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品牌汽車全球化戰略提速,以及特斯拉、寶馬等外資企業助推下,我國汽車出口業務快速提升。以寧德時代、福耀玻璃為代表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崛起,也推動了我國汽車零部件出口訂單快速增長。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已經躍升至全球第三大汽車出口國,出口量達211.9萬輛,同比增長近1倍。今年一季度,汽車出口業務繼續向好。但3月以來爆發的疫情,對汽車出口業務造成了一定影響。
此輪疫情波及天津、上海、廣州等幾大主要港口城市,雖然地方及時采取了閉環管理措施,但正常運行效率仍受到影響。再疊加俄烏沖突、原材料上漲、供應鏈短缺等因素,打亂了部分汽車相關企業二季度乃至全年的出口規劃。
4月汽車出口環比下跌
5月9日,海關總署發布的4月汽車和汽車零配件進出口數據,印證了疫情等因素的影響。
4月,我國汽車進口9.2萬輛,相較去年同期下滑6.12%;1-4月累計進口31.7萬輛,同比下滑4.9%。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累計進口量減少,但金額同比上漲9.4%,達1279.9億元。這表明,我國高端汽車產品進口走強。
汽車出口方面,4月出口量為17.1萬輛,同比上漲10.31%。然而對比前3月累計57.2%的高增速,降幅明顯。
事實上,疫情對汽車出口的影響早在3月就已有跡象。3月汽車出口量為19.9萬輛,同比增長34%,低于前2月增速(69.7%),而這與天津、上海等多地疫情爆發時間點重合。
天津、上海、廣州等是我國汽車進出口主要港口城市,其中上海港是中國第一大集裝箱港口,天津港是我國最大的平行進口車港口。數據顯示,僅上海市2021年汽車出口量就達48.4萬輛,占全國汽車出口總量的兩成。而廣州由于汽車相關企業眾多,加上地理位置優越,也是部分汽車相關企業出口首選地。
然而疫情原因,這幾大港口相繼進入全封閉管理狀態,目前都還沒完全解封,尤其是上海港4月曾一度停擺。4月時有消息顯示,包括馬士基、赫伯羅特等在內的全球多家船公司,相繼宣布部分航次取消掛靠上海港的公告。可以預見,幾大港口集團的二季度業績將不容樂觀。
圖片來源:五菱汽車
上汽通用五菱也提到,國際運力資源緊張,航班及貨柜資源短缺,對出口整車和零件影響較大,使得整個貿易及運輸周期延長,影響新項目開發和量產項目銷量。
蓋世汽車研究院資深分析師也表示,“產品價格受疫情管控,生產供給受阻,公路貨運和航運物流都受到影響”。
不過,隨著疫情逐步緩解,幾大港口城市作業生產有所恢復。中國港口協會5月初發布的《港口生產運行監測與分析(4月下旬)》顯示,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業務好轉,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加5.8%。另據中國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李國平日前透露,上海港目前集裝箱日吞吐量穩定在10萬標箱,回升至疫情前八成以上。
長安汽車認為,隨著上海疫情的逐步好轉,相信疫情對出口的影響將逐步降低,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引發的“蝴蝶效應”
對于汽車出口業務,疫情引發的“蝴蝶效應”仍在擴散中。此波疫情沖擊到了幾乎所有開展進出口業務的車企。
以長安汽車為例,其整車出口業務集中在天津港和上海港。長安汽車表示,疫情下的各種防疫措施對口岸的集疏運能力提出了挑戰,運輸成本同步上漲。
2021年,長安汽車出口銷量為11.4萬輛。按照長安汽車2030年出口目標(135萬輛)計算,今年約為15萬輛。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向蓋世汽車透露,今年一季度出口表現不錯。但顯然,二季度因疫情將變得不樂觀。
為了降低損失,長安汽車通過各種方法來解決汽車出口問題,“比如通過別的港口進行中轉或運輸貨物”。
相較而言,身處上海疫情風暴區的汽車相關企業,應是最大的“受害者”。如特斯拉,有意將上海超級工廠打造成“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數據顯示,特斯拉上海工廠2021年交付48.41萬輛(含出口),占其全球交付量的51.7%。
特斯拉恢復出口,圖片來源:臨港集團
疫情影響下,三四月份特斯拉一度停產23天,約4.5萬輛產品生產受阻。4月,特斯拉國內交付量僅為1500余輛,出口直到近期才恢復。據上海臨港集團消息顯示,5月11日4767輛特斯拉產品從上海南港碼頭駛出。和今年2月時高達3.33萬輛的出口量相比,疫情影響可見一斑。
