靠的視野和感知。該系統還支持遠程在線升級,確保足夠的安全冗余功能,讓沃爾沃汽車憑借Ride Pilot實現安全自動駕駛。
沃爾沃汽車計劃在Ride Pilot通過安全驗證以及所有必要的審批手續后,率先在加州推出,并逐步推向全球其他市場和地區。
蓋世點評:目前無人監管高度自動駕駛功能在RoboTaxi上落地,沃爾沃的這項功能若能實現真正意義上推向市場,安全性與成本仍是關鍵。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6572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