博世中國總部同樣位于上海,疫情加劇了其海外采購和運輸難度?!盀楸9┮彩遣幌а荆ň拶F的物流,巨貴的零件等等”,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5月10日在博世中國2022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說道。他發出呼吁,“我們希望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能夠更加多的在國內國產化”。同時,博世也將國產芯片廠商納入采購名單。
圖片來源:五菱汽車
不過蓋世汽車發現,上汽集團4月出口銷量環比降幅22.7%,為3.89萬輛,遠低于其當月合計銷量的環比降幅(-62.4%)。這或許與其出海先行軍——上汽通用五菱受疫情影響較小有關。上汽通用五菱生產基地位于廣西柳州,4月份出口15934臺套,同比增長10%。且上汽集團在海外建有不少生產基地,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疫情的影響。
而選擇寧波港的吉利,4月汽車出口銷量同期實現了翻倍增長,達1.75萬輛。
疫情對汽車行業的沖擊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據上海市副市長宗明介紹,上海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預計要到6月后。6月后,汽車企業雖然可能不再受疫情之困,但國內市場需求、芯片短缺等問題的持續,或仍將影響汽車企業的出口業務布局。
先保內還是外?
對中國品牌汽車而言,現階段海外市場貢獻度有限,仍需以國內市場需求為主。而且從3月到5月因疫情而堆積的訂單,也需要汽車企業加緊生產交付。蓋世汽車研究院資深汽車分析師認為,推遲的訂單疊加正常交易,將會促使部分消費小高潮出現。
圖片來源:理想汽車
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可能會被進一步推高。當前,新能源汽車1-4月累計銷量155.6萬輛,同比增長1.1倍,滲透率已突破兩成。如果特斯拉、蔚來等企業產能完全釋放,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增長的重要推手。
基于此,從市場熟悉度、需求量,以及運輸成本等多層面考慮,大部分車企都可能會優先滿足國內汽車市場的需求。而汽車出口業務可能將被暫時擱淺,至少是減少出口量。
與此同時,芯片短缺也正在影響汽車出口業務。上汽通用五菱表示,由于芯片短缺造成零件短缺,現有產能無法滿足客戶訂單需求。為此,海外事業及工程中心與技術中心、采購及供應鏈管理中心一道,正在尋求使用替代芯片、開二家、自主研發等多種措施,確保芯片供應。
利好的是,業內認為芯片短缺問題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得到緩解。但另一方面,俄烏沖突、全球汽車市場生產環境的變化等因素不容忽視。
2020年以來,歐美、日本等全球汽車產業重地受疫情、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影響,生產數度減產甚至停產,無法滿足當地乃至全球汽車市場的需求。這給了中國品牌汽車機會,汽車出口業務激增。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汽車出口銷量比2019年翻了近一倍,并打開了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
哈弗H6 HEV在泰國上市,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但這樣的高增速可能難以持續,蓋世汽車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表示,全球大部分國家或者地區開始放開疫情管控,采用“全民免疫”應對,能夠正常生產相關汽車產品,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國產車型的供給。
俄烏沖突是另一不穩定因素。據歐洲商業協會(AEB)公布的數據顯示,因俄烏局勢升級,長城、奇瑞等在俄羅斯市場的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如哈弗4月銷量僅813輛,同比暴跌73%。
年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曾預計,今年我國的汽車出口量同比增幅會在20%左右。疫情、俄烏局勢、全球汽車市場環境的變化,或許將讓這樣的預估變得莫測。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向秀芳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shichang/17550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